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奥数竞赛 > 小学生数学报赛题 > 正文

第四届数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2004-04-17 17:15:00 下载试卷 标签:数学竞赛 答案 竞赛答案 试题

第四届数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每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都得0分)(共24分)

  1.某工人原计划10小时完成的工作,8小时就全部完成了,他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_____。

  ①20%; ②120%; ③25%; ④80%

  

  3.在三角形ABC中,∠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④无法确定

  4.三个质数△、□、○,如果□>△>1。△+□=○,那么△=__。

  ①5; ②7; ③13; ④2

  5.图1是下面__的表面展开图。

  ①甲正方体;

  ②乙正方体;

  ③丙正方体;

  ④甲正方体或丙正方体

  6.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厂方找了A、B、C、D四人。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__做的。

  ①A;②B;③C;④D

  二、填空题(共42分)

  1.从3、13、17、29、31这五个自然数中,每次取两个数分别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共可组成__个最简分数。(3分)

  

填__。(“□”表示同一个数)(3分)

  3.三名工人师傅张强、李辉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辉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__个零件没有加工。(4分)

  4.图2是一个表面被涂上红色的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沿虚线切成8个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中没有被涂上红色的所有表面的面积和是__平方厘米。(3分)

  5.把同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五等分、七等分(如图3、图4),然后适当连接这些等分点,便得到了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已知图3中阴影部分面积是294平方分米,那么,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平方分米。(4分)

  6.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8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为17支、23支、33支、36支、38支、42支、49支、51支。在这些笔中,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的支数的2倍,钢笔支数是铅笔支

  7.由1、3、4、5、7、8这六个数字所组成的六位数中,能被11整除的最大的数是__。(4分)

  8.王亮从1月5日开始读一部小说。如果他每天读80页,到1月9日读完;如果他每天读90页,到1月8日读完。为了不影响正常学习,王亮准备减少每天的阅读量,并决定分a天读完,这样,每天都读a页便刚好全部读完。这部小说共有__页。(4分)

  9.右边的式子表示两个三位数相加,式中的每个字母代表0~9中的一个数字。如果在算盘上先拨上三位数“abc”,再把三位数“def”加上,那么依次用四句口诀:六上六,七上二去五进一,八去二进一,一下五去四。问a=__,b=__,c=__。(3分)

  10.如图5,七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从①开始,每隔一个取一个,依次取走①、③、⑤、⑦、④、②,最后剩下⑥。二十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如图6),从__开始,每隔一个取一个,最后将只剩下一枚棋子是几?(4分)

  11.在图7的每个方格中填入九个不同的自然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以及两条对角线(左上角到右下角,右上角到左下角)上的三个数的乘积都相等。(5分)

 

  三、计算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尽可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共8分)

  

  四、作图题(4分)

  请画出图8中阴影部分以图中的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并用阴影来表示。

  五、应用题(共42分)

  3.一根长方体木料,体积是0.078立方米。已知这根木料长1.3米,宽为3分米,高该是多少分米?孙健同学把高错算为3分米。这样,这根木料的体积要比0.078立方米多多少?(4分)

  4.有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差20厘米,面积相差55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分)

  5.有9个小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分别相等,用这9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7分)

  6.A、B、C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第一次把A桶的一部分油倒入B、C两桶,使B、C两桶内的油分别增加到原来的2倍;第二次从B桶把油倒入C、A两桶,使C、A两桶内的油分别增加到第二次倒之前桶内油的2倍;第三次从C桶把油倒入A、B两桶,使A、B两桶内的油分别增加到第三次倒之前桶内油的2倍,这样,各桶的油都为16千克。问A、B、C三个油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5分)

  7.甲、乙、丙、丁四个旅行团分别有游客69人、85人、93人、97人。现在要把这四个旅行团分别进行分组,使每组都是A名游客,以便乘车前往参观游览。已知甲、乙、丙三个旅行团分成每组A人的若干组后,所剩的人数都相同,问丁旅行团分成每组A人的若干组后还剩几人?(5分)

  8.有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一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注水。后来有人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光(这时池内已注入了一些水)。如果把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3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仅打开5根出水管,需6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问要想在4.5小时内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需同时打开几个出水管?(6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③;2.②;3.②;4.④;5.①;6.③

  二、填空题

  1.5×(5-1)=20(个);2.2;3.10个;4.600平方厘米;5.200平方分米;6.49支;

  7.875413; 8.324页; 9.a=3,b=7,c=2;10.(19);

  11.

  本题答案不唯一,这里仅介绍两种。

  三、计算题

  

  四、作图题(略)

  五、应用题

  2.解:设甲、乙两班学生数的和为单位“1”,根据题意有:

 

  108-45=63(人)…………………………乙班原有人数

  答:甲班原有人数45人,乙班原有人数63人。

  3.解:①0.078÷(1.3×0.3)=0.2(米)

  0.2米=2分米

  ②1.3×0.3×0.3-0.078

  =0.117-0.078

  =0.039(立方米)

  或0.078÷2=0.039(立方米)

  答:①高该是2分米;

  ②这根木料的体积要比0.078立方米多0.039立方米。

  4.解:设小正方形边长为x厘米,那么大正方形边长为“x+20÷4”厘米,根据题意,列方程(x+5)2-x2=55,化简得10x=30,x=3,x2=9(平方厘米)

  答: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9=5(平方厘米)

 

  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5×4+2+2.5)×2=29(厘米)

  答: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9厘米。

  6.解:用“倒推法”列出右表。从表中看出:原来A桶有油26千克,B桶有油14千克,C桶有油8千克。

  答:略。

  7.解:根据题意,知69、85、93对A同余。由85-69=16,93-85=8,93-69=24,可推出A=8或4或2,97÷8=12……1。所以丁团分成每组A人的若干组后还剩1人。

  答:略。

  8.解:设打开一根出水管每小时可排出水“1份”,8根出水管开3小时共排出水8×3=24(份);5根出水管开6小时共排出水5×6=30(份)。

  30-24=6(份),这6份是“6-3=3”小时内进水管放进的水。

  (30-24)÷(6-3)=2(份),这“2份”就是进水管每小时进的水。

  [8×3+(4.5-3)×2]÷4.5=6(根)

  或[5×6-(6-4.5)×2]÷4.5=6(根)答:需同时打开6根出水管。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小数报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