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小升初讨论区 > 正文
2004-09-24 09:35:30 下载试卷 标签:培训
一半以上学生参加过课外班
“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学习任务,我脑袋都要炸了!”学生小林说,自己双休日如同赶场子似的穿梭于课外班之间,反倒不如平时自由,难怪周一都趴桌子打盹儿。
据《中外学生》杂志社的抽样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人数占50%以上,小学的比例更高达80%。在记者对50多个8岁到14岁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平均每个学生参加2-3个课外班,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数学,占80%,其次是英语70%,而六成左右的人则选择了语文补习,补习时间平均为每人每周约6小时。其中,选择补习班的标准有一半以上是家长的安排。
据记者了解,幼儿园、低年级小学生主要参加艺术类培训,参加训练孩子英语发音的英语口语班在幼儿园也很热。各区少年宫、社会民办的艺术学习班每到报名时都会人山人海,据悉,东山区少年宫暑期培训班开学报名时间前36小时就有家长连夜排队了。高年级学生随着课程压力的加重,各种课业培训悄然兴起,形式主要为到外校的教师家上门补习,其次是请一对一的大学生家教,或者到各种专门培训机构学习,例如奥林匹克学校、新东方、德才英语等等。
课堂教育“吃不饱”?
课外教育市场何以如此兴旺?“减负”喊了几年了,学校老师给予学生的负担也确实减下去了,但学校是减了,可父母却又转变成了真正的施压者。转来转去,为什么学生的负担就不能真正地减掉呢?“素质教育可能对孩子拓宽兴趣、开阔思维能起到作用,但摆在孩子前面的还有中考、高考,这些都是按分录取,差一分都进不了这个门。就说小学升初中吧,说是电脑派位,但也有创新班的考试和转校生的考试,考好了一样可以进好的中学读书而不参加电脑派位,你说我们能不逼孩子们?!”一学生家长无奈地说。
专家指出,“大锅饭”吃不饱,只能开“小灶”。“学校教育不能满足需求,家教市场想不发展壮大也难。”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现在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换句话说,目前学校教育学习效果的不平衡是促使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重要原因。”
新东方学校中学英语培训部主任李亮认为,细分现在的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就不难发现,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的学生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学生参加学校中的课内教育无法使他们满足,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一类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差,希望通过参加课外辅导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第三类学生自己并没有主动参加培训的愿望,但出于家长和周围同学环境的压力而不得不参加课外培训。课外培训解决的正是使在课内“吃不饱”的同学学到足够的知识、达到想要的高度,使在课内“吃不了”的同学完全消化课内的知识,达到教学的要求。
奥数热越烧越旺
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他从一年级就开始读奥数了,“奥数班”热在小学教学中正呈现出低龄化、扩大化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奥数的孩子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以前是初中以上的孩子才去上奥校,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接触奥数了。为了明年的生源,为了满足学生家长们的需求,我们也准备从下学期开始在第二课堂中增加奥数课程了!”一位小学老师说。让孩子上“奥数”班,是家长们无奈地选择。从三年级起就让孩子参加奥数班的许女士表示,孩子所学的很多奥数题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们都看不懂,“有一次,我们几乎把所有高等公式都用上了,花了半天才解出来,可小孩根本听不懂,最后只是死记硬背了答案而已。这样难的奥数课程让一个才刚刚接触加法的孩子来学,除了能背下答案之外,他能理解多少呢?”
奥数这种源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试模式被移用到中小学课程教学辅导中,原为极少数相当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挖掘潜力的机会。为何却令众多家长趋之若鹜呢?
许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小孩不止一次地央求家长:“我不会做这些难题,别让我上了!”然而,不上“奥数”班的孩子,升中学时会吃亏,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像今年升初中的考试,“入学考试数学科的试卷就有很多奥数题,7题应用题奥数题就占了5题。一份卷100分,奥数题就占30分以上。”为了孩子在升初中择校时能顺利通过考试,不得已也只能硬下心来逼着孩子去上了。
要变家长的主动为孩子的主动
虽然许多家长心里都知道,上辅导班每天来来回回的奔波,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家教找来找去都是些“解题手”和“督学”;辅导书系统全面的少之甚少,但各类名师辅导班、家教中心、书店还是挤满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家长主动,孩子被动。许多家长不顾孩子喜好,强制要求孩子补课。
学习究竟是孩子的选择还是家长的选择?明师教育机构管理中心主任粟泽对于家长对学生学习不了解的状况感到触目惊心,他认为家长应该更专注学生的综合学历,毕竟,终身学习需要在孩子的青少年时代塑造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因此,家长对学生要有准确的定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学校学习,然后再向校外延伸,是否选择辅导看孩子的需要,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校外补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即使补习是家长的意见,也一定要说服孩子,而不要强迫他,“要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变成孩子主动的学习。”
即使为孩子选择了培训班,家长首要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课外教育上,还是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再出色的校外辅导也永远代替不了学校的教育”。家长不要忽略学校教育,应该和学校老师做好配合。
另一专家朱丽英也认为,要重视孩子的兴趣,有些孩子某方面可能是天才,或者他有非常喜欢、擅长的科目,家长应该允许他多花些时间在上面,而且切忌在孩子还比较小的年龄时提前把后面的内容学完。家长应该起到适当把关的作用,孩子应该跟同龄人享受该有的乐趣,否则孩子也很悲哀。
教育改革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曾锦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变化,决定了人们对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把孩子送进课外培训班已经成为家长社会的风气,这有社会的深层原因,但家长本身也存在着攀比心理和恐慌心理,“人家的孩子都参加培训了我的孩子也要学,如果我的孩子不学那么以后怎么与别人竞争?”诸如此类的思想在家长的头脑中徘徊,最终有的家长就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就送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兴趣班、特长班、培训班是这种攀比的直接原因和后果,而各种课外培训机构的开办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培训机构、媒体以及幼儿园里教师、学校教师为了提取兴趣班、补习班的收入,鼓励家长报多项的兴趣项目,一味鼓吹参加课外学习的好处,没有把真正的利弊分析给家长听,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指出: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他认为,学生减负是必要的,但片面强调减负不解决问题。家长为什么要给学生施加负担?因为学生“负担”只是表象,竞争的压力才是问题的实质。而竞争的压力则来自教育资源的稀缺,获得资源的机会稀缺,这其中还包括人为造成的稀缺,这已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了,而是社会的问题。
教育体制的改革应和整个社会的改革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源,才是更好的解决出路。
记者手记:把快乐还给童年
这是个幸福的年代,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盛物质生活,他们几乎可以吃到任何想吃到的东西;衣着暖和崭新,新潮时髦;享受着长辈们的溺爱,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和礼物;乘火车甚至飞机到处去旅游……
然而,这也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压力的童年时代。一项针对儿童人权进行的调查发现,小朋友越来越难过个快乐的童年,课业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每天都是“考考考、补补补”,一个初二的孩子告诉我,他现在最大的希望是能“睡觉睡到自然醒”。每天清晨6点多一点,大人还在梦乡里,满街就都是穿着校服睁着惺忪睡眼的孩子们了。下午放学,还得转战到各式补习班中,继续疲劳轰炸好几个小时,晚上挑灯夜战到十一二点更是常事,课业已经把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如此的生活模式,周而复始。
在采访中,听着孩子们用着一种近乎麻木的语气诉说他们的学习生活,看着一份份安排得满满的辅导课程安排表,我寻找不到快乐的影子,几乎痛心地要为这群早熟的孩子们叫累。
如今,我们的孩子还能因为什么而快乐?除了很重的作业负担之外,也许只能靠电视机的画面来消磨童年了。常听父辈们说他们没有童年。那个伴随着自然灾害、战争浩劫的风霜雪雨的年代中,留给他们童年的只是生活的辛酸和贫穷的磨难。而如今孩子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童年却过早地打上了成熟与迷惘的烙印。我突然想到,他们进入垂暮之年时,该给他们的子孙讲什么样的童年趣事呢?我不知道,我想到时他们也不会知道。
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衣服、糖果、或是文具之类,再丰厚的礼物,相信也比不上给孩子快乐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快乐的童年固然令人扼腕,但整个民族都缺少或者说没有童年,岂止是令人痛心疾首。
昨夜梦中,依稀又回到那个有着蓝天、阳光、轻风,光着脚丫踩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放着风筝的年代;那个在知了声声中的夏日午后,花儿开得热烈如火的金凤树下,唱着“马兰花开”跳橡皮筋的年代……从没一刻庆幸有着如此美好回忆的童年。(谢少媛 梁丽桃)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