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2004-10-23 17:06:49 下载试卷 标签:兴趣班 二年级 家长 语文 小升初政策
去年7月,我12岁的儿子钱北彬以北京市三好学生、石景山区“迎春杯”数学竞赛二等奖,绘画曾获石景山区、北京市、全国级奖项的成绩考上清华附中美术特长班。同事、朋友祝贺之余,总免不了好奇地问我:把孩子教得这么好,你有什么秘密武器吧?
我听了,哑然失笑。真的,儿子从3岁半开始学画,5岁参加了少儿剑桥英语班,到6岁之后上学,我似乎没有在学习上为他花费太多的心血。这缘自于我们的教子原则:让孩子体味
学习是一件又好玩又快乐的事
北彬从小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3岁的时候,我们为他报了个小提琴班,培养点音乐素养。可几次课上下来,我就有点犹豫了――北彬坐不下来。每次上完课,老师要求家长督促孩子练琴,我倒是很认真,可北彬每次都拉不了一会儿就问:行了吗?到点了吧?因为练得少,下一次上课时自然表现不佳。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有人说:学琴的孩子无童年,你没看过傅雷家书吗?连傅聪这样的大师小时也是不爱练琴的。我下了决心想试一下严教。当天晚上,儿子练琴时,我就站在一边,拉错了,重来;又错了,再来。儿子从哭丧着小脸到最后哭出了声,我冲他大吼大叫之后,只好让他去睡觉。这时,北彬他爸说:我觉得这琴不学也罢。
为什么?我很不理解。
“因为孩子不快乐,你也不快乐。都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不希望孩子被逼着学什么,这会让孩子以后讨厌学习。”一席话惊醒了我。思索良久,我和爱人达成一致:不管学什么,首先得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第二天,我告诉北彬,小提琴班咱不去了。如果北彬觉得有什么是好学又好玩的,咱们就一块儿去玩。北彬眨着眼睛看我,突然一声欢呼:真的!太好啦!这样过去了两个月。真是度日如年呀!到了兴趣班时间,全班小朋友都去上课了,只有北彬一个人留在班里。我又怕耽误了早期教育良机,又担心这小小的人儿不懂寂寞的滋味……
有一天去接他,一见面,北彬举着一张纸告诉我:我要学画画!今天我跟关老师去画画了,我画得最好!我接过来一看,是棕色的小熊,身上画满了大朵的五颜六色的花朵。老师告诉我,今天大家上兴趣班课的时候,北彬不愿意留在班里,就跟着美术班的小朋友走了!结果,他画的熊宝宝最漂亮,还给熊宝宝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美术老师说这孩子有想像力。因为有学琴的教训,我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就跟老师说,那就先让他报美术班试试吧。
真没有想到,北彬对画画这么感兴趣!因为那个美术班是培养兴趣的,因此儿童画、水彩画乃至剪纸等什么都接触一点。北彬一回家就缠着大人找东找西,画画、做工艺品。我切身感受到北彬这回是乐在其中。我从书上看到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因而不能用像不像这种标准去评判孩子的作品,要保护孩子的想像力。于是,我和爱人定了一条规则:不管他画什么,统统表扬。
或许是从一声声赞扬中享受到成就感,或许是绘画带给他自由空间,北彬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大了。他5岁时就不再满足幼儿园美术班,而吵着要去少年宫。老师也告诉我们北彬对美术挺有感觉,应该着力培养。于是我带儿子去少年宫,从儿童画、中国画、素描、油画一个个班上下来。去美术班上课,北彬从未用人催。相反,每到周六他就催着我们送他去少年宫。一年级以后,他干脆自己坐车去。这一学就是7年,直到小学毕业。
因为对画画有兴趣,北彬常常是一有时间就躲在小屋画画,经常被老师推荐去参赛,儿子先后得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我问他得奖高兴吗?儿子大声说:高兴,画画本身就让人高兴。
85分就可以,90分就很棒
北彬上小学之后,我们从他学美术这件事上受到启发,依然坚持快乐“原则”,不死盯着成绩,而着重于对学习兴趣的引导。
可以说,在小学前三年,北彬都是很一般的学生――因为小学低年级课程背记的成分较多,家长天天盯着搞听写、抓口算,孩子成绩就差不了。我觉得小学是养成阶段――重要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于是对北彬采取的都是宽松政策。我告诉北彬,每天回家要先写作业,课堂上不懂的要问老师。其他时间你可以自己安排看动画片、画画、玩电脑、看课外书。正是这种宽松的政策,使北彬可以在课余时间尽情和同学游戏、参加历史小组、出黑板报、随少先队活动。校园生活在北彬眼中是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与此同时,北彬在功课上的表现就比较平平了,他几乎很少考100分,我印象只有一次是二年级上学期的一次数学阶段小测验。平时的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般都是90分左右,最差的一次语文考了86分。
我记得儿子考了86分的那次,回到家里有点发蔫。我问他什么事不愉快,他居然说:瞧,你们什么也不管我,我都考86分了。我拿过卷子仔细看了,没什么概念性错误,大都是生字不会写。我告诉他,考试成绩不好,当然算不上一件高兴事,不过也犯不着为此伤心甚至推卸责任――考试的目的是查一查学过的知识你掌握了多少。考分高说明掌握得好,值得高兴。考分低就赶紧查查自己哪一处没学好,把不会的弄懂了,就是收获,考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成长的问题 作者:侯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