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孩子要开学了,本来是开心事,但王女士这几天却焦虑得吃不下饭:“孩子又要上学了,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尽快进入状态啊?”她忧心忡忡地找到了心理医生。20日,记者从各大医院心理门诊了解到,随着开学的临近,医院接待心理咨询的人数明显增多。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家长接受心理咨询的数量明显多过学生。
面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有的孩子心情开始紧张,害怕去学校。心理医生把这种心态称为“开学恐惧症”。其实,这个所谓的“开学恐惧症”就是“假期综合征”,每当“五一”、“十一”等长假后上班族也容易害此症状。据说,“假期综合征”是一种假期过后的病态表现,不少人假期过后,精神萎靡、面黄肌瘦,甚至带病工作、学习,根本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打乱了平时的生物钟节律,造成生物钟的错点。因此,学生和家长应该注意防治“开学恐惧症”,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我以为孩子得“开学恐惧症”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学校学期和假期制度安排不合理。我国大中小学现在学年制,每学年有两个学期和寒暑假,这样学期长达四五个月,假期也长达一两个月。学习的时候精神非常紧张,放假后又非常轻松,一紧一松,缺少过渡,让人心理上难以接受,生理上的改变也因快速而不容易适应。因此,不妨在假期安排上学习西方国家。比如,德国大中小学的假期长达150天,他们不仅有寒暑假,还有春假,更有繁多的周末及节日假。由于假期的分散,学习就显得不那么紧张,学生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据说,德国大学拒收中国“高考状元”就涉及这方面原因。
回到“开学恐惧症”上来,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就是“防病胜于治病”。对于“开学恐惧症”也是要注意预防,这就要从放假时开始,孩子和家长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假期安排计划,学习、培训、娱乐和旅游等需有计划地进行,避免孩子一放假就放鸭子,学习和生活失去规律。虽然按计划进行有按部就班的乏味,但是,这可以避免因巨大变动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症状。也就是说,治疗“开学恐惧症”必须加强预防、对症下药,学生应该注意学习玩乐有节有度,家长应该注意加强引导和监督。
而在防治“开学恐惧症”上,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想些办法。每当刚刚开学后,老师会经常说“开学了,大家都把心收回来吧”,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显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以为,老师不妨在班级中注意观察,哪些学生容易进入状态,哪些学生不容易进入状态,然后,调查具体原因,做好总结,研究防治方法。而开班会让大家讨论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诚然,家长的忧心忡忡势必会加重孩子本以有之的“开学恐惧症”,如果家长都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因此,家长不该过度担心,包办一切,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