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2 10:37:55 下载试卷 标签:中招 环境 家长 示范高中 中招计划
在北京中招择校1分最高值3万元的今天,一个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额炙手可热,然而,《新京报》昨日报道,从明年开始,北京将试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相对困难初中的办法。
这样的消息也许会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花钱都买不到的示范性高中名额,一些成绩也许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却能不花钱得到,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一个比较差的学校。同样的困惑也发生在美国,一个成绩优秀的白人学生,可能上不了哈佛,但是成绩比他差不少的黑人,却能轻松跨入哈佛校门,只因为他们有平权法案的庇护。
成绩差的学生获得特别关照,而成绩好的学生却只能望名校兴叹,这公平不公平呢?表面上看,不尽公平,但实质上蕴涵着更深层次的公平。
对一所“好”初中来说,它之前获得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师资力量、学习环境、资讯资源丰富程度,领先于“差”初中不少,这种学校的学生分数水平能不高吗?就算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学生,通过拿钱开路,也能如愿上好高中。这样,“差”学校的孩子还没开始跑,就已经在起点输了。纯粹按分数定胜负,显然有失公平。
关于平权法案,尽管近几年来美国社会对此抱怨颇多,但该法案却一直没有被废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甚至说,如果没有平权法案,在加州将只能由亚裔美国人来组成全部的大一班级了。此次卡特里娜飓风暴露黑人社区学校的混乱与困境,也说明该法案并没有过时。
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可这样的常识常被遗忘,遗忘的后果便是教育的两极分化。教育上的这种两极分化,又导致公民在参与社会竞争上的起点不平等。北京市教育部门认识到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筹划中招改革,这种意识非常可贵。不过,还要清醒得认识到,这种指标分配“吃小灶”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
中国教育之所以会起点不公平,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好学校锦上添花,以至“好”学校“吃得太饱”,“差”学校却“吃不饱”,导致两者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差异加大。这种情况若不根本改变,而只在招生指标分配上做些调整,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北京每年有5万多名学生进示范性高中学习,这5万多名额,照顾了一位成绩较差学生,就意味剥夺了另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机会。制度的缺陷,最终要让无辜的个体来承担,即使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但这样的公平,代价未免太沉重了。
教育体制之痛,莘莘学子无法承受,该拿出一个全面解决的方案了。据悉,为促进初中发展,北京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促进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个消息让人感到欣慰。但需要均衡发展仅仅是初中教育吗?需要均衡发展的仅仅是北京吗?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新京报 作者: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