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1 11:17:55 下载试卷 标签:优秀生 心理 家长 教学计划 启蒙教育
“成绩拔尖、自觉性强的学生可以不用做作业,甚至可以不用上课。”在杭州育才中学,校方新推出的这一尝试是这些天来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该中学的这一举措被称为“解放优秀学生计划”。计划包括6个部分:全校各门功课适当加快教学进度;课堂教学坚决做到分组分层教育;每节课留出15分钟时间给优秀学生自主安排;免优秀同学几科或单科作业;允许优秀同学同年级“走班”;允许特优生跳级听课。
现行的教育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工厂化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笔者认为,把一部分优秀学生先解放出来,正是为了因材施教,满足部分学生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在这一点上,育才中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是一种尝试,免做作业并不意味着不做作业,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但是笔者在为这项改革叫好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担心:解放优生,会不会慢待非优生?优生被优待,易产生骄傲心理,非优生则易产生自卑心理,该怎么办?还有制度方面,取消重点班之后,这是否是重点班的变种,叫停还是倡导?还有其他方面,如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家长如何看待?等等。可见,从教育规律到相关制度,包括社会影响,该项改革都有诸多争议点。
那么排解争议的方法是什么?笔者认为需要配套的教育措施。就单纯的计划而言,“解放优生”的同时,也要“解放非优生”,努力让每名学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这便体现了因材施教、公平科学的教育思想,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如果冷落了差生,这就是不公平的教育。
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对象首先是非优生,他们的感受要特别重视,让这些孩子正视现实,发奋努力,非常重要。相应的,优生的心理也不能放松,其优越感带来的危害,不亚于非优生的自卑感。如果因为得到了一些“自由选择权”而误了学习,误了人格,后果可想而知。
就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而言,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学校和老师都得认真研究。不然,这个不错的“解放优生”计划就会被老的教育模式撞得头破血流。从素质教育到普通老师的各种创新,常常不是失败在“计划”、“观念”上,而是失败在陈旧难破的教育模式。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