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专题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让教师换岗是另一种不公?

2007-03-24 10:27:56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编者言:限制择校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小升初的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又在于教育不公平。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很多地区包括北京都想要尝试“教师大轮岗”,那么教师大轮岗到底好不好,能不能解决问题?以下两个地区的报道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教师“大换岗”,缓解“择校热”》来自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从2006年到现在实行“教师大轮岗制度”已经将近一年了,他们认为教师轮岗的效果是:“脉动、激活、可乐”。

     在第二天,钱江晚报刊登讨论文章《让老师换岗是另一种不公》反映了另外一个方面的看法:让老师换岗是另一种不公。                               

 我想说说:北京教师该不该轮岗?

    教师“大换岗”,遏制“择校热”

  “如果要我来形容,那就是3个词??脉动、激活、可乐”。

  这是3种饮料的名字,但沈阳市这位诙谐的基层校长,显然是用它来比喻教师大交流的效果了。

  2006年暑假,沈阳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将市内5个中心区确定为均衡发展实验区,并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划分了49个“大学区”。2006年秋季开学后,该市启动教师定期交流,5个区共2055名中小学教师在本学区内实现交流,占教师总数的15%,其中,1958名教师为“人走关系走”。据介绍,如此大规模的实质性交流,在全国也属首次。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这项大交流有没有实现初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思考和完善?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调查。

  出去择校的孩子又回来了

  弱校师资加强  家长择师入学

  沈阳市96中位于大东区城乡结合带,位置偏僻,办学条件差,每年统考在大东区都是倒数第一,学区中农民工子女占一半以上。2005年,该校中学部初一只招到两个班,不少本校教师的子女都出去择校。

  96中的校长张志宏告诉记者,去年一下来了13位名校教师,按规定,这些教师要至少在学校呆够6年,才可以参加下一轮交流。好多原来出去择校的孩子又回来了,2006年,片区内的学生入学率达80%?90%,比以往翻了一番。更可喜的是,这些教师还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已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成绩。

  从50中“交流”来的语文教师李?对记者表示,96中多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子女,来了之后,除了和这里的老师一起提高教学质量,想得最多的,就是尽快把那些对自己放弃希望的学生“抓”起来。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李梦玲说:“其实,择校热某种程度是择师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流动起来。”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对名校的期望值在下降,对薄弱学校的排斥感在降低,不少家长表示,只要学校有好老师,就近入学当然好,没有必要再背债去名校周边买房子。

  很多教师克服了职业倦怠感

  换岗带来压力  推动人事改革

  其实,大交流给教师带来的“冲击”,一点也不比学生和家长少。

  面对全新的同事和学生,不少教师都迸发出了新的工作热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名校教师到薄弱校后,感到压力很大,“不能吃老本了,现在学苗差了,能不能照样出成绩?”成为普遍的想法。而薄弱学校的教师来到好学校后,则拼命追赶,“头三脚,谁都想踢开。”此外,大交流也给那些暂时没有参加交流的老师带来强烈震撼,促使他们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职业人生,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克服了职业倦怠感。

  采访中,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大交流使不同特色的校风、学风、教风得到推广传播,更便于教师间的取长补短。

  大交流还推进了中小学用人制度的改革。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郑卫说,此举让教师职业生涯“从一而终”的制度被打破,教师也由“学校人”逐渐变为“系统人”,由“单位人”变为事实上的职业教育人。教师的职业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师资源配备奠定了基础。

  防止“一杯好茶,成为两杯白开水”

  真正均衡师资,还有不少路要走

  为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沈阳市教育局规定,区域内教师的结构工资实行标准化,同一级别、同一水平的教师无论在哪个学校工作,其结构工资和待遇基本相同,打消了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

  采访中,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提出,教育均衡发展是高位的均衡,而不是低位的平均。铁西区教育局局长刘树敏说,要在发展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如绝对地搞平均,将导致“一杯好茶,成为两杯白开水”。

  郑卫认为,均衡师资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通过政策引导,使优秀毕业生向薄弱学校倾斜;师资培训重点要向弱校倾斜;尽可能保住弱校自己培养的师资;通过学区资源共享,提升弱校师资力量。

  李梦玲说,今年教师将继续进行大交流,只要工作满6年的教师,都有可能交流,未来3?6年内,城区所有专任教师要交流一遍。她表示,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保障交流的制度建设:如做好教师的工作记录和原学校的业绩考核;为交流教师制定评定职称的细则等,逐步转向常规性、制度性的良性流动。

  韩日的教师交流(延伸阅读)

  韩国规定,中小学校长5年一交流,教师6年一交流;日本规定,中小学校长、教师都是5年一交流。两国教师的交流都通过一个近似于“人才交流市场”的机构来完成,政府负责定期提供职位需求信息,参与交流的教师通过竞聘上岗,而不由政府指定分派;教师交流的范围也不局限于一区一市。因此,教师的职业也更具有职业化、交流性和竞争性,而少有终身制。      

   让老师换岗是另一种不公

    《教师“大换岗”,缓解“择校热”》中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本报电话互助平台上读者来电此起彼伏,今天我们选登其中的部分发言,并希望大家继续就此发表看法。

  家长如是说

  取消中考,我赞成

  读初三的女儿马上就要中考了,现在学校里的考试是一场接着一场,真的快被“烤焦了”。昨天吃好晚饭,女儿靠在沙发上说浑身酸疼,这两天为了体育考试能拿个满分(30分),在学校拼命练跳绳。我说你休息几分钟吧,结果自嘲是“特困生”的她一下子就睡着了,孩子实在是太累了。

  记得巴金随想录中有一篇“小端端”的文章,讲他的小外孙女端端学习是如何的辛苦,呼吁教育改革。巴金写这文章是在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过去了,“减轻学生负担”、“素质教育”也一直有人在呼喊,可学生的负担却是有增无减。

  因为中考,学生很辛苦。说实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辛苦,他们也是起早摸黑,各学科老师还要争着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因为中考,家长也很辛苦,因为许多家长都要为孩子陪读。我想这样的教育现状,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教师到学生和家长都是不满意的。但只要有重高,只要还有中考,那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那么学生还得为了考个好分数而放下学了多年的钢琴或者书法美术,放弃体育锻炼的时间,放弃许许多多兴趣爱好。

  初中三年是孩子成长发育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而中考的巨大压力真的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没有了休息的时间,没有了运动的时间,没有了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的时间。

  这些年,为了实现素质教育,中考也在改革,但减负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真的要解放初中生,就应该取消“重高”,取消“中考”。

  原来,小学升初中也有考试,但后来实行了就近入学,民办初中电脑派位的政策,这样小学生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压力就减轻了许多。初中升高中,我想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吧!

  教师如是说

  “教育不均衡”、“择校热”,这些曾经让我们专家和学者“头痛”的问题,沈阳的教育部门就这样以老师的“大换岗”轻松地“解决”了?取消了重高,把优质师资平均分配到了各个学校,教育资源均衡与教育质量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吗?

  教师的“大换岗”在短期内可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让老师们克服了职业倦怠,“挖尽”了他们的潜力。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安心于学术,潜心于教书育人。如此釜底抽薪式的“大换岗”,劳民伤财,老师们衣食不安,居无定所,为了自己的饭碗东奔西走的教师又何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真实之学术?!

  其实造成择校的原因很多,怎样消除择校热,需要一个长期规划,诸如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培养优秀师资的长效机制,在发展中均衡学校的教育质量等等,而不是简单地“削凸填凹”。让老师“大换岗”其实是以新的不公矫正另一种不公,这种以牺牲少数人利益来博得社会赞誉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3月1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争议激烈的“教师大轮岗”,并不会如北京市教委年初宣布的那样在本市推行。12日,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北京市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赵凤桐明确表示,北京不会推行也不提倡教师大轮岗,因为这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尊师重教喊了多年,怎样做才是尊师重教,教师的铁饭碗该不该打破,往大了说,如何科教兴国,这都是我们教育部门应该缜密思考慎重决策的问题,毕竟经不起折腾的不光有老师,还有孩子。

  网友及读者评论

  网友zqynn:

  我赞成教师“大换岗”,这样也就是间接取消了“重高”,如果“重高”取消了也就间接取消了“中考”,这样才能真正给中学生减负。

  网友abby笨女人:

  现在不仅初中升高中是这个样子,就连小学升初中都是如此。为了我妹妹升个好点的初中,我爸妈可没闲着,管的超紧啊!现在的小孩哪里还能享受到我们小时候的童年乐趣啊(虽然我也是80后,呵呵)!

  中国的教育真该改改啊!

  网友残云:

  人们争着让自己的小孩子上重高,说明教育资源稀缺化在许多大城市还是很严重。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所有人受到好的教育的局面是客观存在的,政府所能做的应该是缓解这种稀缺带来紧张局面,合理分配优势教育资源,而不是反其道行之,人为地将好老师、好资源集中在几所高中。

  现在的小孩子太累了,正是由于我们人为地将教育资源稀缺化,更给他们已经不堪重负的青春花季雪上加霜。目前这种教育体制是培养不出一个阳光、热爱生活、理性宽容的现代公民的,他们在学校里面对的是一场场考不完的试,回到家还要面对那些做不完的功课。取消重高无疑可以给目前这种情况带来积极的影响。

  网友伟人:

  家长逼着孩子上重高的道理不难想象:上了重高才能上重点大学,有了重点大学毕业的金字毕业证,才能有一份所谓的体面工作。儿女成了人上人,父母乃至祖宗都跟着沾光。于是家长削尖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重高,重高一如既往地火着。

  悲哀的仅仅是这些有着陈腐观念的家长吗?当然不是,往深处想想,便觉是中国当前一个让人身不由己的大气候――当用工单位打出只招聘“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学生”的招牌时,这种消息会不自觉地鞭策家长孩子读重高;当公务员考试设立“非本科不准考试”的门槛时,家长又举起了大棒……

  谁不心疼孩子,谁愿意自己的骨肉为了学习熬成少白头,但不逼着孩子读书成材,他们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重高是应试教育的一张脸,要让重点高中彻底消失,得等到教育体制真正由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那一天。

  读者朱先生:

  应该取消重高和取消中考。现在中考难,压力大,学生从初二开始就很紧张,初三学生没有双休日,每天学习时间要从早上6点到半夜。个人建议有以下几点:1.教师、经费、仪器等,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要统一;2.重高的校长实行轮岗,也到普通高中去当几年校长;3.教师轮岗分配,方法同上;4.全杭州市的学生统一电脑派位,取消中考。

  读者陈先生:

  我的意见是:1.取消重高不合适:环境会变差,优生会被带坏,集中力量教育优生对社会也有好处;2.负担重和学校有关,学校的教育方式要改善。

我想说说:北京教师该不该轮岗?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辽宁省教育厅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