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东城区 > 北京二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07-05-12 23:58:11 下载试卷 标签:二中分校 特长生
5月12日,家长、学生在紧张中期待的小升初终于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众多重点中学同时出击,为了招揽更多优秀的生源,都使出了各自的伎俩。优秀学生将何去何从?面对各个学校复杂的择优方式,学生又是如何应对?为此,奥数网工作人员纷纷赴往重点中学招生现场,对相关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采访。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二中分校特长生的报名情况如何。
镜头一:二中特长生的报名流程如何设置?
●相关政策:各校接收文艺、体育、科技特长生的计划(包括有特殊原因需跨区县接收特长生的),须报区县教委批准,数量应控制在2006年的比例。
●学校策略:二中分校小升初艺术特长生招生类别主要为:舞蹈、管乐、器乐和声乐;体育特长生主要类别为:女篮和乒乓球。据其学校的老师介绍,文艺体育特长生共招收30人,2个多小时就有200多人前来报名。而除此以外,二中分校与东城其他几所重点中学有所不同的是:其将科技特长生列位特长生招生,而非列为"特色班"行列。
镜头二:科技特长和音乐特长可不可以同时报?
●相关政策:今年,学校招收特长生时,将严格执行测试规定,限制次数和招生人数。初中原则上只能面向本区县接收特长生。各区县要采取发放测试卡等措施控制学生测试次数,每个学生参加测试的学校原则上不超过两所。
●学校策略:因为科技和艺术、体育同被二中分校列为"特长生"行列,而东城区小升初报名卡中也确实限定学生可报考的特长生志愿为两所学校。那么,学生能不能同时报考同一学校的不同特长?对此,二中分校的一名教师介绍说:"学生可以同时报考科技特长和艺术或体育特长。而且,学生报考之后,我们会在学生的报名卡上盖章。"
镜头三:音乐、体育特长生的报名有何要求?
●相关政策:学生入学要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录取依据,特长生专项测试工作由区县教委和相关部门统一组织,测试内容只限学生所报特长项目。
●学校策略:二中分校特长生报名确实不看学生的简历和证书,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也不甚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面试教师会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所填写的"报名表"上,而报名表中重要的一项即为:学生的获奖情况与社会实践情况。同时,报考器乐特长生的会当场演奏自己准备的相关曲目;声乐特长生的面试为演唱歌曲;舞蹈特长生有的为即兴舞蹈。而体育特长生的测试则更为直接和全面:尤其是女篮特长生报考后,老师会直接将其带至操场进行投篮、挡差,以及一对一对抗的一系列体能与技能测试。
镜头四:科技特长生如何面试?
●相关政策:学生入学要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录取依据,不得进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测试。
●学校策略:图片中手拎小储物箱的男生是刚刚从考场中走来的第一批学生其中一员,该学生曾获得过北京科技大赛的重要奖项,他在二中分校的招生中其所报考的仍为其特长:机器人,而其手中拎着的便是他自己组装的机器人。当问及面试情况时,他回答:面试就是老师聊天似的随便问几个专业性问题,然后再将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操作与演练。
当然,科技特长所招收的不仅仅是机器人创作特长,而除此更多的报考科技特长的学生都是奥数较为出色的学生。虽然孩子的特长不同,然而,他们走出考场后,对于面试内容的回答却大致一样:老师不看简历和证书,他们只是根据学生在报名表中所填写的“获奖经历”等内容,向学生简单询问诸如“你是如何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类的问题。
镜头五:证书到底有没有用?二中又到底在靠什么选拔优秀生源?
●相关政策:学生入学要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录取依据,不得进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测试,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各类荣誉证书和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等证书、证明,并不得以其作为录取的依据。
●学校策略:以上我们已经提到,无论是音乐、体育,还是科技,二中分校小升初报名、面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三不看原则”:一不看学生简历;二不看证书复印件;三不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如此的三不看,再加之简单的面试过程,考场外苦苦等待的家长不禁发出疑问:二中分校到底在靠什么选学生?对此,我们提醒家长注意二中分校在报名、面试中所流露出的几个细节:
1.特长生所填写的报名表中,有一大栏为“近期获奖情况”;
2.大都学生面试时候都被老师问及:“你是如何获得这一奖项的?”“这一比赛是哪里组织的?”等问题。
仅凭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发现,虽然二中分校的招生、录取中并没有浏览和留下学生的简历和证书,然而其面试的大部分问题却真真实实的在围绕着“奖”来进行。至此,我们不能不说,迫于政策的规定与压力,证书虽然可能不会成为二中分校的录取依据,然而孩子们在面试中有关“奖”的回答在面试中却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学而思教育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学而思教育 作者:奥数网网络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