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5 10:52:46 下载试卷 标签:校园 人大附中 教委 启蒙教育
去年4月,我在新建的博客上点评了北京部分中小幼负责人(通称“校长”),标题是《择校看校长--北京中小学校长点评》,阅读量达到了39000人次。许多人见面说:你写得还算客观。还有人建议我应该写得更全面些:点评更多的校长,把民办校包括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也收录进来。像我这样卖文字吃饭的人,最高兴的当然就是文字有人读,就像女人生的孩子有人夸的心情一样。与女人生孩子还有两点相同:其一,我点评校长们的文字不是随意信手拈来,想评就评,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生孩子也不可能想生就生;其二,女人生了孩子,你不能当面说孩子长得丑,背后议论孩子丑可以。我点评校长的文字你可以看完背后骂我瞎扯,但不能在评论中留言骂我点评的人物(骂我本人无妨):对不起诸位,我把评论关了。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文字基本上力求公道,有良知,基本没有追捧。信不信由你。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
使谁创造了历史?人民?还是英雄?这在我们的官方哲学中已有定论。但英雄是不是人民的一分子?当然是,刘校长就是群众中诞生的英雄,是当代北京教育的英雄,她在人大附中原有的条件下创造了人大附中的神话,当仁不让地成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标杆和旗帜。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英雄的刘校长值得北京教育的敬重。有人说人大附中生源好整体素质才高,可谁让人大附中争取到了好生源?“刘彭芝时代”之前的人大附中与许多学校面临的环境是一样啊。事实上,人大附中的超常发展是拼出来的,搞超常教育的数学特级教师出身的刘校长下了常人难以下的功夫。刘校长现在还是人大副校级干部。人大校长曾开玩笑地说:“我们附中的声望比我们还大!”人大附中真是给人大露脸了,给中国基础教育露脸了!温总理评价说:刘校长是真正懂得教育而且干出了业绩的校长!
北大附中校长:康健
北师大教授出身。学者味道很浓,书生味道很浓。北大附中有好几条龙,似乎不必形成一龙独舞的局面。北大附中的高考通常居于海淀第三名至前五名,在海淀和北京的影响较稳定。
清华附中原校长:高策理
清华附刚刚换了新校长。原校长高策理刚上任清华某副院长职位。在清华附中做了一年多校长的高先生是清华年轻的中层干部,看上去还像清华园的在校研究生,在清华浸润多年,用清华的育人之道打理清华附中。为人务实,深信言胜于行。对外露脸和宣传少甚至太少,使清华附中和附中校长对于一般市民和学生来说已显得有些神秘。不知道这样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究竟好还是不好。
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
一个儒雅敦厚的帅老头儿,一个为人亲和纯净侠义有情有义的大老兄,一个对教育教学研究深刻的校长。首师大教授。首师大附中文理科高考稳居海淀区前五名。不管他在职还是将来退下来,念到他都会觉得温暖。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郭涵
我与郭校长熟悉好几年了,但见面总是很紧张,总觉得她一眼就看出了我的真实想法,不敢玩虚的。这几年,一零一中的校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北京没有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能与一零一相比:比它豪华的学校只能显示“豪华”的气派,没有一零一的“味道”--那种校园与圆明园连在一起的味道,空间开阔,花草掩隐,低密度小高层灰颜色的教学楼层将现代化气息细细地包装起来,以掩饰住校园的“豪华”,展露书卷之气。一零一校园的位置在国内中学无与伦比:与北大清华比邻。一零一每年向北大清华大量输送大学新生,这些新生只有一点点遗憾:北大清华太不神秘了,就在咱隔壁。郭涵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是一零一软件和硬件改造的直接贡献者。我在海淀万柳的路牌广告上,还见过海淀教委为郭校长张贴的大幅人物图象。据说郭校长是海淀少有的几个正处级校长之一。郭校长个人回避媒体的宣传。
严格说来,“一零一”不能读成“101(yaolingyao)”,更不是北京第101中学。她的含义是“在100分的基础上再加1分”。
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校长:张金成
海淀区去年高考升学率文科排在第三、理科排在第五的是哪所学校?是育新。因为育新的班额不大,学校历史不长,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张校长上任两年来,继承和发展了育新的事业,很快成了育新的灵魂人物。张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很在行,对学校的发展拿捏得很准很稳。育新的校园也在去年得到了拓展,今后的班额会不断扩大。育新的小学也是海淀区首批13所素质教育示范校之一。育新不会满足于只成为“海淀北部新区的教育新秀”,而是会在今后几年凭综合实力牢固树立起名校的地位。假期和招生季节找张校长太难:手机永远关着,座机为留言电话,家里电话总有一个男士告诉你“他不在”。估计是在躲择校的关系户。是个够朋友的人。
北方交大附中校长:王方
北方交大已更名为“北京交大”,但交大附没有更名,因为这是海淀教委的学校,与交大并不是附属关系。王方年轻,执掌交大附的帅印大约两年了,对教育教学管理在行,办事利落,效率高,作风稳健,在师生中树立了威信,使交大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校长:曲艳霞
我仍然沿用以前对她的点评--她此前在十一做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协助李金初校长抓教学。这是一个高尚业务,拼了命地干活,信奉“工作都是干出来了”。你上理工附网站看看她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想象得出她干得多苦多累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直,善良,亲和,无私,钻研教学和管理多卖劲。她所有的兴趣和志向就在于打造好理工附。理工附新校舍基本竣工,很漂亮。理工附的社会认可度正大幅度提高。我感叹过:选她做校长组织是有眼光的。曲校长应该没有“私敌”,只有与她“持不同政见者(指办学上不是政治上)”
北京八一中学校长:张小梅
一般人眼中的知名中学校长是什么模样?就是张小梅校长的样子--朴实,亲和,齐尔的短发,衣着打扮规规矩矩,心思里全是学生和老师,教学和管理有条不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社会交往不多。对同行学校赞美有加,听到对自己所在学校的赞美还面有羞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首歌的MTV如果是写给中学校长的,张校长应该最合适做MTV的主角了。难怪有的好老师面对一些学校更高待遇的诱惑也不动心,坚决要留在八一。在名校林立的海淀,作为示范高中校的八一中学社会评价越来越好。
中关村中学校长:邢筱萍
直爽,磊落,办学思路清晰,有韧劲,有魄力,有远见;当然,也有一点儿傲气。中关村中学这几年大踏步进入示范高中校,与邢校长的办学能力密不可分。邢校长有好多校长朋友。此前是十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待续)
海淀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彭玮
彭玮女士一直对海淀之外的家长和学生保持着神秘感,对媒体保持着极远的距离,个中缘由有人常常推测……。对彭校长和她的学校,可以这样客观评价:一所好学校,一个不错的校长。“不错”的客观含义是她潜心办学,可劲儿地抓教学和管理。有人将进修附校定位于海淀前10名的学校,这一点可能许多海淀之外的人不知道。酒香还真怕巷子深。
钢院附中校长:王达
王校长有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对钢院附中的历史和现状非常了解,对钢院附的未来把握得很准,力图使
学校获得稳步发展,逐步树立学校的品牌。为人宽厚,亲和,质朴。说话不紧不慢,京腔京韵。王校长还促成了钢院
附中办学条件极大的改善,学校的新校舍气派漂亮。
师达中学校长:张国玺
此前是首师附的教学副校长。师达中学也是首师附的初中校。这是几乎绝对禁止抽烟的唯一的学校,即使我与校长聊得高兴,即使周末校园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知道我抽烟,张校长也会本能地禁止我吸烟,道理很简单:这里真实无烟校,就是不让抽。师达门卫厉害,铁面不认人,随便进去没门。张校长陶醉于它和师达的事业,喜欢琢磨研究教育和管理,学校上上下下梳理得井井有条。师达是北京最值得选择的民办校之一,已举办了高中教育,初中生质量至少排海淀前10名。
上地实验学校校长:王燕英
我和王校长已几次见面,但都没有机会较长时间交流。凭我的感觉并结合教委工作人员的评价,王校长是一个和蔼的、一心办学的、对教育教学有真知灼见的人,是海淀具有影响的、前辈式的教育人物。
北京矿院附中校长:杜荣贞
矿院附在中国矿大校园内办学,但与矿大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海淀教委的学校。本来就很年轻、还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杜校长看起来还没脱学生气,但这不影响他在矿院附的威望,他是老师们的主心骨--在年长的老师心中他是“新当家的”,在年轻老师的心中他是掌门人,是老兄。矿院附具有亲和的人文环境。杜校长明智、睿智,制订的目标也并非高不可攀:让矿院附一点一点地进步,在海淀的排名一点一点地靠前。今天的矿院附在海淀已居中等偏上、很偏上的水平了。杜校长去年或是前年接替孙丽华校长上任。
北医附中校长:杜茂芝
两口子同时都是正职校长,这在北京少见。杜茂芝和他的夫人、六一幼儿院院长刘燕则在海淀教育界“一帮一,一对红”,先后在各自的校园当起了一把手。杜校长很大气,抓大放小。北医附也在人、北、清、师等名校的附中阵营占据了非常靠前的位置。
北京育英中学校长:张彦彬
对张校长来说,教育质量尤其是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只是一种自然产品: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到位了,每一个细节到位了,教育质量自然没问题。长期根植于海淀教育、曾在教委任职的张校长办学很讲究章法,有条有理,思路明确,务实。所以他有大量的时间研究教育学的专著,能悠闲地品味香烟,能在香烟缭绕中前瞻性地思考“大教育”。
海淀实验中学校长:王庚民
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能预见到事物的发展,为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并能使事物向着有利于自己的团队和集体的事业而发展。是个举重若轻的人,高效率的人,爱工作会工作的人,事前周密思考执行中具有果断品质的人。适合办更大的事。
北京20中校长:陈恒华
30刚出头的“小伙子”陈恒华去年接替退休的马成营校长主政20中。20中目前是北京示范高中校;要使20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年轻的陈校长备受20中师生的关注。
北京市明光中学校长:褚春江
褚校长刚40出头。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校级领导及后备干部培训项目赴美国学习并获管理学硕士(MBA)学位。2005年12起担任北京市明光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这个英语教师出身的校长对规则和规矩的教育非常在意:“我敢说,在海淀区各学校中,明光的学生是最规矩的。”褚春江说。去年,明光中学会考平均成绩超过了海淀区会考平均分。曾有香港中学校长来校参观,对褚校长倡导的“平民教育”非常赞许。
北京57中校长:章大雁
章校长是个可爱的、受师生喜欢的、真实的、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老头儿,笑起来阳光灿烂,充满活力,质朴方正。即使你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在章校长的身边很快就会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他随和,爱学生,爱学校。带着你参观校园,会充满深情地讲述着学校发生的一切变化。学生们对着这个校长自然地笑着致意,他会认真地一一回敬学生,不像有的校长认为“学生本该对我致意”。这是一个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智能发展的场地和平台。在机器人实验室,这个老校长站在学生中间与机器人“逗乐”,笑起来像个孩子;在学校小型的兵器陈列现场,老头儿的爱国情怀让你动容。57中的对外交流做得有声有色,美国的市长们是57中的常客。位于西客站附近的57中真像个师生的乐园,每个人都是这里的主人。学校、学生、老师已融进章校长的血液。(待续)
首师大二附中校长:王连龙
王校长去年接替秦平校长上任做校长,此前在海淀教委办公室做主任。对海淀教育系统了如指掌,这一点有助于他的办学。二附中此前称花园村中学。现在一校两址,王校长坐镇本部。见过大世面的王校长把首师大二附中打理地有条不紊。对王校长的能量来说,提升二附中的综合实力是早晚的事。
石油附中校长:孙丽华
孙校长此前在矿院附中任校长。调任综合实力更强的石油附中任职,得力于她在矿院附中的办学业绩。孙校长人好,办学认真务实,是教委、师生、家长信得过的校长。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
无论谁来评说北京的校长,只要多少有些公正,李校长都称得上是北京的教育重头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李校长够得上教育英雄的称号。他让十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天覆地”用在这里很贴切,没有比此更贴切的词了。李校长还是全国体制改革校校长的旗帜。这个来自湖南的老爷子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他是十一学校的绝对领袖和绝对权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思想高深,精于教学和管理,是教育家,也是政治家。据说年届七旬(但一点也看不出来)的李校长正在挑选接班人,基本锁顶山东潍坊的一位著名教育人士。看来“后李金初时代”的十一也会持续发展。另据说十一也将会进行公立校建制的管理(据说而已……,我不负责。)
北京19中校长:李江洲
年过六旬的李校长风度儒雅,在海淀、在北京的教育界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的话语权。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在教育界的影响更好地推动了19中的发展。目前19中一校两址,教育质量上乘,是海淀区优质校。
海淀温泉二中校长:刘炎
一个温和的白发老头儿,一个慈善的长者,一个让师生备感亲和的校长,一个务实办学的教育管理者。温泉二中在海淀山后的学校中市民满意度较高,社会评价好。老校长跟我说过的“随时到山后过来坐坐”这句话,总让我在忙碌得要发疯或无聊应酬后记起来。哪个小朋友给他当孙子外孙真是幸运。
北京育英学校校长:马君义
君子之交,有情有义,这是我对李校长名字的解释。李校长正是这样的人,他正直,侠义,实在,重情意,爱憎分明,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具有光荣传统的育校社会评价良好。育校的小学部还是海淀区首批13所素质教育示范校。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长:齐迎春
2006年12月6日上午10:30,海淀区教委与北师大合作共建北京市第123中学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这样,123中成了师大三附中,123中校长齐迎春成了三附中的首任校长。123中据说多年前在海淀较有名气,在北太平庄附近影响还不错。齐迎春女士是一个在办学上很有想法的人,期望学校得到大的发展。三附中的出现显然与齐校长的努力分不开。在海淀区教委的领导和北师大的指导下,师大三附中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晨报老廖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