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1 08:27:21 下载试卷 标签:心理 环境 寄宿生 家长 启蒙教育
独 立 的 孩 子 早 成 材
--北京25中寄宿部“断奶教育”六年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二十五中校长 刘志毅
2000年,我校在东方大学城创建了寄宿部,开展“断奶教育”实验,六年来,接受教育的学生有60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所谓“断奶教育”就是指:使12岁以上的青少年要适当脱离小家庭生活环境、脱离父母过度呵护,通过寄宿教育形式和集体生活,促进他们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独立,加快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步伐,从而大面积解决大城市独生子女在人格形成、品德养成、身心健康、生存能力与行为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问题。“独立的孩子早成材”是我们“断奶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促进孩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孩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并使这种转化满足生命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孩子的这一转化过程,是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教育过程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自身经验积累、自身的学习与思考、自身心理调控的过程才逐步完成的。
做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的人。所谓人格:是指个体行为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每一个人既有不同于他人的外在行为的特点,也有不同于他人的内在倾向,这些内在倾向能够支配和影响他的外在行为。健全的人格包括个性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把这三个系统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综合起来,便形成一个人的整体的人格结构。个性则是人格的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是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青少年经过儿童期,已经初步具有了社会性的人格,但是,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仍具有不稳定性、不完整性和不独立性。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生长的社会化因素较弱,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在他们形成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不能获得人际间深层次交往,从而,无法建立起更强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心理系统。家长及长辈们往往以过多的呵护和溺爱来对待孩子,使他们从家长的评价中获得不够客观真实的评价信息,特别是由于亲情带来的过度的赞美之词和宽容举动,使孩子如同面对哈哈镜认识自我,这就导致孩子自我认知产生曲解。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在这种不真实的自我认知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不良个性,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成熟后进入社会的障碍,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受周围人欢迎而难以融入社会的人。
实行“断奶教育”,让孩子们适当脱离家庭小环境,而以同龄人群体共同生长的形式,在同吃、同住、同行、同娱乐、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人际间深层交往,使每个孩子在相互交往中获得周围人客观、公证的评价信息,从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六年来的实验表明,在初一新生(12岁)刚刚进入寄宿生活时,多数表现出不适应症状,例如:想家、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和保管自己的财物、不善于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不善于交友、不会与同宿舍伙伴相处、不善于独立思考和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等等。经过1-3个月的独立生活和老师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克服上述不适应症状,表现出快乐、自信、团结、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友爱、互助、礼貌、守纪、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每周返校已成为他们愉快的生活。经过一年寄宿生活的独生子女,其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化的程度都明显的高于同龄的走读的独生子女,经过3年-6年寄宿生活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已经初步达到进入社会生活的要求。
二、人格独立是成材的基础
孩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就是一个由无人格向独立人格逐渐转化的过程,人格是指一个人真实的自我,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就在于在其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这一过程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完成,一个离开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孩子是无法形成独立人格的。因而,我们应当把教育过程理解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成为生命自身发展的需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 ,获得独立人格,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我们创建“断奶教育”的目的,旨在为独生子女们建造一个“模拟社会”,在其成长过程中强化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从而达到加速形成其独立人格实现自我的作用。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及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性。帮助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就是要在这四个方面得到发展。1、整体性:人的行为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决定的,而是多种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通过长期的集体生活,有助于使青少年在需要、动机、态度、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协调发展,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2、稳定性:独立而健全的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在长期集体生活中,有助于使青少年在“模拟社会”中获得客观评价,强化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从而有助于其人格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得到发展;3、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这首先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差别,然而,后天环境和人的实践对人格的形成则起决定的作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差别,对孩子们人格独特性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在集体生活中,有助于个性差异在社会共同心理和行为规范中得到健康发展;4、社会性:社会化把人由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从而具有了人所特有的人格。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结果。青少年在集体生活中,更多更早的获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经验和能力,从而刺激他们更早的实现自我。
人格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启示我们:人格独立是成材的基础。只有形成健康独立人格的青年,才能融入社会,并在一定的社会角色中实现自我,实现一个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父母们盼望子女成材,老师们教导学生成材,应该特别研究青少年成材的规律,从生命发展、人格形成的角度,理智的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思想独立是成材的标志
做为独立的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就是具有独立的思想。优秀人才都具有独立的观察、判断、分析、决断的能力,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正是这些特征才体现出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价值。
思想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差别,人类正是因为具有思想性,才能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才能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开辟美好的前景。独立思想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终生享有的一种权力。思想独立,就是要求一个人的思想不依赖于他人、不屈从于他人、不盲从于他人,而具有自己的或与他人相同,或与他人不同的思想。思想独立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自我内心具有独立性空间,不依附于他人,敢于想问题、敢于怀疑问题、敢于发现、敢于创造;二是具有宽容的社会环境,不会因为一个人表达独立思想而受到打击和压制,社会应鼓励人们具有独立思想和创新,保护不同思想及争鸣。
青少年在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由于心理水平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外界事物逐步形成独立思想,常常表现为对传统思想、传统行为规范的反叛,他们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常常表现出逆反的心理。由于独立倾向的发展,在12-13岁以后,家长们会感到越来越难以教育,家长与孩子们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家长们普遍感到对孩子束手无策。其实,这种现象是完全正常的,是他们成长的表现,应该得到耐心的、平等的、宽容的对待。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独立思想和行动。正确的思想只能从不断的思想探索中和实践中才能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断奶教育”无疑是一种适合孩子们发展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教育。
我校的教育方针是: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培育个性、鼓励创新。我们在“断奶教育”过程中,倡导宽松和公平的和谐校园文化,我们要求教师要以爱心、诚心、耐心、细心、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与孩子和家长交朋友;我们要求同学之间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宽容,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我们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我校的“少年CEO学院”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俱乐部活动,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独立思想搭建平台。我们鼓励学生人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以自己的思想说服别人的能力,有管理能力,为他们成材奠定基础。
四、行为独立是成材的关键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其中,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言论和行为的总动力和总动机。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人们的行为就是由这两 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支配的。
人的行为既受到内因的作用,又受到外因的影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其心理水平还没有完全成熟,表现出较低的行为能力,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外部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的影响,成为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家长由此而产生担心,往往加强对子女行为的管束,这完全是必要的。 然而,许多家长的管束倾向过度,限制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发展,当家长的过度管束长期成为强势,孩子行为能力就会明显的低于同龄人,而这种“低能”也必然反过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导致孩子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能力、智力的降低以及气质、性格的不良变化,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乏例证。
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就要求我们帮助孩子们具有思想力、创造力和行动力。我校自1989年以来,便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反对“应试教育”,主张改变长期以来把教育理解为升学,把升学理解为智育,把智育理解为书本知识,把书本知识理解为分数的片面性和对学生及学校不科学的评价标准。我校在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探索一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素质,坚持“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道路,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要求有竞争能力的下一代。
在“断奶教育”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独立行为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独立社会人的关键,我们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独立的自我设计和选择方向的能力、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独立克服困境和挫折及忍受痛苦和委屈的能力、独立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孩子适当离开家庭的过度呵护和管束,使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得到“解放”,让生命的活力奔放出来,思想力、创造力、行动力得到施展,使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得到实现,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即生命”,以人为本的教育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吗!
五、家庭教育必须建立新概念
当代中国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四大环境因素:1、国际化和全球经济,带来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2、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拜金主义文化的影响;3、家庭致富和生活优越,带来的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4、独生子女和家庭溺爱,带来的心理发展障碍。
在我们实行“断奶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也存在对“断奶”适应的问题,家长们最初把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送到学校过寄宿生活,心里也着实舍不得。有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看来疼孩子、关心孩子、热爱孩子、为孩子好,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别像我们以前那样受苦,别受人欺负,别磕着碰着,别生病。特别是隔代老人对孙辈子女更是如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惯纵倍加。说起寄宿,有的家长说:“离家那么远呀!”我想:“他们将来要走向世界,远不远?”
应该指导我们的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放弃感性化的教育思维,代之以理性化的教育措施,家长们应该懂得,要想孩子成材,必须让他独立成长,惯纵和包办代替必然导致孩子低能。那么,接受“断奶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提出“独立的孩子早成材”,就是寻找到一个引导和教育孩子成材的切入点,即独立生活 → 思想行为独立 → 健全人格 → 社会价值实现 → 生命发展。这一教育理念,不仅符合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规律,而且符合学生人性自我发展的要求。在寄宿生活中青少年群体构成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近距离,长时间相处的环境,所产生的摩擦与矛盾而形成的问题量,大大超过走读生所遇到的问题量,这是对学生心理成熟最为难得的冲击波和催化剂。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使青少年在多频次、多类型的相互作用和磨砺中理解社会、感悟人生,找到认知真我的镜子,促进他们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加速形成健康的独立人格,这是个体家庭教育和走读教育所难以完全实现的。
过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今天我要说:独立的孩子早成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2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