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0 08:43:20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教案 启蒙教育 中考体育 体育特长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的学生在史家小学劳技教室上劳技课。周良 摄
“3年前,和外校仅有的交流靠的都是‘人情’,说白了就是求人帮忙,请关系好的骨干教师来学校上示范课,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带年轻教师,但那种‘带’是比较松散的,没有制度规范,纯粹是打感情牌!”
校际师资交流的“历史”,让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小学校长李毓彤,在一年前第一次面对前来跨校交流的灯市口小学教学主任韩建荣时,没敢抱太大希望。一年后的今天,语文学科曾在全区坐最后一名“红椅子”的雍和宫小学,奇迹般地达到全区平均水平!东城区学区化建设带来的资源有效流动让他露出了笑脸。
从硬件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到人力资源共享,学区化实践3年来,东城区学区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由表及里的发展路径。
“开门迎客”的不仅是体育馆、计算机房这些冷冰冰的“大家伙”
“在‘十一’前的一天,我们班到隔壁的中学上了一节乒乓球课,同学们都特别激动,也很好奇,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在乒乓球馆里上过乒乓球课。乒乓球馆里设备十分齐全,下课了我们都不想走,都期待着下周的体育课还到这里来!”2005年9月,和平里四小六年级(2)班的学生第一次走进了171中学的乒乓球馆,课后,马淑亚“郑重其事”地把这堂课带给她的快乐写进了日记。
有1500多名在校生的和平里四小,四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乒乓球课,而学区化之前,上课场地一直是一大难题。该校教学主任刘力军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候,一下课,学生们把几张课桌一拼就成了乒乓球台,几个铅笔盒一架就成了球网,教室桌椅东倒西歪不说,也有安全隐患。”一方面,学生们对国球的热爱让学校欣喜,另一方面,建设专门乒乓球馆的想法又在资金面前停下了脚步。
刘力军没想到,“学区化”这简简单单的3个字,就让困扰学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让从前紧闭的校门向更多有需求的学生开启。
“十五”中期,东城区一些高标准配置的设备设施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校”。近年来,东城区一方面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学区化便是个难得的契机。
拥有15万余册藏书的图书馆、340种各类期刊的阅览室,15个实验室,再加上小球馆、篮球馆、综合训练馆和游泳馆,良好的设施设备条件,让和平里学区首届轮值主席校171中学,在学区化管理中更多地扮演了资源输出校的角色。目前,该校将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等资源,都编排了详细的开放方案,向学区公布,接受共享。
“以学区为界,建立一个中心,以硬件资源共享来带动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熊劲对学区资源共享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学区化的系统中,“开门迎客”的不仅仅是体育馆、计算机房这些冷冰冰的“大家伙”,与硬件资源共享同步的,是高附加值的课程资源共享。如和平里四小便将本学期开设的72节“菜单课”,全部在校园网上面向学区公布出来,打破学科、年级的界限,外校教师可以直接进课堂听课。
“课件、单项检测题、单元测试题、综合练习题……”即将结束在北新桥小学一年挂职工作的西中街小学教导主任、数学市级骨干教师田京旗一口气就说出了好几个课程资源共享的内容。西中街小学向北新桥小学输出的这些课程资源,几乎都是主动送上门的,只要对方有需求,他们就会尽其所能提供。
“北新桥小学学生比较少,开发试题资源有一定困难,把我们现成的资源拿过去,就可以解决他们的难题,对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检验。”田京旗说,课程资源共享从表面上看是输出方在作贡献,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二次增值和有效修正的过程。
“通过跨校挂职、师徒结对等进行人力资源流动,是个双赢的选择”
“现在,学校间的屏障都打通了,每所学校都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北京宏志中学校长郭泓坦承,宏志中学所在的和平里学区有5所中学,在学区化建设之前,5所中学几乎没有联系,教师想跨校听课,要经过校长、年级主任等多道程序,“现在只要事先打个电话,要张课程表就可以去听了!”
雍和宫小学在编教师41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37名教师在岗。而只有4名校级骨干教师,没有市区级骨干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李毓彤明白,若让学校一直“瘸腿”的语文教学面貌有根本改观,就要培养出合格的语文教师队伍带头人。精干、勤奋,再加上十余年的教龄,让语文教师李美玲成为不二人选,但她教学管理经验的匮乏又让李毓彤犯了难。怎么办?这时恰巧赶上东城区第二期跨校挂职交流全面铺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李毓彤在“输入校需求”一栏中填上了“语文教学管理人员”,也成就了韩建荣、李美玲这对“师徒”。
在不以行政命令调拨学校资源的前提下,打破部门、学校原有的壁垒,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深度整合、相互融通,是东城区学区化管理模式的一大亮点。
位于和平里学区西北角的177中学,是一所只有500多名在校生的完全中学,校长石蓝芳亲眼见证了学区化3年来,从硬件资源共享向软件资源共享延伸的内涵式发展。“现在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差距大,从教师的角度提高,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在石蓝芳的案头,记者看到了一份《和平里学区跨校师徒结对协议书》,对师徒间互相听课、讨论教案、写论文等的次数都有详尽的规定。“虽然协议里规定,师傅每周听徒弟一节课就‘达标’了,但边老师每周都要骑车到学校听我的课,风雨无阻。”177中学历史教师骆晶晶口中的“师傅”边老师,是同属和平里学区的54中历史高级教师边淼。2006年年底的一次“拜师”,让骆晶晶欣喜地找到了一条快速成长、积累经验的捷径:听师傅的课,看师傅的教案,从模仿教案、自行设计到和师傅共同探讨制定教案。“这次师徒结对虽说是一学年,但我之后遇到问题还是习惯性地拿起电话,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骆晶晶似乎已经离不开师傅了。
“这样,强弱校结合就变成了‘四手联弹’,把教师流动做实了。”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坦言,各校的差异无疑会阻碍教师流动,通过跨校挂职、师徒结对等方式开展有实效的人力资源流动,是个双赢的选择。
以人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打通了不同规模学校间思想观念的阻隔
采访中,在校长和教师口中很少听到“强校”、“薄弱校”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大校”、“小校”的概念,在这个层面,学校规模的差异取代了办学水平的差距,也让均衡化的资源观、教育观得以延展开来。
“如果这样比的话,又把我们北新桥这样的‘小校’比下去了!是不是应该改改这种方式?”东城区教研室组织的一项“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组长会上,就课题展示课的选拔方式征求意见时,田京旗忍不住放了一炮。
将区内学校划片,片内学校间展示课比赛的胜者再到区里进行展示,是多年的惯例。田京旗那次“斗争”的结果是,公开课展示改为分学期、逐所学校进行,让每所学校都有到区里展示的机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和硬件资源、课程资源共享一样,人力资源共享只是东城区学区化管理的一个方面。但以人为核心的这种资源共享,却有力地打通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学校间思想观念的阻隔,通过跨校交流、师徒结对等方式,以人力流动带动思想观念的变革,让教育观念变得平和而有实效。
100比1000,是相隔不到5分钟自行车路程的北新桥小学和西中街小学的在校生比。
田京旗认为,学校规模和师资水平的差距不应成为享用教育资源机会不均等的理由,“就像我是骨干教师,但我不仅属于西中街小学一所学校一样”。
如今在东城区,主动、积极地输出优质资源日渐成为一种潮流。“优质教育资源不是一所学校独有的,应树立大教育观,让优质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据西中街小学校长马丁一介绍,以前学校间都在比资源,人家有的,自己要有,人家没有的,自己也要有;而现在,学校间都在比着输出资源、享用资源。
“学区资源共享的推进要有机制保障,也要用大的资源观、教育观引导教师建立学区观、学区意识。”熊劲说,171中学将“参与学区、社区共建,促进资源共享”明确写进了《教师岗位职责》,在学校的奖励机制中还专门设立了“学区建设贡献奖”,目的就是逐步通过机制推进学区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使“学校人”真正变成“学区人”。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柴葳 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