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专题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京大学现曲高和寡的文言校歌 72%学生不会唱

2007-08-14 08:48:09 下载试卷 标签:大学 历史 师范 校园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校歌

  江 谦 作词
  李叔同 作曲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
  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
  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译成现代汉语:
  
  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


   像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
  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
  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
  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晦涩难懂的大学校歌究竟是传承文化,还是固步自封?人们争论校歌的过程,其实也是寻找学校精神最精确表达的过程。

  最近,南京大学一位毕业学子的倡议“我们的校歌需要与时俱进”被网络广泛转载,江苏各高校学生,包括部分大学教授,就校歌是否需要改革的问题展开激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歌的改革,是否意味着学校风气、学校精神的改革?熟记校歌,究竟是传承文化,还是固步自封?对此,社会各界各执一词。

  文言校歌:唱之不求甚解

  南京大学的“现任”校歌,缘自该校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该校首任校长江谦作词,李叔同制谱),创作于1916年。和所有早期的中国大学校歌一样,它透着浓郁的儒家色彩。“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推崇万世师表孔子,表现尊儒重学的气质。南京大学董健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校歌的歌词太陈旧,听不懂,不好记,我问过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这种印象。有必要换成生动的、好听的、好记的内容。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宣传,让校歌真正成为校园精神薪火相传的载体。”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南京大学学生中,72%的学生表示虽听过校歌但不会唱,更不懂什么意思;12%的学生表示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议时唱过校歌,但也不能完全明白校歌的意思;6%的学生能马上唱出几句校歌;还有10%的学生说从来没听过校歌。对于校歌的文言形式,65%的学生觉得校歌与自身关系不大,没有必要深究其旨,也没有必要改换;29%的学生认为校歌应该换成白话文;另外有5%的学生认为学生有义务熟悉文言校歌的释义,学校也有义务宣传教育。

  除了歌词深奥,大学校歌难以流行还有“曲高和寡”的因素。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黄进说:“南师大的校歌是上世纪90年代本校音乐学院的老师谱制的,虽然是白话校歌,不存在无法理解的问题,但旋律像咏叹调,比较难唱,所以普及率一直不太高。”

  白话校歌:放低身段仍尴尬

  历史悠久的文言校歌,多诞生在白话文尚未普及的二三十年代,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无不如是。据了解,这些大学都曾试图翻新校歌,以白话代替文言,但新校歌总是招致一片嘘声。大约4年前,南京大学曾广泛征集新校歌,无奈历时两年,收到的结果都是“新不如旧”,最后校方决定恢复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反对者说,校歌应该有时代精神;赞成者说,校歌代表学校文化底蕴,放之古今皆准,不能变成流行歌曲。文言校歌的去留,成为未有定论的“悬案”。

  新中国诞生以后建立的学校,多使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校歌。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永恒的东风》,1958年由郭沫若起草:“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但浅白似乎并不成为流行的理由,该校环境化学院研究生王同学说:“刚入学时广播上听过一次校歌。但是,从来没听身边同学唱过。”

  据了解,在江苏地区的重点院校中,除了南京大学使用文言校歌,其他如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选用白话校歌。很多校歌形式浅白的同时亦尽力选用典雅文辞。例如东南大学校歌沿用《临江仙》词牌:“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东南辈出英豪,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沿用《满江红》词牌:“明廓翠屏,拥南航,博大精深……智周万物惟创造,道济天下展经纶。”不难看出,校歌本质上的黄钟大吕,并未被白话形式改变。

  反思:唱响的是校歌还是大学

  校歌在校园究竟待遇如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职辅导员王宇宁说:“学校没有强制学生学唱校歌,也没有刻意宣传。但是每年参加团员代表大会的团干部们,会前都会收到一份歌词曲谱,提前学唱。还有在校庆前夕,学校会利用广播站和各类活动普及校歌,这样在开幕式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广播唱校歌。”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上昙花一现,是大部分高校校歌的“出镜”方式。

  刚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许同学说:“校歌我只记得几句,‘效法羲和御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越重关,秉琴心剑胆,御风行’。我个人觉得校歌只是摆设,大学四年就唱了两次。”该校大二的邹同学说:“其实校歌并不是特别难唱,只是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唱。”有人由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校歌在大学生心中的无足轻重,是否代表了学生与学校关系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对此,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娄和标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对校歌的理解,按照孟子的说法,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南大校园广播经常播放校歌,但大部分同学仍不会唱。校歌从文言变成白话,只是形式的转变,并没改变内核。校歌难以流通,原因不在文言文的过时,而在于现代大学生精神和过去时代精神存在断层。”

  面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意见――“我们要唱响大学,不是唱响校歌”,校歌的地位,是尴尬,是窘困?校歌的文化,是让大众传承,还是高高挂起?这是个留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傅琪)

   延伸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校歌

    老校歌意味精深,却因为语言载体年代久远,其中的典故、涵义艰涩而淡出了现代大学生的视野,而白话新校歌要传承当年老歌的意韵,却也是重大难题,早有学者以“歌焉而不审其义,唱焉而不究其旨”的说法,表示了对老校歌传唱状况的忧虑。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不仅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浙江大学,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学生们也面临着如何让悠久校园历史文化传承的考验。

    提起校歌,毕业于北大的研究生沈小姐回忆了很久后表示,北大历史中似乎还没有过被正式称为校歌的作品,“要出一首能准确呈现北大文化积淀的校歌,太难了”。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研究生庄小姐表示,身边确实有不少同学不能完整地唱校歌,“但与白话文歌曲相比,确实还是老校歌有韵味”。复旦大学曾一度使用1988年集体创作的新校歌,但那“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的新校歌,显然比刘大白、丰子恺20世纪20年代写的“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要苍白许多。最终,仍是老校歌一直被传承了下来。

    “我们的校歌已经有摇滚版了,唱着一样有味!”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男生小陶则表示,要校歌“与时俱进”、“有时代气息”,未必要把原来的文言文抛弃掉,他说,现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下载到学生自己制作的“摇滚版”清华校歌,大大提高了校歌的传唱率。(完)

  校歌历史

    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决定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写校歌歌词。马一浮作的这首歌词,因为引用了较多的典故,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读起来有时比较拗口,竺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觉得,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体现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这首“大不自多”歌还是请著名作曲家、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并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号湛翁,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马一浮曾长期隐居于杭州西湖畔,一生不求闻达于世,他在儒学、佛学、诗歌创作等方面都颇有创见。马一浮的著作大部分是由其讲学而记录下来的笔记,主要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等。

    校歌翻译

    大学之大在于不自满学问的积累,就像大海一样容纳下千万条江河。学问的道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学海的边际一直延伸到整个宇宙。一方面讲事物的抽象、逻辑和理论,另一方面讲事物的实体、实践和实用。礼制,着眼于规范不同的社会生活,音乐,为的是谐和众多的天籁声音。要懂得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道理,就会拥有永远的智慧和无比的聪明。

    在伟大祖国的东南,有一所大学──坐落在浩荡东流的浙江之滨。著名的求是书院是她的前身,求是校训教导大家要永远求真。教学要像流水那样恒久不息、循序渐进,方能培养出经纶天下的俊才群英。千万不要以为已经做到完全正确,更不要以为已经把真理穷尽。没有一项新的改革可以脱离继承,没有一件旧的事物不再需要更新。怎么来做到创新知识,革新社会?要揭露事物的奥秘,要率先为了人民。英俊的年轻有为的同学们,大家起来,努力争取成为博学多闻的人。大学生的使命贵在始终如一地学习,深入思考,观察事物的变化和运动。在我们的大学里既有文又有理,还有旨在经世济民的农和工。要综览全人类的知识,做到融汇贯通,进德修业,知道什么是终极、什么是根本,这样我们才能完成那完美的乐章,像玉石受到了琢磨、金属受到了炼熔。要和平民百姓共命运来求得亨通,不要吝惜舍弃那只谋私利的一派一宗。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普天下都会来和我们友好认同。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陈伟 杨影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