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人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07-11-21 10:01:50 下载试卷 标签:人大附中
“中学名校长的社会影响力大,更应该安安静静地办学,不对社会世俗观念盲从。”昨日,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广州举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议上对目前中学校长一些浮躁风气提出批评,并提出示范高中示范什么、百年名校如何发展新特色等尖锐问题,引发全场反思和讨论。针对中学办学现状,陈小娅提出中学校长需要思考解决的四大尖锐问题:
焦点一: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
“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没有评过国家示范性高中,但是不反对各地以这个牌子推动高中教育发展。”陈小娅说,各地评选创建示范性高中,应该思考“示范性高中,你示范什么”这个问题。创建示范性高中有系列指标,如何避免示范高中走向同一化值得深思,如果都按同一模式和标准打造,将失去示范性高中的丰富内涵。
在社会转型期,教师角色如何扮演也是重点讨论问题。北京人大附中的刘彭芝说,今天的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中学生不再单纯,老师不再权威。与国外教育同行相比,我们还有个中国特色的困难――从现在开始学校的年轻教师将逐渐由独生子女占主导。他们在知识上视野上有优势,但在意志和心理素质上有所缺陷。而再过10年左右,中国学校将出现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状况。“这种情形,外国没有,中国以前也没有,这些新一代教师如何发展?”刘彭芝认为,帮助独生子女教师弥补不足,尽快成才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天教育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焦点二:校长应该安安静静办学
名校长、名校的社会影响力大,因此校长更应该安安静静办学,陈小娅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有对世俗压力的清醒冷静态度。“社会对重点中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校长应该具有抵御世俗压力的勇气,和应对压力的谋略。”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也提到,现当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陷入非理性状态,当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全身心应对“升学率”以及各种统计数据和教学评估指标时,学校要始终坚持对育人的高品位追求,否则学校发展将发生变形和扭曲。
焦点三:百年名校如何再创新高?
百年老校名校在新形势下怎么发展,怎么传承发扬?陈小娅说目前关于这点教育部设了不少课题研究,但更多靠名校的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1978年首批恢复身份的重点学校,作为一所老牌的名校,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就思索这个问题:重点学校向何处去?吴颖民说,许多老牌名校得到“计划经济”模式眷顾,在“重点中学政策”保护和保障下发展成享誉国内的“名牌学校”。但随着教育资源的配置逐步均衡化,昔日用国家财政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将会逐渐消失。
那么,老牌名校将如何保持自身优势得以持续发展?吴颖民提出“集团化发展策略”和“国际发展策略”。前者指参与“民办学校”建设,扶持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以及与周边地区兄弟学校建“协作体”,将重点学校向“集团化”发展,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大区域;后者通过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关系,建立“国际部”与国际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等方式,在重点中学“二次创业”中走向国际化道路。
焦点四:中学为何难出创新型杰出人才?
随着国家创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中学自然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但是适应创新型国家的人才该怎么培养?陈小娅将这一“棘手”问题抛出。
“为什么中国高校老是冒不出大师级人才?为什么中学难见到特别出类拔萃富有创意的人才?”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刘仕森分析,目前的原因有:一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远没达到预期效果,升学竞争没有随着大学高中扩招而有所缓解,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单一,学生与人交往、适应环境、挑战困难的能力下降;二是人才培养标准化,缺乏优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学生从小瞄着成绩分数,瞄着统一标准去学习。对第二点刘仕森更是毫不客气地说:
同时,目前中学教育思想束缚比较多,缺乏激励有天赋学生自由发展的机制,都使学生个性被压抑,变成生产流水线的产品。为此,刘仕森建议,迅速进行高考中考考试改革和高校中学招生制度改革。在这些改革没实现前,停止简单用升学率、分数和状元评价学校的办法。
尽量“教”慢一点 让孩子“想”多些
又讯 (卢文洁 李宇红)昨日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地区的知名中学校长以及教育界专家围绕“中国中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就新形势下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议题展开热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近维,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出席开幕式。本届中国中学校长会议着重讨论新形势下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教育发展新思考等四个热点议题。
许嘉璐在开幕式上说,中学应减少教育内容和放慢教育进度,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
中学校长热议话题:
“许多老牌名校曾经得到计划经济模式眷顾,在重点中学政策保护和保障下发展成享誉国内的名牌学校,但到了今天向何处去?”
“为什么学校没有涌现特别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用今天的机制,鲁迅、梁漱溟就不可能成为大师!”
“今天的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中学生不再单纯,老师不再权威。”
“再过10年左右,中国学校将出现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状况。这种情形,外国没有,中国以前也没有。”
数据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广东省是个教育大省,大中小幼在校生超过2100万人。进入新世纪后,广东的高中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办学规模上,在校生由2001年的162.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82万人,招生数从2001年的61万增长到2006年的108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41%增长到2006年的61%。然而,广东还不是教育强省,以高中毛入学率为例,61%的水平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排在全国第13位。为此广东提出发展目标:到2011年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完)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