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5 16:46:26 下载试卷 标签:家长
城里上学城外住,城外新家偶尔住,学校附近租房住……
北京的春天历来多风,而在北京郊区及北京的一些新兴社区里,伴随春风而来的还有一股“迁徙风”:为了送孩子进入教学质量更有保证的学校,又有一批居住在北京郊区或新兴社区的家长们,为孩子的回城读书着手准备了。
送孩子回城读书的做法各有不同。既有家住郊区,将孩子送入城内学校读书,不辞辛苦每天接送上下学的;又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城内另购住房或选择租房以便孩子就读城内优质资源校的;还有家长虽在城外新购了宽大的新房,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城内老房子居住。
然而,这种基础教育的“迁徙”现象,并不是第一年发生。“孩子2004年上学前,我们一直住在位于亦庄的新房。虽然在孩子入学时,由北京二中和史家胡同小学联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已经开始招生,但由于是新建校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还是选择了让孩子回城读书这种较为稳妥的方式。”四年级孩子的母亲栗女士“介绍经验”道。虽然是名校办分校,但是家长们互通消息,学校当时的教师队伍并不都是名校师资,学生生源的水平也不好保障,即使硬件条件都很不错,但是栗女士仍没敢作此“赌注”,回到了城里的老房子居住,方便孩子上学。而栗女士孩子的同班同学,就有家住近郊,但天天由父母送至城里读书的孩子。
近年来,随着北京大型社区,特别是天通苑、回龙观、通州、亦庄、大兴等地新城的建成,因孩子上学引发的种种问题日益突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是一个主要原因。对此,社会各方都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名校办分校”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起,为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教委发起实施了“十百千万工程”:选定10所高校分别与10个远郊区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组织103所城市优质学校与103所农村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每年选派千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全职支教;每年组织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创业、就业、服务贡献活动——“名校办分校”就是“十百千万工程”中的一项。此外,城内的一些优质资源校也纷纷响应,或调整学校布局,实行一校多址办学,或通过新盘联姻名校的方式建设小区配套学校。
然而,虽有名校光环的照耀,但分校建立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师资来源、办学经费以及学校生源等都需要有一个与当地融合的过程。特别是家长们对学校的认可,需要教学质量和分校口碑的证明。因此,为了改善家长们望着家门口新建的名校分校,依然送孩子回城接受教育的做法,名校分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作者: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