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专题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学专家支招,在这个暑假如何为小升初做准备

2008-08-01 09:17:15 下载试卷 标签:小升初 初中生 环境 心理 高考

  小学升中学提前预习很重要

  暑假过后,新的学校生活就要开始了。有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的,也有从初中生加入到高考阵营中的……这些学生在升学衔接上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陡然增大、老师授课进度加快,而学生却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对新环境陌生、被重点中学录取,容易让孩子产生压迫感和失落感。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在假期里做好升学的准备,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焦点。

  熟悉新环境做好衔接

  出场人:朱玥开学后读初一

  朱玥的小学生活在这个夏天结束了。这个暑假她准备在家预习中学的课程,“其实也就是看看课本,对各科都有个准备”。朱玥的妈妈还给她找了一个辅导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让她觉得“已经熟悉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进度,以后上课也能很快适应过来”。

  专家点评:

  小学升中学时,很多尖子生会因为成绩不再出类拔萃失落,朱玥的做法是一个不错的衔接方法。首先,在自愿的前提下去预习,通过辅导老师可以预先了解要学的知识,形成积极的心态,提前了解新的环境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此外,从学习上来说,有了心理准备之后能够更加从容地适应不同于小学的初中阶段教育。

  暑假没准备感觉吃力

  出场人:王淞初中生

  “那是最轻松的,也留下了不少后悔和遗憾的暑假。”初中二年级学生王淞这样评价自己小学毕业那个暑假的。

  然而真正上初一后,王淞才发现初中的学习生活不是他想像的那样,节奏比小学紧张、难度也提高了不少。

  一些陌生的课程,由于没有事先预习,总觉得有很多理解不了的地方;老师讲课的进度加快了,在课堂上也有不少弄不明白的知识。“上小学即使平时抓得不太紧,临考前突击一下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到初中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突击是没用的,只能靠平时积累。”王淞说。

  专家点评: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是和小学完全不同的,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过渡时期的放松。

  假期里孩子需要放松,但不能完全与学习脱钩,应该适当接触为好。比如在家读读英语、看些少儿英语节目、做做趣味数学题等等,孩子既不会觉得枯燥,也能学到知识,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

  班里高手如云不可怕

  出场人赵晓菁开学后读高一

  今年夏天,赵晓菁初中毕业了。对于以后将进入高中这个颇具竞争的环境,她觉得有不小的压力,不过在和读高中的姐姐沟通之后,赵晓菁慢慢调整了心态,“姐姐告诉我,升入高中后最开始的成绩并不会决定日后的走势,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慢慢进步的。”因此在这个暑假里,赵晓菁哪也没打算去,除了在家看看奥运火炬在青岛的传递以及接下来的奥帆赛,其余时间都在预习姐姐的高中课本。

  专家点评:

  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其次,孩子也没有必要整个假期都用来预习新内容,学习需要阶段性放松,否则会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疲倦。假期可以请亲戚朋友中上中学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介绍经验,说说刚上初中要注意的事项等。

  ●专家支招

  支招一:

  学会表现自己

  不论升入初中还是高中,不适应是孩子最明显的表现。除了所学知识程度加深以外,新的学校、老师、同学,也会有不适应感。因此,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在新学期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功课紧、竞争压力大等,让孩子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不至于进入新环境措手不及。帮助孩子正确定位,循序渐进地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

  支招二:

  暑假适度紧张

  初中升高中与小学升初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有新鲜感了。初中生经过了中考紧张的学习,对高中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期待,也能更好适应高中节奏。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

  因此,在初中升高中的暑假里,家长要把握的尺度是让孩子适度紧张。中考过后孩子确实需要轻松,但应该适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孩子大了,更多的需要沟通而不是命令和指责。对学生而言,可以在假期轻松之余总结初中学习的经验教训,不妨也看些高考优秀学生写的经验总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王帅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