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8 09:19:04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政治 教师节 家长 启蒙教育
开学了,建议校长要给新生、给新生的家长和面对新生的老师上一次课,课的主题是——教育神圣。
曾几何时,学校教育的“神圣”不在了。家长可以更多地对学校指指点点了,我们谓之“家庭督学”了;学生可以较少顾及地对待教师了,我们谓之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难当了,教育的权威地位下降了。对社会的发展来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对家长的期望得到最终的满足来说,教育的权威性和尊严受到挑战,幸耶?祸耶?校长该如何面对这一教育的新课题呢?
我的观点是,校长要富有正义地、理直气壮地分别给学生、家长、教师上好这堂主题课。以教育神圣的理念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共同将学校建设成神圣教育的殿堂。
这节课的备课素材有哪些呢?
首先是以史论道吧: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成为人类传承文明、延续智慧生命的神圣殿堂。无论中外,都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给予教育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中国有古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有其一;国外有赞颂:在所有的有益于人类的各种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当是教育人的事业。
其次是居高声远说依据吧:教育在国家的战略地位是:科教兴国;教育的法规律定是:尊师重教。教育在经济保证上是高于其他预算的经常性的经费增长。教育,是改善民生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桥梁。
再以动人事例扬情吧:想想90高龄的王震将军在北戴河看望教师时那深深的行礼,看看胡锦涛主席在教师节送给教师的鲜花,听听温家宝总理那堂“多难兴邦”的课,咀嚼几番程门立雪的恭敬……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最后,再以教育的专业地位来理性阐述吧:比之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毕竟是“业余”的、生活化的、个体性的,而学校教育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其专业地位与尊严理当得到维护与保障。家长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应该做到积极参与而不过分干预。
校长通过上述的集情理、道理、伦理、哲理、事理为一体的备课,讲好此次课该不难了。这一课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与老师、家庭与社会,都高扬起教育是神圣而美丽的事业大旗。让这大旗召唤教师:要有职业的操守,珍重职业形象与使命,以优质的育人、完美的师德无愧于教师的美称;让这面旗帜引导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工作,服从教师的教导,接受教师的教诲与培养;让这面旗帜赢得家长:要维护学校的教育权威,维护学校的办学权利,维护教师的尊严地位。
如果校长这一课上得好,那新的学年,师生、家校就有了思想的共同认识。有此良好的基础,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就可以在理想的憧憬与愉快的氛围中倾心投入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王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