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人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08-10-21 10:16:34 下载试卷 标签:课改 人大附中 数学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旧教学内容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要求?10月15日上午,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室与人大附中共同组织的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教学研讨会上,人大附中彭晓、陈军、李秋生、李岩四位老师展示了《指数函数(一)》、《对数(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循环结构》四节高一、高二数学课,再次引起了老师们对旧课新授的探讨。
据了解,《指数函数(一)》、《对数(一)》等内容都是新课程改革前教材中有的内容,如何在讲授老内容时贯彻新理念?通过引导学生折纸,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了不同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让学生画函数图像以及让学生们对图像进行点评,使学生在理清来龙去脉后总结出概念……彭晓老师让与会教师听得耳目一新。“这节课抓住了数学的本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力度。”课后,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数学教研组组长郭洁肯定地点评。对陈军老师展示的《对数(一)》一课,郭洁也给予了好评:“高中讲计算类的课很容易讲成罗列知识或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很枯燥,但陈老师这节课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感知到对数运算的必要性,再通过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引入让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在类比中让学生去找规律并归纳出运算的性质,这种结构清晰的教学形式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东西。”
研讨中,来自全市的近百名数学教师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人大附中同行的展示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而专家的点评则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数学课中的概念和算法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概念教学,特别是如何体现数学思维?算法课中数学的落脚点在哪儿,能否上成计算机语言课?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特级教师张鹤认为,李秋生和李岩老师展示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和《循环结构》两节课分别“给我们提供了样板作用、示范作用”。他说:“前一节课由于实例丰富,师生交流很充分,很好地展现了数学思维。而后一节课则在引导学生体会计数变量、循环变量和终止变量的作用中,让学生感觉是在上数学课而非计算机语言课。”
一大早就赶来听课的北师大实验中学马成瑞老师听完四节课后感慨地说,人大附中的数学课堂让她联想到华罗庚对教数学课要求应该达到的状态:培养兴趣、重视简洁、重视直观、不怕抽象、不怕计算。她表示,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只有经常性参与此类研修活动,才能在学习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