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2008-11-25 09:31:51 下载试卷 标签:家长
今晚,女儿所在的中学开家长会。我主动要求参加,可女儿和太太都不赞成,她们担心我“乱放炮”--以前参加小学家长会时我就上台发言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引起家长喝彩、学校震动。一位老师说,“我当了20多年老师,第一次看到家长会这么活跃!”这回,我答应“到了学校只听不说”,女儿和太太才批准我去。
刚到学校门口,就收到好几张各类辅导班或英语培训机构派发的传单。进入女儿所在的初一班级,投影机上显示“半期考前十名名单”,女儿陈韵正的名列首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全班第一,年段排名第二。我在女儿的座位坐下后,看到桌上放着一张“半期考成绩反馈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七科成绩逐一罗列,并注明陈韵正“七科总分全年段第一”。“老师点评”一栏是这么写的:“学习态度端正,各科发展均衡,成绩优异。担任班委,工作负责。”
班主任是位看上去挺顺眼的女教师,教语文。我之前没见过她,她却认出我来,估计是看过我和女儿写的《大小眼看美国》。她和一些认识我的家长向我表示祝贺,我只是礼貌性地笑一笑,心里并不快乐。
我知道女儿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中午在校午餐后做作业,傍晚放学回家还没来得及和大人亲热,又急急忙忙把自己关在房间做作业,往往要做到10点有时甚至11点半才能上床睡觉。由于在美国读书过,女儿的英语很好,老师免去了她的英语作业,她尚且如此紧张,其他同学就更可想而知了。
女儿在家时的口头禅就是“忙”。朋友请我们一家吃饭,她说“我作业都做来不及,哪有时间出去”;周末,我们请她一起去看电影放松放松,她说你们两个去吧,我还有作业。我原以为她长大了不喜欢和大人在一起,找借口不和我们出席社交场合,直到有一天,我碰巧上了她的QQ空间,看到的都是些负面的信息--“这几天,好累哦”、“国庆放假还要马不停蹄做作业”、“腻了,烦了,困了”、“作业还沒有做完,老师应该体谅我们一下嘛”……,原来我的女儿活得很不快乐!!!
家长会上,老师在台上讲,我和周围的几位家长私下交流,大家都感觉孩子的作业太多,其中每天光数学作业就要花上两三个钟头。女儿经常拿一些老师布置的数学难题来找我,好在难不倒我这个曾经参加过全国数学竞赛的尖子生。但是,反过来想想,我当年数学那么好,高考也考了高分,现在那些知识(比如微积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啥用处呢?常用的还不就是上街买东西时用到的加减乘除,而美国中学生做计算题都离不开计算器,人家的创造性却比咱们强多了。再说,语文作业,常见的还是分析段落大意之类的。从生活的角度看,有意义吗?在我看来,语文课要解决的就是读书看报写作文的问题,干嘛非得拘泥于分析段落大意呢?
我在美国呆过,当时也到女儿的学校旁听过,深感美国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生活。而中国的教育教的却是考试技巧,到了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有时考试的强者往往成了生活的弱者。因此,我并不为女儿考试得了第一感到开心,反而是忧心忡忡。她是个乖孩子,听老师的话胜过听父母的话;她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我们从不要求她拿什么名次,她说学校有排名她不能松懈。我最大的担心是她睡眠不足,每天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半用闹钟闹醒,比我睡觉的时间少得多。此外,她几乎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她渴望长高,却少有时间参加运动。正值青春期,足够的睡眠和充分的锻炼是必要的,否则错过了这段黄金时间,就长不大了。我经常和她说,“宁可成绩差一些,也不能身体差一些”,因为成绩将来补还来得及,而错过了发育期想补都没有机会了。在我的劝说下,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排球队,每周训练两次,算是有了固定的锻炼时间。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体育课要求男生跑1000米女生800米,结果多数学生跑不下来,其中全班男生只有3个人合格。我女儿是少数合格的女生之一。
作业繁多,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转嫁到家长身上。数学老师在家长会上坦承,最近这两周的作业比较难,有的同学做不来,连家长也解不出来。他说,去年一对父子曾为此抱头痛哭,给老师打电话问怎么办,老师说只要思考了做不出来也没有关系。我想,既然“做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何必要布置这么难的作业,制造人为的紧张呢?中国教育的困境,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你追我赶”,自我加压,把学生乃至家长搞得狼狈不堪!
我在中学的时候,也是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几乎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参加过的学科竞赛也不少。可现在回过头来看,老师教的许多知识是用不上的,直截了当地说,是没用的,完全是白学。当时,电视不发达,更没有互联网,即便老师不占用我们的时间,我们也没有其他太多东西可学。现在不一样了,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而且获得新知识的渠道垂手可得。如果老师把学生的时间占得满满,学生哪有时间去获取新的知识。举个例子,CCTV10套的科学教育频道有些节目相当好。有一回,我太太看到该频道的节目介绍说,国外科学家证明黑猩猩也能使用工具,这一发现推翻了我们教科书上长期以来的定义。后来太太问女儿,你们课本上怎么说的,女儿脱口而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懂得使用工具”。我担心一些老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在凭一成不变的书本知识继续“误人子弟”。更可怕的是,有些老师不仅自己不学新知识,还不留点时间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探寻。这简直是对民族的犯罪!
家长们的怨言,老师也不是不知道。但是,老师希望家长们理解,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是为了你们的孩子将来能上一个好的高中,而上了好的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好的大学”。根据今年中考的录取情况,本市最好的高中录取线为语数英三科平均成绩在95分(按百分制)以上,也就是说考生不能有任何闪失。数学老师解释说,平时就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把所有的题型都做过,中考的时候学生连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出来。
中国的老师所做的一切,似乎就是要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即便学生全盘照收,也只是“复制”了老师的知识,而不可能超过老师。像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体制,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那才是怪事呢!
我曾经想让女儿到国外去读书,尽早和国内这种非人性的教育说拜拜,但太太不同意。她说,我们就一个孩子,这么早出国留学,谁来照顾她?再说,和孩子一起成长,既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要出国,也要等到上大学的时候。
这次家长会,只有老师在讲台上轮流讲,家长在学生座位上认真听的份,我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家长们说,可没有我当众说话的机会。如此不对等的家长会和我们过去在美国参加过的老师家长个别约谈会简直是天差地别。更令我吃惊的是,此次半期考竟然是正儿八经的全市统考。出题的是中考的命题机构,各校都相当重视,不仅校内学生排名,各校也在私下排名,看看自己的教学质量如何。据说,初一、初二的半期考、期末考都是全市统考,到了初三还要月月统考。有必要让各校跟着命题机构这么转悠,令学生和家长如此高度紧张吗?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作为一个有想法的家长,我想有必要找机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当面讨论讨论。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父女专栏--大小眼看美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