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09:29:32 下载试卷 标签:五中分校 大学 陈经纶中学 教师 启蒙教育
□北京新英才学校校长:蓝春
蓝春,一个很帅很魁梧的男人的名字。这个来自福建的地产商一点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富豪的样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读书人,一个学者,目光深邃而略带忧郁,也许是清华大学熏陶出了他这样的书卷气质。作为地产商,蓝春的龙湾别墅开发得非常成功,很多同行对他羡慕不已。但他真正的兴趣还是教育。在他的龙湾会馆,他一口气5个小时与我谈了他的教育理想,直到天黑了我不得不告辞,“没办法,谈起教育我就激动;也感到压抑……”蓝春笑笑说。他又说,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那天与他聊了8个小时,全都是教育话题。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就不再称呼他为“蓝总”,改口称他“蓝校长”。
蓝校长的学校——新英才学校——离他的会馆只有两千米。“新英才”由北京最早的民办校力迈学校变身而来,蓝校长设计了这所校园,紫色、白色和灰色三色搭配的楼群很有品味。目前这所集特色双语幼儿园、精品小学、优质初中、多元高中、剑桥国际中心、国外大学预科、汉语中心为一体的寄宿制国际化学校有学生800多人。蓝春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伊顿公学”。在北京,真正有条件提出“办中国的伊顿”的只有民办校龙头校汇佳学校与新英才,也只有新英才才有望与汇佳竞争。
客观地说,蓝校长关于教育的理解很深很深,比许多教育专家还要深刻。如果把他对教育的理解整理成一本《蓝春语录》肯定好看。
□石景山古城六小校长:张竞芳
今天,张校长可能不愿意提及她曾任校长的古城中心小学了,这所曾经与古二小、石景山实验小学齐名的知名小学的校名已经完全消失,变更为“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附小”。石景山教育口的几个朋友们谈到张竞芳校长,都为她感到惋惜。在我的印象中,那一段工作经历是张竞芳被定格为一个悲壮的英雄,一个孤独的侠士。当石景山区古城中心小学的教育质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下滑时,张竞芳被选派到了这里任校长。其实这个人办学有水平,有思路;工作也很卖劲。然而古城中心小学似乎气数已尽,作为英雄的张竞芳一人无力回天。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许多人给与张竞芳的评价较高;官方也“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给了张竞芳一个新的校长岗位。张竞芳一定能做好。
□陈经纶中学书记:刘永芬
朝阳区的优质中学中,校长和书记都是办学能手,两人工作又配合得最为默契的是哪所学校?答案应该是陈经纶中学。张德庆校长高水平的治校能力使陈经纶中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学质量直逼80中;刘永芬书记全力支持张校长的工作,这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使这所老校、名校如虎添翼。
刘永芬是朝阳区最有风度、最优雅的女校长(书记)之一。此前她是花家地西里中学校长,也是陈经纶中学分校的教学校长。现在她回到了老家——陈经纶中学。30多年以前她就在这里工作,她所教的文科班当年在朝阳区考第一。她还因为业务好被提前两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那个年代“破格”不易)。
刘书记曾与汪水明共创了陈经纶中学分校。陈分红透了北京东半边,但陈分教育的实际设计者和把关人就是刘永芬。她与汪校长一道,为陈分建立了课程体系、德育体系和管理体系。她在陈分花了3年时间培训老师,带领每一位老师为各自的学科定位,制定了完整的学科建设方案。
朝阳区有没有在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学名校长?回答这个问题,朝阳区似乎显得底气不足。其实,张德庆校长和刘永芬书记完全够得上“在全市校长中具有重大影响力”这一标准。朝阳教委,你的底气可以很足!
□北京八中书记、初中部校长:张凤兰
八中初中部的办学地点远离八中本部,它的良好声誉带旺了真武庙附近的人气。初中部今年中考与四中、13中分校再次居于西城“前三甲”,可见实力不凡。它的寄宿班的平均更是高达539分。是不是我对八中初中偏爱?我觉得那里的老师气质都挺好;学生普遍漂亮帅气,气质很不错。
抓初中部是张校长在八中的工作重心。张校长是个对教育无比热爱、对教育多有研究的、严谨的、安静的、少语的、有威望的、带着些许傲气的女校长。她的形象就是中学校长的标准形象。她的办公室很简陋,办公室的牌子只写了“副校长室”。八中初中的学生早上八点半上课,学生不用早早起来在路上奔波。张校长的心思都用在了学生和老师身上。谈到学生,她的面容便生动起来,话匣子便打开了。张校长基本上杜绝各类应酬;但对认准了的朋友很讲究情谊。
□北京五中分校校长:杨春林
淡定从容,宽厚大气,智慧灵秀……五中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杨校长身上就能体现出来。这个教育行家的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此前长时间在五中做教学校长。
在东城,若论中考成绩,没有一所学校能与北京五中分校分庭抗礼。今年中考,东城区总成绩在551分以上考生共45人,五中分校29人,占全区的64.44%;全区546分以上的109名高分生中,56人来自该校,占全区的一半以上。截至去年,五中分校已连续7年获得东城区中考总成绩的第一名,优秀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五中分校不仅中考过硬,艺术教育等都不错。我曾观看过该校民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学生的艺术素质确实很高!杨校长接任五中分校校长以来,使五中分校再次获得了大的发展。
与五中分校的实力相比,五中分校的校园显得简陋。今年3月,五中分校与东城另一所学校合并,使相对多的学生可以享受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
□北京15中分校校长:王守愚
从某个角度来说,“15中分校”这所学校已经不存在了,它与15中成了一个整体;“15中分校”这个名称将只保留3年,第一年是15中分校并入15中的“过渡期”。但是“王守愚”这三个字会长时间保留在15中师生和宣武区师生的心中。现年67岁的王校长只有在北师院(现首师大)上大学的4年间不是“全职”的宣武人。在宣武,他先后做过好几所学校的负责人。1994年起,王守愚就任15中校长;2002年,退休后的王校长在15中任校长。不久,王校长又接任了宣武区教育学会会长。15中校长和教育学会会长的身份显示了王校长在宣武区教育的分量。这个清瘦、儒雅的老校长身体硬朗。具有“平民校长”风范的他为人平易,亲切,谦逊,豁达,坦荡。15中和15中分校的校领导和老师们与我谈到15中的发展,都会对他们的“守愚校长”由衷地表达敬意。王校长办学尊重教育规律,认为教育是个“慢工”,必须踏踏实实,从点点滴滴做起,不能“燥得慌”。他认为,现在学校的干部们都能“顶事”了,自己“快奔七十了”,应该适当休闲了。
□北京15校长:邰亚臣
我很欣赏老校长王守愚以及宣武主要教育官员的眼光、胆识和魄力,他们能把15中这样一所宣武本土的顶级学校交给“70后”的邰亚臣来打理。邰只是一个普通的外地农村来京上学的大学毕业生,在北京没有任何根基。感谢北京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大气,它让大多数有作为的人找到了归属。
邰亚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他的才气,他的教育激情,以及他不经意间流露的“大学生味道”。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不是一个“出活儿”快的人,只是一个有毅力的人;他相信勤能补拙,欣赏靠勤奋赢得尊重和赞赏。他在办学上“追求学校的优雅和淡定,闲适的空间,自由的心境”,希望中学生“做有品质、饱满的人”——具有宽广的视野、独立的人格、分析的思维,过有品位的人生。为了给学生上一节酣畅淋漓的课,邰亚臣可以把自己关闭几天;同一天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讲话,他细心准备不同的稿件直到夜深。他在15中建立了高品质的博物馆、电影院和钢琴艺术中心……。他说,支撑他生活的是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感。他似乎是一个没有计谋也不需要计谋的人,更不老于世故。北京需要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校长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刘翔平
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说,我为刘教授感到惋惜:如果懂得市场和宣传,刘教授的“买卖”能做得很大很大,因为这个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的是一项造福家长和学生的事业、一项他人不易效仿的事业——他要从中小学生的“根”上挖掘学生的潜能,诊断出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病因”,并开出一味良药。在北京,有这类需求的学生家长太多了——学习好的经他调理可以更好;学习跟不上班的经他调理可以尽快在学习上找到自信……但作为学者,刘教授的在市场推广上着力太少甚至不得法,所以一方面经他指点过的孩子深受其益,学业及心理品质发展得不错,另一方面许多学生还苦于不知道有个刘教授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学习的苦恼甚至是苦难。目前,刘教授的学校的宣传还停留在口口相传阶段,几乎谈不得上“市场推广”。他的培训学校设在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交道口附近)北楼地下室,口碑相传来这里的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晨报老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