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3 09:10:47 下载试卷 标签:作文 家长 教师 启蒙教育
第二届“想写就写”儿童作文大赛目前已收到本市以及港澳地区共计208所小学的4000余篇小学生入围作文。然而在专家评审组对这些入围作文初审之后却发现,“大量的作文都枯燥乏味!80%以上的作文是一个模式”。评委之一、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对当前小学生作文现状深表忧虑,担忧在现行小学生作文训练模式下,孩子将成为僵化的写作机器。并建议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反课堂式作文”训练。(新闻晨报12月11日)
“想写就写”的主题,以及“80%作文雷同”,让我想起了最近围绕最“雷人”小学生“爱情作文”引起的争议——杭州一所小学一名六年级男生的语文期中考试作文《我对她的爱情》,让阅卷老师傻了眼,认为这样“儿童不宜”的考场作文不能得分。而该校校长则认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写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现在有孩子达到了这一要求,是可贵的,不应该抹杀……”,应该打90分。这条消息报道后,社会舆论也分为两派,网友送给这篇作文的“雷人”形容,可见一斑。
“雷人”其实不是问题,它表明学生写出自己所想,“雷同”才是大问题,它让学生变成没有自己想法的机器。可是,给小学生作文“雷人”的“评价”、对小学生“雷人”作文的争议,恰恰反映出我们并不允许学生“想写就写”,而是在内心里期待他们写出符合教育者“要求”、“意图”的“雷同”作文来。而这样的争议,在我看来,不但难以引导更多学生想写就写,反过来,将导致更多学生不敢写,使更多作文“雷同”。
道理十分简单,学生的作文,不是“闹着玩”,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升学,老师和家长对此都十分明白。以上对学生“想写就写”作文的争议,显然让家长和老师十分担忧,万一学生这般写出的作文,没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被判零分,不就误了大事?家长和老师甚至会以这一例子告诫学生:“你看,如果没遇到那位校长,这样的作文就是零分,如果要是发生在高考中,就休想考上好大学!”相对于冒险的“想写就写”来说,家长和老师,更愿意采取保守的、不出彩但也不丢很多分的方式,即中规中矩。
事实上,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所担忧的正是这些“想写就写”的学生,并想尽办法,让他们明白作文不能想写就写的道理,直到成功地让孩子们按照大人们所想去写。这种情况下,不少专家对学生作文的忧虑实在多余——老师和家长并不要求学生写出“好文章”,而只是要求学生“作文得分”;专家们关于让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开展“反课堂式作文”训练的建议,也无法落实——如此训练出的学生,他们写的作文万一得不到高分,该谁负责?
让学生“想写就写”,主要在于有允许学生“想写就写”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制度,即鼓励学生说真话,在作文评价中,取消所谓的“标准观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想法,宁可“雷人”,也不能“雷同”。这需要进行两方面改革,一方面,在作文出题时,可多出几个作文题目,供学生选择,这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题目,增加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给学生作文宽松的氛围,避免给学生固定的模式,尤其是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
看看200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坚强、不要轻易说“不”……有这些作文题目,学生的作文想“雷人”不易,不雷同也难。而再看看同年法国高考理科作文题,有3个题目供选择,用4个小时写作,分别是“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可以引导考生更自由地发挥,并给中小学的作文教育带来某些改变呢?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