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9 09:14:48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作文 环境 家长 启蒙教育
昨天,“新纪元”杯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比赛举行。中学生“会写不会说”是比赛中反映的普遍现象。专家呼吁中学开设口语课,藉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12月28日)
“会写不会说”,恰是应了一句俗话: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却倒不出。其实,“有嘴倒不出”的,开不只是上海的中学生。北京晨报12月26日的一篇报道说,一项针对北京市10个区县近3000名“80后”青年的调查显示,半数“80后”坦言畏惧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表现自己。上海中学生,北京“80后”,不约而同“有嘴倒不出”,能是偶然的吗?
专家建议开设口语课治“有嘴倒不出”,依我看乃是治标不治本。口语课应该开,然而“有嘴倒不出”另有病因。这个病因,很大程度要归咎于中小学阶段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教师当众批评、甚至惩罚、冷落、责骂等错误的处理方式比较普遍,在这环境中长大的该子,自信心等身心素质上都会受伤。如果说“有嘴倒不出”,是因为缺乏自信,那么孩子的自信,恰是被不当教育方式弄伤的。
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他们不想做“茶壶里的饺子”也难。写错一个字,做错一道题,就要几十遍几百遍地罚写;考试分数少了点,名次排序后了点,在学校被教师训斥,回到家遭家长责骂,弄得一进课堂就心慌,一见考试就意乱。想说的话不能说,能说的话不是自己要说的话,自已的嘴要说大人的话,自已的脑子要由大人来当家。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还能
说什么?
与其惊诧于孩子“有嘴倒不出”,不如追问:孩子想说什么,由得了他们吗?孩子“有嘴倒不出”,由此而失去的,不仅是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年轻一代的集体失语。当孩子要么沉默寡言,要么学会了说大话、空话、套话的时候,我们社会失去的就决不只是孩子们的自信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东方网 作者:奚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