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9 09:23:37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家长 培训 启蒙教育
记者昨天从教育部新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获悉,今后中小学每学期都将安排6到7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其中,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将学习包括青春发育期男女性别特征等健康卫生知识。教育部此举在获得不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赞许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其中教师师资配置和课时安排成为新纲要实行的最大难题。
纲要内容
小学高年级学习性知识
作为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最大看点,“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正式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并在中小学教育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学习“我从哪里来”,三四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生命发育周期以及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按照纲要,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就将学习到有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知识,包括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变声期的保健知识;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另外,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还将涉及避免婚前性行为等部分内容。
家长反应
有的认同有的担心
“说到有关性的内容,我们当家长的平时不太好意思和孩子说。”家长金女士笑着说,她挺希望学校能通过正规的渠道教孩子。从教学内容来说,虽然小学五年级涉及一些身体发育特征有些“敏感”,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合适。崇文区前门小学校长钱红石表示,现在青少年发育普遍提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出现一些生理特征的表现,让他们了解“非常有必要”。
不过,部分家长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性知识还是流露出担心。家长张先生表示,现在孩子越来越早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恰当把握青春期教育的程度和方式,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过于开放”。
专家观点
当务之急是培训教师
记者了解到,教师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也是不少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校长感到“有顾虑”的地方。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玫玫表示,纲要为今后中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了支点,当务之急是培训健康课教师,包括讲课内容“度”的把握、如何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家长消除心中的疑虑等。本市部分小学校长坦言,过去学校健康课一般由校医来教,平时都是上大课或通过广播来教。今后每个学期规定六到七个课时,平均两周一节课,一所几十个班的学校需要上100多节课。
“如安排体育老师或思想品德课老师来上,不仅教师不专业,而且没人来上,健康课将流于形式。”本市一位小学校长表示,如果单独设置专任教师,课时和教师编制将难以保证。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