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9 14:22:13 下载试卷 标签:一批
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刘芳)1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本市加大了对薄弱地区的投入,对郊区的投资比例提高到了51.4%,首次超过政府投资总额的一半。对生态涵养区的投资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对南城的投入比前三年南城地区平均水平增长一倍,比城八区增幅高出一倍。
优质教育资源正加快向郊区转移
171中学延庆康庄分校、东直门中学顺义分校、十四中平谷分校等3所“名校办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北京建工学院新校区等一批教育项目在新城开始建设。旧城居民生活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市共实施了44条胡同整治及5万户文保区煤改电工程,完成了旧城一户一水表改造任务,在奥运会前完成了前门大街恢复和大栅栏商业街改造工程。社会民生建设一直是本市投资的重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共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88个、124万平方米,实现城乡所有社区全覆盖。佑安医院改扩建、地坛医院迁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万户农家用上清洁管道燃气
大力推进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10个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和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年—2012年),牵头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村镇集约化治污规划(2008年—2020年)》、《北京市村镇集约化供水规划(2008年—2020年)》等一批专项建设规划。累计解决近20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提前2年实现农民饮水安全规划目标。实施“阳光双百”工程,建成远郊区县102座阳光校园和170个村太阳能集中浴室。建成一批沼气与生物质秸秆气化工程,万户农民用上清洁廉价管道燃气。完成10万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在生态涵养区率先完成农村卫生户厕基本普及的目标。全面启动39个重点镇建设,组织编制重点镇建设规划,率先在重点镇推进垃圾密闭化收集转运系统、集中供水、集中供热等10项惠民工程,使149万农民得到实惠。
新城开始实施大型集中供热
北京的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水资源保障方面,本市建成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和市内配套“三厂一线”工程,成功实现冀水进京。建成房山、怀柔两大应急供水扩建工程,年新增供水0.5亿立方米。在能源保障方面,建成朝阳、城南、门头沟等3座500千伏输变电站,新建、改扩建220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35座。太阳宫、郑常庄燃气热电厂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发电能力130万千瓦,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建成通州天然气接收门站,年可接收40亿立方米,总接收能力提高60%。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实施了通州、延庆、密云等新城9个大型集中供热工程,整合200座分散燃煤锅炉房,实现单位煤耗下降30%以上。建成奥运村太阳能光伏发电、官厅风力发电场一期等工程,新增热泵采暖制冷面积500万平方米,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比2005年翻了一番。
郊野公园向休闲功能升级
本市实施了一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先后完成了清河、二道沟、北环水系等市管骨干河道治理,六环以内290公里的市管骨干河道基本实现水质还清。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城八区建成北小河、海淀温泉和永丰等再生水厂,郊区新城建成亦庄再生水厂,全市再生水利用达到6.3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7%。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安定二期填埋场等一批设施建成,城八区和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和80%。第一批1万亩郊野公园建成开放,第二批1.7万亩郊野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实现园林绿化由景观功能向休闲功能升级。启动通州、顺义、密云、延庆、门头沟5个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完成造林6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415平方公里、绿色走廊170公里。实施了一批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程,确保了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全部达标。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