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5 09:36:30 下载试卷 标签:借读费 教师 择校费 重点中学 启蒙教育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取消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外来人口管理费证件工本费和暂住证费等20余项行政事业收费。
据北京市教委网站显示,借读费标准为:小学借读费每生每学期200元,初中借读费每生每学期500元。小学、初中借读生交纳借读费后不再交纳杂费。此次新政意味着,从今年起,为首都发展建设献力献功的“新北京人”子女就学也将取消借读费,享受北京孩子的就学待遇。
这对那些“新北京人”来说的确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这毕竟能为那些“新北京人”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在此,笔者不禁要为之拍手叫好———北京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开了个好头!但在为之欣喜之余,也有一个疑问:义务教育借读费都取消了,那择校费呢?
近些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择校费一直成为人们争议的热门话题。因为,这关系到弱势群体子女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公平、稳定问题。其实,借读费和择校费早已为公众所诟病。借读费和择校费使得原本纯洁的教育事业早早地被沾上了铜臭味,教育也被产业化了,这造成了教育的严重不公。
众所周知,由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城市,以至于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可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就产生了择校费———上名校、强校可以,只要交上择校费。择校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高额的择校费把那些无钱无势家庭的孩子挡在了重点中学之外。所以,择校费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有钱、有权、有势子女上名校强校的“通行证”。这对农村家庭的子女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那些择校费都交到哪里去了?择校费又是怎样花的、花在了什么地方?公众应该知道。按说,择校费应该由地方主管部门统筹管理,投入到那些非重点学校建设上,以缩小城乡教育、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然而,这些择校费大部分并没有被用来反哺教育,而是被重点学校用来兴建豪华校舍、发放教师福利,还有很多跑到了私人的腰包。于是,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择校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对那些农村学校、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教育的公平就是最大的公平。义务教育借读费的取消,北京迈出了第一步。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期待着能有更多的省市效仿北京市把借读费取消了,也期盼着北京能尽快把择校费也取消了,给全国其他省市做个表率。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