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3 09:08:03 下载试卷 标签:大学 重点中学 十一学校 培训 启蒙教育
本市城八区正在步入校长的快速更替期。记者近日采访多个城区时了解到,预计北京城八区未来3年即将退休的正职中小学领导大约300人;这意味着3年后,约三分之一的正职校长、书记将是新任领导。为避免校长“退休潮”带来的人才断档,各区县纷纷出招培养校长新生代。与此同时,校长退休是否“到点儿一刀切”,也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各区县频现校长“退休潮”
目前,北京城区一所区重点中学校长新的任职公示正在本区贴出,如果公示通过,他将在下月出任该区一所市重点中学的校长;而该市重点校的女校长将因为到龄而退休。未来三年,这个教育强区至少有20位新校长(书记)上岗。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至2011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区中小学的正职校长和书记均将有二三十人退休;朝阳、丰台即将退休的正职校长和书记均为八九十人;海淀区约50人;石景山区在任的校长、书记则相对年轻,未来三年退休者不到10人。初步统计,北京城八区未来3年即将退休的正职中小学领导大约300人;也就是说,3年后,约三分之一的正职校长、书记将是新任领导。
事实上,近两年来,各城区均已进入了校长退休的高峰期。城近郊区的情况也大体一样,潞河中学、牛栏山中学、北京九中也已易帅。
据分析,校长“退休潮”与全国的“人才断档”现象相关。按照时间推算,刚刚退下来或即将退下来的老校长多属于“文革”之前和初期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文革”后考上大学的大龄学生。中小学女校长居多,属马、属羊的女校长们也正好赶上了“集体退休”。
名校变身“校长孵化器”
“您能推荐一位副校长来我们学校任校长吗?”最近,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经常面临这样的请求。作为大校、名校的十一学校被业内誉为校长们的“黄埔军校”,副校长管杰被丰台区看好,一年前在12中就任了书记;副校长余晓灵已在19中担任校长。北京五中、陈经纶中学等校也是所在区的“校长孵化器”。
除了由名校输出新校长外,各区县还采用了多种方式培养新校长。各区普遍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由名校长对新校长进行“传帮带”;各区县还建立了后备校长人才库,对优秀校长人选集中培训。如宣武区把校长的新老交替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宽视野选拔,多渠道培养,使用中成熟”,建立了校长培训基地,让后备校长们在华东师大培训。境外集中培训也是朝阳、海淀、宣武培养校长的方式之一。3月5日,宣武区的“创新型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将开班。朝阳面向全国招聘的5位校领导已上岗。
“这几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备校长。”城区某教育工委书记坦言,“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3年内,优秀的正职校长、书记到位了,本区的教育质量我就放心了。”
未来的新校长们怎样才能成长为名校长?资深名校长、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分析,老一代校长们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办学思想;新校长也应在办学的新形势下主动探索、扎扎实实研究问题,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能单靠宣传成为名校长。”
“到点儿一刀切”引发争议
目前,北京校长的退休年龄比照公务员的标准划定,即男60岁、女55岁退休。
不过,各区县的具体操作情况多有不同。有的城区基本上是“到点儿一刀切”。据说两年前,城区某知名小学的校长上午刚做了5年办学规划,下午教委就宣布其退休,由于事前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老校长差点儿“老泪纵横”。有的区则将“到点儿”退休列为工作规范并已践行:退休前两年,校长改做书记,辅佐新任校长;或者为老校长配备新的书记,新的书记届时接任校长;或者新的校长上任后,老校长当顾问。而有的区县则考虑到老校长极富声望,希望已到退休年龄的老校长们继续留任,边留任边选贤,培养新人。
业内人士认为,300位校长的教育智慧是社会的财富,应多方利用这笔财富。过去人们退休时颇有老态,今天的人退休时仍然精力充沛;而校长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凭体力工作,“到点儿一刀切”十分可惜。目前在北京朝阳区,一所体制改革校的现任女校长已75岁,另一所体制改革校校长已年届八旬。这些校长钟爱他们的教育事业,视教育为生命,办学很成功。
相关文章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廖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