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0 09:12:19 下载试卷 标签:重点中学 优秀生 高考 课改 大学
高中校长的一封推荐函,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与美国两所大学签署的协议表明,要想免试上大学,毕业证、成绩单和校长推荐函缺一不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消息,随着本市高中新课改学分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看重校长推荐函中的内容。对此,教育专家认为这考验着中学校长的诚信体系。
●新闻事件●
大学与中学签协议
免试上大学必须要有校长推荐函
日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与美国著名公立大学密苏里大学、肯德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别签署了具有开创性的学分认定协议。这是本市高中实行新课改后学分首次被美国大学承认,也意味着本市高中新课改取得了新突破。
这两所世界名校在签署的文件中都表明:承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学生在学校取得的美术教学成绩和所获得的学分,凭毕业证书、成绩单和校长推荐函便可免试入学,美方负责发放录取通知书,协助办理签证等相关手续。
“优秀学生免试上大学,毕业证书、成绩单、校长推荐函,一个都不能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校长王泽旭说,“为学生写推荐函,我会非常慎重的,必须保证推荐函中的内容真实、客观。为此,我会通过班主任、科任老师等了解学生。”
记者了解到,随着本市高中新课改实行学分制,包括香港高校在内的世界知名大学,在招收优秀学生的时候要求必须持有校长推荐函。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表示,在今年的招生过程中有望增加特别推荐环节,由各校校长推荐多年一遇的优秀生或特长生,该名额不占用学校的推荐指标。
“高中学好了,自然能升入大学,这才是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王泽旭校长说,“这样有才华的学生才能按照他们的兴趣选修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好处。”
●校长访谈●
推荐的学生必须是自己了解的
绝对是综合素质高的
“推荐的学生必须是自己了解的,但基本原则首先还是品学兼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尽管校长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学生,但校长认识的学生肯定在某方面有所长,比如学习成绩、社会活动等。”
刘长铭校长告诉记者,平时他会创造机会认识了解更多的学生。王泽旭校长则表示,由于是艺术类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不算多,因此认识每一个学生,对优秀的学生了解更多。
校长们表示还根据大学或大学的专业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推荐不同的学生,“我们向大学推荐的学生可能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绝对是综合素质最好的学生群体,特别在思想品德方面经过考验。”
海淀、西城、东城等多所知名高中校长都表示,将非常慎重地选择给学生写推荐信。“校长的名誉不是个人的,而是学校的。”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工美附中校长王泽旭等说,“被推荐的学生也不仅仅代表他们自己,也是学校教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代表。”
对于大学免试或者降分招生必须要看校长推荐函现象,部分知名中学的校长并不赞同。“大学不要过分相信校长的推荐信,大学应看重与学生是否有某种关系的老师,比如带学生参加外出考察的带队老师等,这样老师的推荐信来得更真实和可靠。”校长们说,“大学也不要只看推荐信中笼统的叙述,而应看重对学生具体潜质或能力的介绍。”
●专家质疑●
缺乏对推荐人诚信体系的监督
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另外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基伟博士说,“在美国,学生申请大学就必须提供两封推荐信,推荐人的身份、地位、声誉对学生能否被名校录取有较大影响。”
但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秦行音博士却认为,尽管“校长推荐上学”让一部分优秀学生能更早地进入专业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大学办学的自主性,但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时下的现实。秦行音博士指出,我国推行高考制度三十多年来,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和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仍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代替,对于广大的青年来说,高考仍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
“校长推荐计划有其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制度。对于内地学校来说,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考虑,比如内地从制度上来说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缺乏有效的诚信体系等。”秦行音博士说,“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下进行校长推荐上学会对教育公平形成很大的挑战:推荐谁?怎么推荐?推荐的标准是什么?被推荐的学生加分对于没有被推荐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公平。”
对于大学招生开始看重校长推荐函的做法,程基伟博士则建议中学教育目前应该着力完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不能够推荐信都是一个模式、同样的语言,推荐信应该是“个性化”的,真正切合该学生的实际;二是推荐人的“信誉制度”,以保证这种做法的可信度和可持续性。
●记者手记●
优秀学生上大学
校长推荐、学生自荐应当都可以
“没有校长的推荐函,大学就不免试录取吗?”
我连续追问了工美附中校长王泽旭多遍,得到的回答都一样:“毕业证、成绩单、校长推荐函,三者缺一不可。”
我很高兴!这说明,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长的信誉,已经得到大学的认可。
但是,我又有了更深的疑虑:即便学习再好,要想免试上大学,也要先与校长搞好关系。如果这个孩子不懂交际、性格内向怎么办?
我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2008年,按照教育部规定,一些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等的灾区毕业生,可免试上大学,可四川威州一所中学校长竟然私自推荐儿子为抗震优秀生免试上大学,顶替已经被确定了的高三学生李灏,李灏曾在地震中数次冲进危楼抢物资、余震中仍爬在铁杆上给大家搭帐篷。
还好!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京101中学等知名中学校长都肯定地说,既然以自己的名字推荐学生,那么推荐函中的内容都是用自己的声誉、学校的声誉作担保。
目前,上大学不仅仍然是许多国人的梦想,许多贫寒学子还借此改变自己、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尽管目前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有不少弊端,但却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仍然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最好方式。
相关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邓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