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7 09:34:11 下载试卷 标签:希望杯
希望杯的初赛已经于上周日结束了,对于奥数、对与杯赛考试,家长和孩子肯定会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其实抛开时下造成奥数功利的原因,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潜质和兴趣,学习奥数是一个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所以在孩子学奥数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摆正心态,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
家长的“希望杯”
“多得一个奖,就多份筹码”
“我对孩子学奥数不热衷的,说实话,那种绕弯子的题我自己都做不出。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见识一下题型。”张女士儿子读小学四年级,考点正好是学军中学,孩子一出来,张妈妈就拉着他去参观校园了,“学军中学是重高啊,校园漂亮,带孩子看看,鼓励他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成绩会像火箭一样飙升呢!”张妈妈还开了个小玩笑。
相对于轻松幽默的张女士,沈妈妈更看重这次考试。“女儿读六年级了,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她早就开始学奥数了,本来想参加华杯赛,现在没有了,只能参加希望杯,希望能拿个奖,这样孩子读中学就更有竞争力。”说起让孩子参加希望杯的原因,大多数家长虽然不像沈女士那么直接,但想法也很实在:“现在学业竞争多激烈啊,让孩子多学一点,多参加几次考试,总是好的。”
“跟我孩子一起上培训班的,有个孩子数学很好,四年级时就拿华杯赛的二等奖,听说现在好几所民办初中争着要他,连考试都不用。孩子多一个奖,上初中时就多份胜算的筹码。”在考场门口等儿子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看来,用奖杯当敲门砖,“小升初”才是家长关心的焦点。
孩子的“失望杯”
“又要上课,又要上培训班,哪有时间啊”
参加这样的竞赛有没有收获,收获有多大?我们来听听部分孩子的心声。
“我的‘希望杯’要成‘失望杯’啦!”刚刚离开考场的颜嘉告诉记者,因为她觉得考得不太好,“很多同学都参加过考前培训班,我没有参加,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妈妈要我来考,我就来考考看。”
不过,很多来考的孩子都是做过充分准备的,当然这些准备大多都是爸爸妈妈安排的,所以相当多的孩子有抵触心理。“妈妈给我准考证时我就感觉特不爽,‘浪费’我双休日半天时间。”六年级的洋洋(化名)说,为了这次考试,妈妈还帮他报了个培训班,还买了不少资料。“不过,妈妈买的模拟卷、复习题,都还是崭新地躺在书桌上呢,我又要上课,又要上培训班,哪有时间啊。”
当然,也有收获不小的孩子,一位来自学军小学男孩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奥数,他说:“上个星期,我有一道题解不开,后来,奥数班的老师教给我解题方法,题目就做出来了,我觉得特别开心。通过学奥数,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凡事都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老师的“缺憾杯”
“让孩子学奥数,家长不能太功利”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真正的数学是很美的,赛事停掉对有些孩子来说是‘缺憾’!”省特级教师苏建强从事奥数教学十多年,也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
“我教过一个男孩子,他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一点就通,他也很爱研究数学,老师家长不用催,他自己就会买资料、参考书做。解出难题后会高兴得手足舞蹈。不过,他有个缺点就是考试时很粗心,常常犯些低级错误,参加了好几次数学竞赛都只拿到二等奖,他很不服心,就努力改正粗心的毛病,后来,在初三时,他终于拿到了一等奖。”苏老师说,数学竞赛促使这个孩子不断克服缺点,现在这孩子是重点高中的尖子生。
同样是“很聪明,很有天赋”,另外一个小男孩就不一样了,“老师们一致认为他是只潜力股,但这孩子上课从来不动笔,课后作业也不爱做,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老是让我学这学那,烦,我就想出去玩。”
苏老师说,“让孩子学奥数,家长不能太功利。”如果孩子有兴趣,觉得很轻松,家长可以适当培养孩子对奥数兴趣;如果孩子很讨厌,注意力不在这里,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