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7 10:07:18 下载试卷 标签:重点中学 校园 家长 北师大附中 诊断活动
为深入剖析北京部分优质中学,使大家对北京基础教育有更深的了解,从学校的德育、校长影响力、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发展的能力(通称“加工”能力)、中高考成绩、特色教育等10个方面与您一道对部分优质校予以解读。
北京二中学校文化孕育特色德育
二中坚持以“空气养人”为核心,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师生开拓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育人原则。建立了教师博物馆和学生博物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历程,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学校的历史,感悟创造历史过程中那些感人的故事,从而内化为一种“今日我以二中为荣,明日二中以我为荣”的价值追求。二中的文化节、科技节、读书节、合唱节、戏剧节、体育节,近30个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方面的社团,已成为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中的感恩教育毕业典礼上的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教育,彰显着仪式文化的魅力。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了导师,还为高三年级学生配备了“双导师”(一位是二中老师,一位是特聘的知名学者)。学生通过与特聘导师的近距离接触,听导师的人生故事和感悟,感受大家风范,从中受到鼓励和激励。
北京四中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四中始终坚持德育整体化的原则,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环节来开展。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的终身负责是四中教育思想的核心。学校明确提出四中学生要首先学会做人,倡导“三个为重”和“四个关心”。“三个为重”即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集体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国家比关心个人为重。“四个关心”即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关心师长,关心同学。
为此,四中注重办好家长学校,充实《北京四中家教经验集》一书内容。锻炼培养一支以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推出一批区、市、国家级的德育先进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制定了“北京四中学生全面质量评价——德育指标体系与评价形式”并实施。依托“北京四中青年政治干部学院”,培养一批政治思想素质好、初步具备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干部。总结新生入学教育、青春期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学生思想状况调查、18岁成人教育、学长助学日、高三毕业典礼、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教育活动和工作的经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制定《四中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创建四中心理健康网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
北京五中树立大德育观
五中始终秉承着“育人为先”的办学精神,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1950年,五中成立了第一届“金日成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一届“金日成班”的学生都品德高尚、成绩优异。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五中以“树立大德育观,提高德育实效性”为总原则,将高中德育活动纳入到德育课程体系中,形成了八项课程:国防教育实践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科技实践课程、人文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健康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自主实践课程。
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来,达到在活动中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
“感动五中”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班班秀”——学校班级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班级的特点,促进班级特色的形成;合唱节上,各班学生唱响自己创作的班歌;五四表彰先进集体评选前的班级风采展示,是学生肯定自我、交流学习的过程。
五中还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开设了网上家长论坛,定期举办家长讲座,使教育专家、学校德育部门、班主任、家长、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
北京八中素质教育的先驱
八中早在1986年制定并实施了学生素质大纲,被公认为我国中学素质教育的先驱。八中先进的办学思想、优秀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以初一学生“中学时代的第一次铃声仪式”和高三学生“中学时代的最后一次铃声仪式”为标志,八中形成了涵盖整个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体系,高标准、严要求、重基础、育特长是八中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幸福”。
初、高中不同阶段的“爱”和“责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线,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德育工作,科技俱乐部、体育俱乐部、金帆交响乐团、学生电视台、模拟联合国、“气候酷派”、长期坚持的国际交流以及生动活泼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成立于2005年的“德育工作坊”不仅让老师们有了倾诉心声、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场所,而且在全区、乃至全市的班主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师大附中德育以校本资源为依托
北师大附中秉承百年老校“全人格、高素质”的优良育人传统,科学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以价值观教育为重点,持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每周升国旗仪式上,教师都会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演,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讲稿将编辑成书,作为德育校本教材。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唱校歌、明校训、知校史。学校整理编印了3集《100个附中人的故事》作为校本教材,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北师大附中设立了由本校学生长期固定服务的6处站点,如打工子弟学校、培智学校、临终关怀医院和地区街道等,任课教师带队,高中年级学生人人参加,德育效果良好。学校已连续21年赴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军训。组织学生赴泰山、曲阜、承德远足游学,是北师大附中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该活动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北师大附中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各年级博客和论坛板块,各学科各部门的网络园地正在建设中。此外,北师大附中的美育、公民教育、社会大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也卓有成效。
陈经纶中学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
“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是陈经纶中学提出的个性化的学校德育建设目标。
学校探索并实施“部委制管理”的方式,学校设置15个“部”(如学习部、生活部等),每个班级设置15个干部岗位,全校700多名学生干部把班级、校园、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八好班集体”建设从八个方面提出了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撑。
“百名标兵”评选包括3大类内容:第一类是综合表彰类,包括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干部标兵、优秀团员标兵;第二类是综合实践类,包括社会实践标兵、社区服务标兵、研究性学习标兵;第三类是综合素质评价类,包括思想道德标兵、学业发展标兵、合作交流标兵、运动健康标兵、审美表现标兵和特长发展标兵。每个班级15名、每个年级近200名,全校700多名学生标兵。百名标兵评选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青春校园”的载体是校园活动,学校成立科技俱乐部、体育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和社团俱乐部,进行一天一节体育课、一周一节拓展课的课程改革,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午间论坛,每周为新课程年级开设一节研学课,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校园充满笑声、歌声和读书声。
“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心。“人生远足”也是该校的特色德育课程,通过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和国外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与名人对话、与历史握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国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人。
十一学校培养学生的“情商”和“财商”
十一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完成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选修课程。
学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创设“名师讲堂”,通过与名家大师面对面,让学生厘清志向、导航人生。
未来竞争,智商、情商和财商是三个重要因素。为此,学校鼓励学生创立公司,在真实的职业实践中培育情商和财商。“打造十一商圈,体验创业过程,培养能力品格”,是学校对新德育课程的大胆探索与尝试。现在,“十一广告公司”、“十一复印社”、“十一雏凤出版社”、“松林书屋”、“特许商品专卖店”等一大批学生自主管理的公司相继出现。
学校的“校园机会榜”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影院”每周播放四部国内外经典影片,与教材同步,让学生在趣味中品味经典、拥抱高雅,提升人文素养。“每月百星”每月推出100名某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一年就会有1200多名学生得到表扬,使更多的同学在学校找到自信。
一零一中学以科研课题促德育工作
一零一中学坚持以德育科研为先导,以系列教育主题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在全员参与、共同体验的德育情境中完成品德构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高雅情趣的具有一零一特质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启动的德育科研课题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独生子女校园行为特点的研究”、“奥运给我一个机会,我给世界无限精彩——奥林匹克青年营走进一零一”等。
一零一拓宽德育途径,挖掘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走进微软亚洲研究院、临终关怀医院、聋儿康复中心等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学生社团和品牌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学校成立了学生电视台、连心社、微笑社团、根与芽环保社团、学术报告团等近40个学生社团。学校举办的施光南艺术节、纪念“12·9”歌咏比赛、辩论赛、科技人文论坛、祭扫“3·18烈士墓”、西柏坡寻根、成人仪式等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载体。
首师大附中成德达才,育人为本
首师大附中的前身是私立成达中学。“成达”取“成德达才”之义。近百年来,学校秉承先贤之志,成德达才,育人为本。
新时期,首师大附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三注重一体现”。即注重德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教育教学各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职工统一教育思想: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中,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是主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体验中感悟德育是特色。
管理育人方面,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形成以校长、书记为领导的德育管理网络。活动育人方面,“学生讲坛”、“红五月歌咏比赛”、“振兴杯体育大赛”、“校园文明活动月”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12·9远足”、“学生辩论赛”、“青春志愿服务”等成为学生踊跃参加的活动。“开学典礼”、“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涵养着学子。环境育人方面:百年老校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影响着每个人。
清华附中率先推广“生涯规划”
清华附中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员德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理念,坚持“德育为首位,班级为阵地,活动为载体,社团为平台”的主线;同时,强调德育的开放性,重视学生的对外交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大德育体系,开创“行厚德之风、创和谐校园”之局面。
具体而言,初中以“交通安全、法制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利用军训、主题班会、专家报告、电影进校园、加油会、毕业典礼等活动和各种教育契机(如“母亲节”、“教师节”等),突出“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励志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在高中,学校以“社会实践活动高中生涯规划”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动手创新意识、吃苦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除开展军训、农训、集中思想教育三大传统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之外,注重研究性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的工作。学校还在市区率先推广“生涯规划”和“拓展训练”等活动,力求推进“在生态体验模式下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研究。
汇文中学将德育置于学校工作首位
汇文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宽松开放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始终将德育置于学校工作首位,将“学会做人”放在学生在校学习的首位。在继承光荣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了“汇文人”教育的内涵:守诚信,敢担当;怀天下,重自强。
“十五”期间,学校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有机联系的网络化德育体系,构建起具有鲜明汇文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营造学校德育大环境,着力开展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在北京市首届德育大会上,李仲秋校长做了主题发言,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单位。
汇文德育以百年校史为依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主自律、创新发展素养,形成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汇文注重德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被评为“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在多年德育实践中,汇文一直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凝聚力的青少年道德成长氛围,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为精神充实、道德健全、志向远大、富有责任感、遵守社会规则的国家公民。
北京十二中创新德育特色
十二中以“素质全面、学有特长、勇于创造、和谐发展”为育人目标,遵循“求真、崇善、唯美”的育人理念,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倡导全员德育思想,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不断创新德育特色,全面提高德育水平。
该校形成了“三纵两横”的德育管理体系。“三纵”分别是:德育机构的纵向分布、德育管理的纵向深入、德育内容的纵向递进;“两横”是指学校、社会、家庭间的横向协作德育机制和学生同伴间的横向互动自育管理机制。学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广泛开展模拟联合国、科技俱乐部、学生志愿服务等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等特色项目,让每个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学业生涯,引导学生树立追求个人成功和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相结合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养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真正发挥德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德育水平。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老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