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其他区 > 北京十二中 > 正文
2009-04-20 11:28:15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十二中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编者注:“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也是相对于专家开发的课程而言的。它是基于学校自身特色,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越来越多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认识到,“引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特色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追求。
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据此,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可被认为是课程,即“大课程观”。不同学校有不同风格与特色,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育人目标。这就要求学校不但要使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能充分“本土化”,还要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特点重构课程,建立符合学校需要的“大校本课程体系”。
因此,北京十二中学为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师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充分发掘和整合学校、社区资源,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营造该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校本课程改革让师生都受益校本课程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重要体现。北京十二中学秉承该校教育实验传统,开始了校本课程改革。该校校本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能参与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兴趣特点和自身需要,辨别和使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张扬个性、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打下宽厚而扎实的基础。
北京十二中学校本课程设置,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大讲堂、学生论坛、团队拓展、领袖训练营等活动,让学生能直面社会问题,直接参与社会建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成长,点燃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该校教研组将校本课程定性为课堂教学补充、延伸、拓展的有效途径,将校本课程的开发重点放在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的学科知识的应用与整合方面,例如语文组的国学常识、地域文化、宋词欣赏、民俗文化等课程;物理组的科技与物理、物理学史、激光应用、实验专题研究等课程。
同时该校动员全体教职员工,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目前,该校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均有实验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教学,还有图书馆教师参与国学选修教学,政治教师参与历史学科校本教材的编写,学校医务室老师也开设了《自救互救与避险》校本课程。老师们通过直接承担校本课程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总结反思、成果展示等工作,提升了他们驾驭学科教学、校本研究和学科综合拓展的能力。
打造一系列品牌校本课程北京十二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教师资源整体优势打造“品牌课程”,先后开发了以心理课、形体课和综合实践课为代表的系列校本课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校就在全国率先开设了理化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弥补国家课程教学的不足,奠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人格,该校在全国率先开设心理必修课、编写心理课校本教材,随后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还专门为学生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着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对此曾评价,北京十二中学的心理教育“真正满足了所有学生整体和个体发展的需求”。
该校在形体教育的课程设计上,集体育锻炼和审美培养于一身,在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根据现代男女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自编形体课教材进行教学,创编了多套不同节奏、不同风格、不同锻炼价值的成套动作组合。该校教师编写的《中学形体课教程》于2004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形体课程教材。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水平课题引领,北京十二中学联合北京市二十余所重点中学,积极探索将礼仪与文化、流行和舞蹈融入形体与健康课程之中,坚持内外兼修的课程实施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校还在各类科技小组和选修课的基础上,整合科技教育课程资源,成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学院,以课程为引领,以社团为组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学生科技教育。
北京十二中学自2006年成立“模拟联合国协会”以来,在多次会议中屡屡表现出色。2007年至今,该校“模拟联合国协会”每年有10余名学生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年度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与来自全国及世界近百所顶尖高中的学生共同探讨国际焦点和热点问题,并曾获得“最佳学术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现奖”和“最佳组织奖 ”。
2008年9月,该协会的29名成员通过电话考试,获得了赴美参加第25届常青藤“模拟联合国大会”的资格。
该校还提供“机器人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们成立机器人研发小组和社团,广泛参与不同级别的机器人研发大赛。学校以“机器人课程”为载体,融合数学算法、信息技术、工程设计、创意实践等多方面课程,打造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大课程平台,逐步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3月20日,北京十二中学参与承办了第29届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大赛,在此次大赛上该校共获得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和5个专项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该校科技教育的优秀成果。
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文化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身特色而开发,没有外来现存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既是变革主体又是变革对象。北京十二中学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研究学生、探索社会,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成为培养教师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该校在课程理念上的重新定位,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其次,将校本课程作为课堂的延伸、拓展,并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知识结构,要广泛学习,边学习边实践。
该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结构和内容分成学科拓展型课程、活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专题型课程4种。学科拓展型课程:即围绕新课程中确定的8个学习领域,选择其中某一个或某一个系列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活动型课程:如天文观测、计算机技术、棋牌、文艺体育、书画等。即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为主来开展学习活动,加强学习实践性和体验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研究型课程:即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动植物研究、航天研究以及其他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研究等;专题型课程:学校可从学校不同时期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确立一些教育专题,如国防教育、人格教育、国旗下的讲话等。
该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本课程调查问卷”活动,让学生对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进行学生需求调查,为确定新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提供依据。
该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市人大常委李有毅说,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表现,课程与教学最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整体行为和风貌,是学风、教风、校风的综合表现;课程与教学最高度表达了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北京十二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紧密结合办学特色,使每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有切实提高。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