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8 09:33:06 下载试卷 标签:作文 高考
![]() |
![]() |
2009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是《我与故事》。本报邀请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及在校大学生“同场PK”高考作文,他们花费的时间都在1个小时左右。同时,本报邀请到育才中学去年参加过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的刘冬梅老师按照高考作文60分阅卷的要求,进行匿名模拟打分并点评,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备注:错别字、语句不通的都按照高考作文阅卷正常扣分,括号内的内容是改正后的。)
重庆市巴蜀小学六八班程芷青
“世界上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还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爷爷常常这么对我说。爷爷是个抗战故事匣子。数不清的故事,伴着他简简单单的话语,让我与故事中的英雄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是最痴迷(的)潘冬子的粉丝——“冬子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的)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双引号改单引号)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小小的我,坐在爷爷的身边,常常紧握拳头,义愤填膺,憧憬着自己也像冬子一样勇敢、机敏;常常盼望着可以有机会像潘冬子一样——做大事!!妈妈常常笑我:“丫头,要学着先从小事做起哟!”
领居小然,是我的故事朋友。我们常常一起听爷爷讲故事,兴奋地像一对小麻雀。去年5·12地震的次日,小然就搬到我家来了。妈妈说,她爸妈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了。晚饭时,我要看动画片,小然却要看新闻频道。温和的小然破天荒地紧握着遥控器,脸红通通地说:“新闻里也许可以看到我爸爸妈妈。”我偏赌气地当上了“小霸王”。
暑假里,救灾医疗队终于回来了。从大人们口中带回来数不清的抗震故事。医疗队的叔叔阿姨们接管当地医院,在露天操场不眠不休为伤员手术,把定量供应的方便面让给伤员,甚至还在(删去“在”)给受伤的大熊猫做手术。这数不清的故事中的主角之一就是小然的爸爸——医院里的骨科主任。来到灾区,一连半个月里通讯不畅,三周后的一个深夜,他终于(删去“终于”)用医疗队电脑上网,终于接通女儿的视频。不到两分钟的联系里,女儿在视频里给他唱歌,他哭了,在映秀静谧的山谷,他泪流满面,却舍不得再和宝贝女儿多说一句话。
当医疗队叔叔讲起小然爸爸的故事中(时),我的内心经历着又一次的地震。我总从故事当中去寻找感动,然而感动就在我的身边;我总以为故事中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才是英雄,然而英雄,就在我的生活里。
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内心。她伸手挽住我的肩,就像五年前她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真正的英雄,得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得分:43分
点评:
每一个孩子,可能都崇尚着英雄,更期待着自己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文章中心突出,旨在表明,在故事中寻找感动,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英雄。医生流泪的细节十分感人,引发作者内心的震动自然流露。然而,叙述语言的稚嫩显而易见,潘冬子的故事可以不大段地直接引用,救灾医疗队的故事还可以更生动具体。
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三保送清华学生黄俊珽
故事编织着生活,生活演绎着故事。想起鲁迅在《好的故事》中描绘出那“美丽,幽雅,有趣”和“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那清闲的淡影,觉得故事其实也是生活中那些值得品味的琐碎。
——题记
我的家住在山城的老区李子坝,不同于其他地方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柏油路和信号灯,这里好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房子总是依傍着山,背后又是一条路,并不宽。若是遇到稍微平整些的地方就有了一条街。这里有林林总总的山城人和他们的数不清的故事。
有时我去上学,能看见一小型公交车在这里调头。它起步拐弯时挂歪了路边的垃圾车,司机伸出头望了又望,又小心翼翼的(地)往回转,沿着弯曲的小路,开始了一天高速、快节奏的工作。这一天,他见过了五百多个来来往往的面孔,常常与从这里上车熟悉的街坊在发车前聊上几句。当车行得越来越远,车上的乘客越多、越挤,有的人显得急躁不安,但他总能安然的(地)哼着小曲,缓缓地驶入终点站。
有时夏天,我从小巷穿出,总能看见卖水果的坐在楼口狭窄的天桥处,贪恋树林荫出的一片阴凉。她悠闲地摇起那破烂不成形的大蒲扇,间觉口渴,就把自己卖的西瓜切下来解渴,有时还分与旁边坐在天桥石椅上贪凉的人们共享。不一会儿,她又在道口的行道树(上)拉上绳子,把她孙女刚好洗好的一个漂亮紫色书包挂晒其上。觉得累了,她就趴在自己的货摊上小睡一会儿。风轻轻吹起的时候,地上的光斑也不断地闪烁,她觉得就像好多只蝴蝶一齐煽动着翅膀。可当她正要陷入想象时,一个顾客的到来,让她收束了思绪,马上笑脸相迎。她每天都这样看着老城的人们提着卤菜啤酒,拖着鞋回了家。
这条街一路扑向斜坡的尽头,房子都不算高,但也错落有致。当然,这里也有年轻人,也许有送货的青年驾着摩托,从坡上冲下,一人弓起身子把持方向,另一人翘起了双腿,伸开双臂,不顾危险与迎面咆哮的风斗争,并且畅快放出狂笑,给街道注入了活力,却又不显得放肆。也许还有些年轻人手拿地图,从罗斯福图书馆、巴曼(蔓)子墓或前苏联韩国驻华使馆等那些曾被当作骄傲的建筑一路寻来。我会告诉他们我也见证(看见)了孤零零(的)跳伞塔身(删去“身”)依然站在风雨中俯视着环境的变迁、(,)市体育馆拆掉了围墙,见证(感受)着它们从失去了小时候留在我心中的威严到一种无比亲切的热爱(病句?)。
这也许是最平凡的百姓、最普通山城、(最)琐碎的生活。可这座美丽的山城向来不缺少故事,不缺少那些可爱的人们,不缺少那清闲的淡影和值得品味的琐碎。也许我将要离开这座山城,可是我一直热爱着这片充满故事的热土。我很欣慰能在山城的老区记录下这些故事的点点滴滴。
得分:50分
点评:
本文立意较好,贴近生活,富有本土气息。
题记和末段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作者选择了李子坝一条老街,透过公交车司机和卖水果的太婆的悠闲懒散,骑摩托车送货青年的热情活力,勾勒出山城“那清闲的淡影和值得品味的琐碎”。行文朴实亲切,似乎只是在平平淡淡、琐琐屑屑地叙述随处可见的真实的市民生活,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文字的老到,和那笔底流淌的悠悠的爱。
美中不足的是,故事带给人的思考,挖掘不够,“故事”和“我”的联系还应加强。比如,司机在单调工作中的那份安然淡定,就够我们细细品味。
另,手拿地图寻路的年轻人这一部分,表达不够明晰,实为遗憾。
重庆工商大学大一新闻系王钰
一些通过眼睛耳朵直达心灵的情景、故事,我一直希望可以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
却又一直没有头绪不得要领。
也许我并不该指望自己能够将他们完好如初的(地)还原封存下来获得永恒。
只要看到这些、(,)我还能够记忆起那些飞扬或是严肃的眼神、(,)带者(着)向上或是向下弧度的嘴角、(,)当时复杂的心境和所有的细枝末节;只要看到这些,你也能够略微的(地)感受到一点点温暖、感动或是震撼,那么,一切也都足够。
旋木的故事
这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游乐场;(,)这是一对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母女;(,)这是一架小得不能再小的旋转木马。小女孩坐在木马上兴奋的(地)大声嚷着“快点,再快点呀!”也许并没有到懂事的年龄,因为她的妈妈正推着整个木马一圈圈的(地)跑着,作为唯一的动力。如果不是地上和脸上的汗迹,我并不知道这位妈妈笑得有多吃力,她配合着小孩欢笑招手。我站在阳光下被这些晶莹的闪闪发光的可爱的汗滴射得有点睁不开眼。喧闹的游乐场慢慢安静下来,阳光把我后颈烘得暖暖的,人也晕忽忽的。我好象(像)也开始跟着他们旋转起来,耳边只听见这位妈妈厚重的呼吸声,还有小姑娘开怀的笑声。
也许是为了节约钱,也许是设备出了故障,也许这小姑娘从来没坐过木马,也许她是这的常客。但是妈妈愿意满足孩子愿望的心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拐杖的故事
教室里气氛紧张,离高考只有不到2个月了。现在是课间,一位父亲杵(拄)着拐杖走了进来。对,他只有一条腿,他走路相当吃力。裤腿打成结绑着看起来更是一目了然……回过神来,才开始责怪自己:我正在用同情的眼光打量这位父亲么?他也从家里到学校来看望督促孩子,他也高大严肃的(地)站在孩子面前,这些都与每个父亲无异。同学们都适时的(地)低头作业,没有窃窃私语,没有看热闹的眼神。这位父亲的激动地(的)话传进我的耳朵,原来他是工作挣钱是(时)受的伤,而所得的赔偿金大部分做了同桌的学费。其实同桌的学习一向自觉努力,也许压力的关系,成绩时上时下。高考渐近,他父亲竟不惜以这种方式激励他。我低头望见的书本习题始终不能进入大脑,索性抬头看这位父亲,他心切的表情和无限放大的形象就像是一幅油画。
希望同桌对此并不敏感,你在我眼中就是一个能够正视处境,乐观积极,永远有着我望尘末(莫)及的数学成绩,前途无量的家伙。还有,你和我们一样,都有一位好父亲。
这些我经历、遇见的故事不能惊天地也不能泣鬼神。
只是它们能够让我时时刻刻懂得甚至热衷于拾捡的(删去“的”字)生活中细微琐碎的美好,并且生活在这种美好之中。不管身在何处遇到什么,它的存在之于我就是一种安定的力量!让我一直一直在心底留着这一块小小的放光的地方。
得分:52分
点评: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本来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故事,然而,作者用敏锐的眼光,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平凡中显伟大的人间至爱,令人感动。爱,也许就是让孩子在旋转木马上自在飞翔,在人生路上一直顺畅,哪怕自己已汗湿衣背,哪怕自己已单腿疲惫。
生活中的故事太多,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去发现,去挖掘,去感悟。最难得的是,作者将这些故事与自身的独特感受巧妙衔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细节的刻画也触动人心,那阳光下的晶莹汗滴,那教室里无声的心潮澎湃,读来许久不能平静。
要注意的是,拐杖的故事应适当分段,以使故事的来龙去脉更为明晰。标点及助词的运用应该准确无误,以减少文章的瑕疵。
王一琳重庆三十中初三年级四班
十四年光阴像流星从浩瀚的星空中划过,如流水从蓬勃的长河中流过,又似一阵微风吹过茂密的森林。或许你会感叹这些都是不留痕迹的,而我却认为这每一段旅程都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点缀着我的人生,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小时候,几乎每天都会让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他们所讲的大多都是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匡衡凿壁借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听了这些故事,我不由地问自己:难道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慢慢步入学堂,我才真正地体会到文字的魔力。
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是《格林童话》。第一次拿着这本书,那精美的封面便牢牢地抓住我的眼球。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中一个个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仿佛把我也领入了童话般的世界里。我住在美丽的城堡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公主裙,还有数不清的小动物每天陪我一起玩……我沉浸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久久不愿(离)去。渐渐地,我开始走进文人的心灵。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还有岳飞的精忠报国,韩愈的壮志未酬,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让我从他们的笔下感受到,那么深刻,那么清晰。读的书越多,了解的世界更广阔,追寻的也就越多。我追寻“轻罗小扇扑流萤,坐看牛郎织女星”的惬意生活,追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友谊;追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目标,同样追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价值。
去年5月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看到最后一行的时候,我的泪水划过脸颊,滴在了手背上。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孩子,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坚硬冰冷的墙,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孩子身旁手机上的短信也许就是这位母亲留给孩子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东西了。“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样一句简短的话,包含的是母亲对孩子最无私伟大的爱。其实,只要用心去感受,无私伟大的母爱就在身边。
任性,骄傲,懒惰……屈指一算,我的缺点还真不少,可母亲总会包容我的这些缺点,默默为我付出,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我快快长大,盼我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有一份好工作。希望我能像一只大雁,飞翔广阔的天空,迎接一个个人生的挑战。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我唯一可以报答她的就是我所取得的成绩,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没有乐趣的,没有故事的人是乏味的。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故事,用灵魂去领悟故事中的价值。
得分:46分
点评:
作者通过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展现了自己精彩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成长。孩提时听故事,识字后读童话,伴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读书籍中文人的心灵,最后读懂了一直对自己默默付出的母亲。
这样的成长故事,相信每个人都有经历。十四岁的小作者,能将它流畅而有感情地表达,并且行文有条理,有章法,可见作者一定的语言功底和较深的情感体验。假以时日,小作者的写作能力定会更上层楼。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华商网-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