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1 17:30:46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综合素质 家长 启蒙教育
记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是高中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难点。据了解,十八中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的尝试。当时开展的初衷是什么?现在看来,对新课程的推进有益吗?
薛红:2001年,为了将单一的学业评价转化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评价,我们开始尝试编制《学生发展手册》,并在学生中试验使用。手册以学生的自主个性的发展为重点,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套手册中我们加重了对学生理想目标的教育,勤奋努力的教育,自我反思和激励教育以及团结协作的教育。高中三年下来,学生便形成了一种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理智的人生观,理想+勤奋+反思+帮助=成功,也达到了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奋斗、学会交往的内容融进了教育工作中的目的。
今年9月北京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们感到,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目标,与我们的尝试很相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记者:进入新课程后,一些学校提出,新课程倡导的“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起来较难,进度难以把握。你们学校是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将综合评价落实到实处的呢?
薛红:比起干巴巴的分数,综合素质更能凸显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综合素质不等于不要成绩,而是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我们的手册紧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将评价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渗透到其中。班主任在学生自我评定的基础上给予区别关注,对学生的个性给予不同的指导意见,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通过手册设立自尊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自我设计目标、自我实现目标、签订学习契约、填写自我测评、进行自我情绪控制、自我学习效率的控制、自我总结等方式,逐步将评价落到实处。
记者:我发现,手册中“学生自我评价”占的权重较大,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薛红:的确,只有保证了评价的公开、公正,评价结果才具说服力和权威性。在测评工作中,我们成立了评价领导小组、评价实施小组、评价监察小组,在班级评定小组中又确立了三级评价,即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课任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并赋予相应的职权、规定严格的操作程序,采取自评、互评、自荐、推荐等方式,对所有同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目前,我们已完善了学生综合测评制度,使测评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其中评价主体的转变,打破了在学生评价中教师凭主观臆断一统天下的局面,多给学生自荐、自评的权利,多给学生互评的机会,构建了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式评价机制。
记者: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教师是否也有帮助呢?
薛红:从我们实验的情况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了求真、求实、求活、求新、求精的教风;同时,也为我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创设了极好的氛围,有利于教师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