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3 13:45:59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家长 诊断活动 启蒙教育
6月底中考刚一结束,北京市门头沟区育新学校德育主任李长军就开始筹划新一届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家长教师协会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助手,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全区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回顾本校的家长教师协会4年来的发展过程,李长军深有感触。
四阶段见证协会发展历程
伴随着家庭和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日渐高涨,2005年8月,门头沟区教委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开展了家长教师协会项目的试点工作,并选择中、小、职、工读等不同类型的11所学校作为实验校进行试点。
“回顾近4年的实践历程,家长教师协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所长刘孟海向记者做了介绍。
从2005年8月开始,门头沟区教委迅速组织了区级、校级培训。刘孟海介绍,“第一阶段目的是逐渐转变学校领导、教师的观念,唤醒家长参与班级教育管理的主体意识和愿望。”
2005年9月—2006年3月,属于建章立制和成立班级家长教师协会阶段,在此期间,制订了保障制度、沟通制度、表彰制度,成立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是协会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执委会有班主任、教师、家长等3~5位成员组成。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着协调、沟通、支持、指导和建议的职能。
2006年4月—2007年7月,是开展家教协会活动和总结反思阶段。
2007年9月至今是成立区、校两级家长教师协会和机制建设阶段。
“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我们稳步推进,目前各学校的家长教师协会在班级层面上运作机制都比较成熟,参与学校管理育人的作用越来越大。”刘孟海说。
家长观念转变是最大成就
“家长教师协会建立以来,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而其中家长的变化最大。”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德育主任李文才深有体会。而家长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让李文才感到惊讶。
2007年10月,大峪一小某班执委会发现孩子们在做课间操时缺乏精气神、做操姿势不规范,就提出建议举行一次军训活动,建议很快得到学校认可,结果本来为一个班举行的军训活动扩大成为全年级的活动。军训后,这个执委会还组织孩子们举行了远足活动,到驻区部队参观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素质,还增强了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育新学校校长陈长海看来,家长教师协会使家长们真正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来,发生了四个转变:由过去的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支持;由过去的旁观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由过去只关注自家孩子,逐渐转变为关注班里的所有孩子;由过去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转变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让人激动高兴的结果。”陈长海笑着告诉记者。
“在这里,家校紧密牵手正在使家校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受访的一位教师感慨地说。
长效机制和专题研究成关注重点
目前门头沟区26所小学、17所中学、1所职业学校都建立了班级、校级家长教师协会。
据刘孟海介绍,门头沟区正在筹建区级家长教师协会,其目的正是统筹学校以外的其他诸如社区、妇联、教科文卫组织等力量,从而融合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教育的发展,而这也是实现家长教师协会保持长效机制的一个根本的办法。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机制建设也是家长教师协会实现长效机制的另一个重要保障。
由于门头沟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该区的城区、乡村、山区教育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途径、方法、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学校的家长教师协会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如大峪一小依托家长教师协会构建书香校园、大峪二小家长教师协会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新桥路中学组织家长定期到校听课等,都体现了学校对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探索。
“我们准备好好总结各校的做法,做专题化推进,特别是山区学校、住宿制学校,如何针对家长分散的情况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工作。”刘孟海所长表示,“我们主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找准一两个点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探索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协会活动模式,突出工作的实效,强调真功夫,不摆花架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李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