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2009-08-14 10:03:06 下载试卷 标签:重点中学 教师 一批 名师 培训
牛孩和牛老师是牛校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好学校选择好学生,而好学生更注重需要选择好老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京城诸多重点中学师资力量何如?
北京师大附中:80多位老师有博士、硕士学位
北师大附中作为一所历史名校享誉海内外,关键是始终有一批造诣很深的名师在校任教。教师队伍中先后有18位特级教师,半数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学校从教师引进、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奖励晋级、淘汰退出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目前,教师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6人,市区级骨干教师56人。
学校坚持以自身培养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学校以“既有才华又适合教育工作”作为选拔教师的标准,稳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引进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目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已有80余人。学校利用附中优良传统培育新人,成立了由朱正威、王树声等老一代附中名师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对青年教师传帮带。
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帮助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师德好、教育教学效果好”是北师大附中衡量好教师的标准。学校尽一切努力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近40位教师先后派往国外学习工作一年,开阔眼界。学校多次举办市区级教学研讨会,为教师实践锻炼和展示才能提供机会。
北京二中:特级教师7人,12名教师成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
二中在办学理念中提出“培养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校领导站在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极为重视,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着学校“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拥有高水平专业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的总目标。
学校通过三个有机结合助推教师自主发展:个人规划与学校规划有机结合;学习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培训培养与发展特色有机结合。
目前,全校215名教职工中,中、高级职称140人;一线教师134人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68人,硕士学历23人,博士学历8人,占任课教师的73%;在岗教师中,特级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28人,校级骨干教师23人,达到了历史新高。学校先后有12名教师成为东城区名师工作室成员,有28名骨干教师担任东城区兼职教研员。近年来,学校举办校本培训52次,9734人(次)参加专题培训;先后有97名教师举行了市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承办市级以上教学研讨会十余次;获得国家、市、区级表彰奖励近200项。
人大附中:继续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的教师已有80多人
人大附中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严谨治学精神、宽厚基础知识、精深专业知识、一流教学水平、精湛育人艺术、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德育是学校的第一要务,人大附中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修身养性,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影响学生,做学生的人生导师。1998年至今,人大附中制定、启动和实施了以“师德”为内核的名师工程,使德育由“软指标”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能评比的“硬指标”。学校鼓励教师读书学习、进修,在教师中间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进入人大附中后,继续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的教师已有80多人。
学校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制定了教师总体发展规划,并开展校本培训教研,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每年寒、暑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教科研年会,就学校发展形势和问题分析、德育研讨、教学研讨、学校管理、教师成长等几个方面进行研讨交流。建立教师培训体系,进行英语口语、第二外语、课件制作及网络应用等系列常规业务培训。请中外各领域专家等来校讲学,开阔教师眼界。通过示范教学、专题报告、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开展校内交流研讨。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人大附中得以不断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大舞台,素质教育成果显著,教学质量过硬,历年中考、高考成绩优异,是清华、北大、人大等重点大学的主要生源校。
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22人,首建博士后工作站
十一学校将高、精、尖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点。在用人上严格坚持提倡优秀、反对平庸、拒绝低劣的原则。
目前,学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310名专职教师中,共有特级教师22人,高级教师117人,博士27人,硕士107人,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者130人;省级劳模和全国优秀教师12人,全国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班成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8人。另外,学校常年有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7至10名。
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北京一流,全国示范,中国名校”的办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家园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人际环境,让校园成为教职工的精神家园。学校为老师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每年会多次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和教师到国外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培训。
为了开展高级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十一学校申请建立了全国中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人事部批准该校在“培养—研究型”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中,招收10名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
北京汇文中学:涌现出北京首批特级教师和教育劳模
在138年办学历史中,北京汇文中学涌现出众多享誉国内外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界学者,这源于汇文中学一贯致力于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涌现出以《五月的鲜花》曲作者阎述诗先生为代表的北京市第一批特级教师和教育界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后,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以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将严格要求,有效指导,搭建舞台相结合,崇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学校将教职工作为学校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极大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学校尤为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提高学历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提供国内外进修机会;建立师徒制和导师制,开设特级教师和专家学者讲座;鼓励青年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在市区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多人获得“全国优秀人民教师”和“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
北京一零一中学:满足教师成就感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优质发展的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零一中学始终重视挖掘教师事业的积极性,创造多方面的条件,最大限度实现这样的信念:一零一中学,教师一生最好的选择。
近年来,一零一中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学校首先提倡和强化这样的理念:学校给的是机会,并不必然是能力;不进则退,小进也退;少一些荣誉感,多一些人生投入;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成长环境等。学校从价值认同入手,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细节上一点一滴的积累与经营,在各种场景中予以强调。
学校完善备课组长的岗位责任制,突出对备课组的整体考核,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意识,形成有特色的教研文化。
一零一中成立“教师发展学校”,每周五是固定的活动时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由学校在职特级教师谈个人的成长道路,这种“现身说法”使教师产生很强的心理认同效应。
学校开展全员、有效的教师读书工程。教师读书,直接价值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的终极价值是培育学生的生命成长。
北京十二中:有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9名特级教师
十二中致力打造一支学科分布均匀、年龄结构合理、整体实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以名师工程为核心、以学术沙龙为平台,实施教师发展资助计划,加强校本研究工作,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十二中今年完成了三校合一。合校后,学校加强了教师的内部流动,量才适用。通过轮岗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
学校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听评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同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
十二中现已培养出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9名特级教师,63名市区骨干教师。拥有市十佳班主任、紫禁杯班主任及区级优秀班主任30多人。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优秀青年教师。在北京市2007年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中,有9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比率居全市第一。在丰台区首届骨干教师“创新杯”教学展示活动中,有50名教师获奖,其中26人获得一等奖,占全区一等奖获奖教师总数的34%。
首师大附中:13位教师获得学科教学创新奖
首师大附中多年来打造了一支敬业奉献、创新进取、民主和谐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校风淳正、学风严谨、师生融洽的校园文化特色。教师历来以敬业奉献,扎实认真,宽严适度,不推卸责任,不放弃一个学生而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享有盛誉。作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首师大附中在扎扎实实地示素质教育之范,因为教育教学成果优秀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2007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在海淀区近年来组织的中学教学创新奖评选活动中,首师大附中共有13位教师获得学科教学创新奖。2007至2008学年有5位教师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篇,14位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1篇,在海淀区和北京市开展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有7人获得海淀区全能一等奖,两人获得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2008年举行的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师生分别获得科技发明一等奖,这是北京市所有参赛学校中唯一师生都获发明一等奖的学校。
北京八中:以“出优秀教师”闻名京城
名校因名师而闻名,北京八中的发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出优秀的办学思想、出优秀教师、出优秀学生是北京八中的办学目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各学科名师是北京八中的传统。“勤奋进取、和谐致美”的校训在教师队伍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治学严谨、求真务实是八中教师的精神写照。
目前,北京八中已经形成以特级教师引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7名特级教师涉及语文、音乐、美术、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八中的学科建设、教师培训和学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市、区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7名市级骨干教师、28名区级学科带头人是继特级教师队伍之后师资队伍的核心,他们年富力强,在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的实践中担当重任,成为教师队伍中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八中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保证了师资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八中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007年市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上,八中有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是西城区获奖最多的学校,在2008年“西城杯”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八中有9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北京五中:特级教师和市骨干教师数量东城第一
五中现有专任教师106人,高级教师51人。14位特级教师,11位市级骨干教师,28位区级骨干教师,人数名列东城区第一。
五中教师的发展目标为: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载体,以提升专业品质为重点,走绿色健康发展之路。学校要求教师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人类灵魂的塑造师;毕生事业的引路人。
“一年合格、三年达标、六年优秀、九年成为市区骨干”,是五中“青年教师1369培养工程”的核心内容。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青年教师能力结构要求》46项(基础能力8项、教育能力5项、班级管理能力5项、教学能力24项、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4项);成立青年教师沙龙,交流切磋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体验、困惑、苦恼。学校投资40万元建造了青年教师公寓。2007年北京市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五中举办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6个学科市级教学研讨会,又一批青年教师因为教学突出而受到专家同行认可,脱颖而出。
北京五中有着“在自己的苗圃里培养自己的优秀园丁,在自己的土地上培养自己的名师”的经验。五中这块土地上培养出9位特级教师。
陈经纶中学:以名校成就名师
陈经纶中学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名校建设和名师成长交相辉映的过程。
学校是人才的孵化器。学校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转化为高效的教育实践,把一批中青年教师培养成市区名师。教育部专家丁益祥、北京市青年知名教师王苹是名校建设过程中孵化出来的“校本特级教师”,青年教师黎宁等在全国数学教师大赛中获一等奖,青年教师张洁在全国政治教师大赛中获一等奖,他们是“校本特级教师”培养的“校本优秀青年人才”。
科研是名师成长的引擎。学校成立教育科学研究会,下设教育管理研究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班主任研究会和高学历论坛,为名师培养搭建多种平台。
团队是名师成长的摇篮。学校致力于特色教研组建设,让教师在教研组建设中快速发展;学校建立学科首席教师团队、德育首席教师团队,为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提供了新的生涯阶梯和交流的平台;高学历论坛让23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年轻的高知们树立了自信的平台。
机制是名师成长的动力。陈经纶中学星级教师评定制度,作为常规职称评定制度的补充,打破年龄、职称、学历限制,让工作和业绩成为教师星级的主要内容,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过程。这一制度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