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专题 > 教育新闻 > 正文

小学生没有了家庭作业,是好还是坏?

2009-09-07 09:17:44 下载试卷 标签:家长 语文 启蒙教育

  最近这两天有一条消息在家长和老师中间引起了热议;新学期开学之际,湖北武昌某实验小学设立“终身发展实验班”,对家庭作业做“加减法”:学生上小学期间,没有任何“书面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学会家务劳动等6项“素质作业”。这样的家庭作业是好是坏呢?

  叫好:孩子全面发展的有益尝试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家长,90%对此“叫好”。

  “举双手赞成!”在媒体工作的陆先生说,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探索,一旦实行成功,将功德无量。“我们的中小学基础教育非常牢固,但能力远远不及国外一些孩子。这因为我们100个小孩会教育成一个头脑。而一些国家却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鼓励发展专长、张扬个性。”

  陆先生认为,书面“零作业”,就像有的地方现在尝试的四书五经教学一样,虽然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应允许多元化的教育试验。“成才的道路太多了,给孩子一些自由、独立的空间利多弊少。”

  陈先生的女儿1日开始上小学六年级,第一天作业就不轻松,从晚饭后一直做到晚10点以后。“快小升初了,学校抓得紧。像这个暑假,就报了奥数班、外语班。”面对学校的“题海战术”,陈先生期盼:“零作业”不再成为一种奢望。

  廖女士的女儿幸运一些。刚升入南师附小实验班二年级,实验班并不看重书面作业,却强调口头作业,像语文有大量的阅读,每天会读会念的字有二三十个。“现在孩子一天的作业量在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但还是‘零作业’好,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不少教育专家对此也表示肯定。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永和说:“它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弊端进行的有益尝试,有些小学布置的家庭作业要让孩子做到晚上10点、11点,这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刘永和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因此,布置劳动、锻炼、阅读、思维等素质作业,让学生接触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继续学习都大有好处。

  担忧:如何应对考试硬杠杠

  改革虽好,但大多数家长也流露出些许无奈。

  “大家都希望素质教育,可是考试是道硬杠杠。”邹先生觉得“零作业”好是好,却担心因此无法应对将来的高考。他说,应试教育是“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作业没有不行,太多也不行,关键要适当。“的确,高考制度就是一个指挥棒。”陈女士有同感。她说,家长希望“零作业”,但现实的压力又让他们担心“零作业”的实行。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名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高压学习的背景下,如何能潇洒起来?”

  一些老师也持谨慎态度。“一点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有点不现实。”南京市力学小学六年级的周艳老师说,比如语文识字,学生该抄的还要抄,该写的还要写,而且他们最终还要面临书面考试。但是,周艳认为对书面作业进行改革又是需要的,不应像以前那样让学生机械地抄和写,要多布置加强思维训练、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果没有作业,如何检验学得好不好?”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将要面对升初中、高中、高考等,分数是绝对标准,书面作业很重要。

  刘永和也认为,课外练习也就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进行适当的、有效的练习仍是必须的。

  江苏先行者:“幸福教育”与应试并不矛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零作业”其实在江苏早就有了,实验者是南京中山门小学。该校校长王丽萍介绍:“我们有个课题——顺天自信,就是让孩子顺意天性自由发挥,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

  在这样的理念下,十几年前,中山门小学就开始尝试“零作业”制度,要求学生自己申请,并经家长和学校同意。有的学生申请“零作业”是因为成绩已经名列前茅;有的孩子认为所学的内容早已知晓,想早点休息、睡觉;更多孩子申请“零作业”是希望自主安排课余生活。目前,学校24个班900余名学生,每个班都有两三个学生申请“零作业”。

  还有“换写作业”,比如孩子的语文好而外语不好,那可以不做语文作业,而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作业上。有一位孩子曾经被两所学校拒绝入学,但到中山门小学后,却被老师发现具有数学天资。学校鼓励孩子别的作业都可以不做,专攻数学,今年这位孩子捧回国际、国内奥数大赛五块金牌。

  在这所学校,孩子甚至还可以申请只上半天课。这个学期开学伊始,就有3位拥有钢琴或围棋特长的名校学生,冲着“半天制”转学而来,他们家长均认为这里的素质教育独到。“现在有16个国家的100多个境外学生在这里学习。”

  中山门小学的尝试,被外界誉为“幸福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尝试效果并不与应试制度矛盾。“今年我们百分之七八十的毕业生都考上了重点中学,南京的中考状元,就出自我们学校。”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当年中山门小学毕业生感慨:“这样的教育是可持续的,后劲足。”

  湖北当事人:这项改革有一个重要前提

  “人生就像是一次长跑或一次长途旅行,既然是这样,就不要在乎它的起点或中途的某一阶段,应该用终身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2日晚,记者与34岁的湖北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连线,他打了这样的比喻。

  几年前,这位年轻的校长就开始酝酿作业改革。“后来征求专家的看法,求得了支持;又征询了身边已做或即将做家长的朋友,他们都觉得对孩子的终身教育是好事。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作业也不多,但现在来看,潜力都很足。所以,无论从历史、现实需求和理论来看,都是站得住脚的。”

  张基广说,今年五六月份招生时,决定尝试一下,对社会发布了“终身发展实验班”的消息。“其实,95%的家长都抱着矛盾的心理,明知孩子应全面发展,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不过,报名时,原本一个班,实际报名人数却达到88人,变成两个班。

  “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积淀,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后劲。减去书面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一方面,减少机械、重复、不必要的练习,把自主发展的空间还给孩子;另一方面,增加素质作业,为终身发展打牢基础。”

  他还强调说,这项改革有赖于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师生共同提高课堂效率。“书面作业取消后,老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这是一个挑战。”

  他并不担心这是一个孤立的行为。“需要有人大胆地做些尝试,点燃星星之火,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之后,最终会回到原点——按照教育规律、孩子成长规律办事。”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宋金萍 汪晓霞 任松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