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2 16:44:00 下载试卷 标签:大学 启蒙教育
10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对于周济未来的去向,新华网当晚的消息表示,“另有任用”。对于如何任用,没有透露。不过这也算是交代了周济虽被免去了教育部长的职务,但还会有任用,并不是“削官为民”。
周济被免职的原因是什么?
周济自2003年3月份接替陈至立任教育部部长,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连续任此职务。日前被免职,周济在第二任上只干了十九个多月,离五年任期相差甚远。
就政府信息公开而言,中国在干部免职、撤职、查办等问题上,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免让老百姓作无谓的猜疑。一周多前,湖南道县县委书记易光明被“双规”的消息就在民间传开了,当地老百姓放鞭打横幅以示祝贺的新闻也是近期的热点新闻,可这个消息知道今天才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被“双规”,有必要弄得那么神秘吗? 周济部长被免职,也有必要将原因一道公布,这也是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由于周济此次忽然被免职,有关部门并没有说明其原因,因此令社会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从年龄上看,63岁的周济部长虽然显得较大,但全国人大既然在一年前任命了他任教育部部长,说明对他的年龄是认可的,这就说明周济不是因为年龄原因而被免职。
但另一方面,周济被免除教育部部长职务后,凭着63岁的年龄,再去别的部门任职,可能性也是不大。而按照以往中国免除一个官员,发布文书所遵循的惯例,如果该官员将要去其他岗位任职,免职的文书一般会增加“另有任用”,以避免民间的猜疑。 其实,在周济任教育部部长的六年多时间里,中国教育在不少方面确实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高等教育也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虽然很多问题并不是周济任部长期间产生的。如中小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的问题,笔者在几年前曾专门撰文呼吁,请周济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再比如大学扩招后,未解决“严出”而带来的中国大学生总体素质下降问题;大学学术造假、论文抄袭愈演愈烈,导致中国学术水平下降、社会诚信降低的问题;从未消停的课改问题,弄得学生无所适从;还有那个意在让学校成育人流水线的“乌托邦式”的均衡教育问题。 周济究竟为何而被免职,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
周济相关语录:
“恢复高考30年的历史可以证明,高考为我国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高考在我国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
——2007年,周济谈高考制度
“我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的问题。”
—— 2007年,针对网友提出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高校扩招的结果,周济回应
“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很多持正确意见的人不一定发表意见,倒是喜欢 发牢骚的人发表意见。另外,有国外组织散布各式各样信息。同学们不仅看了,还信,所以,这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
—— 2004年,周济在教育部的一次座谈会上
“首先你这个问题提的不对,我们没有把BBS的论坛关掉,而是加强了管理。”
——2005年,高校bbs采取实名制并禁止校外人员登录发言,周济答路透社记者问
“短短几年,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是了不起的成就。除了教育投入之外,我们以前制定的目标都达到了。”
——2005年,周济表示,扩招未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我国的研究生数量比印度的还要少,而且,我们对研究生的考试选拔比国外的许多地方还严格,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研究生大跃进的问题。”
——2004年,周济谈研究生考试选拔制度
袁贵仁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
生于1950年的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今年已经快60岁了。这位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长期在北师大工作的新教育部“一把手”,能否承载起钱学森、温家宝以及全国人民的期待,目前不得而知,可以肯定他的改革路不会很平坦。要彻底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仅仅靠换一个教育部长不是最根本的出路。温总理是想彻底整治一下中国教育,并期望早日出现钱学森期待的“杰出人才”,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力就能解决的。周济已经被免职了,袁贵仁走马上任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序幕也许才刚刚开始。
附:周济简历
周济 男,汉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1970年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970-1978年 新疆工学院教师
1978-1980年 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1984年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
1984-1995年 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教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995-1997年 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
1997-1999年 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其间: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2001年 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科技厅厅长
2001-2002年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2-2003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3-2009年 教育部部长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袁贵仁简介
袁贵仁 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1975年2月入党,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现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1969——1978年 安徽省固镇县王庄中学、五七大学教师
1978——1984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4——1989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系副主任
1989——1995年 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副教务长、教科办副主任
1995——1996年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1996——1998年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8——1999年 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教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9——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2001——2005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5——2009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
2009年——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2009年10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IT商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