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10:02:46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英语
北京市部分区县近年来开始尝试区域内教师跨校交流和轮岗,其中,东城区9月份启动的干部教师全职跨校交流成为一大亮点。近日走访该区部分参与跨校的校长教师,感受跨校交流为教育均衡带来的新气象,探寻这一新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首批干部教师交流
今年开学初,东城区在学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面向全区各学校启动干部教师全职跨校交流制度,教师跨校教研、跨校带徒、跨校送课等教师流动形式首次成为常态,并由交流教师全职担纲。
据了解,跨校交流的干部是指各校中层以上干部,包括校长、副校长、主任等,3年内,他们至少要有一个人完成一学期的交流任务。对于跨校交流的教师,各学校要保证在3年内派出15%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完成一学年的交流任务。三年内,东城参与跨校交流的干部和教师将达到210名。
今年首批参与交流的干部和教师超过20人。交流期间,他们的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各项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发放。
“一个月听了35节推门课”
来自171中学的教学副校长陈宁今年被交流到177中学。两所中学名称虽然只有一个数字区别,但办学实力和规模相差较大:示范高中171有中学生3300人,普通中学177中全校仅有300人。
如何调动普通校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成为陈宁最大的课题。陈宁选择了最朴素而直接的方式——听课,来了解和提升教师的水平。一个月下来,她就听了177中学教师35节的推门课。在学校青年教师评优课上,她不仅听完了全部22节课,而且每节课都进行分析点评。慢慢地,老师们把“外人”陈宁当作自己人,而且特别重视她听课和点评,课堂水平也在悄悄提升。
黑芝麻胡同小学副校长王凤岭今年跨校交流到新开路小学主抓教学。这位年富力强的管理好手很快在新开路小学拥有一批“粉丝”,他经常上午听课并和老师沟通,不久便发现自己被老师“天天追着跑”,原来这些渴望专业发展的教师们希望能得到名校教学掌门人的指点。
“学校小有小的好处”
对于部分跨校交流的校长教师而言,从原来的名校到现在的普通校,虽然自己的身份和待遇未受影响,但心里不免有点失落感。不过其中不少人很快就发现跨校的“妙处”。
“我发现,学校大有大的好处,小也有小的好处。”到了新开路小学后,王凤岭校长第一次直接感受到这种新变化。在大校,人多班多,教师授课非常有针对性,“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老师就专门教某个年级或其中某几个班;但小校人少班少,相应干部教师也少,一个干部就得管大校里多个干部要管的事,教师也有机会跨年级授课,这对提高干部的综合管理素质、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纵向理解,都有好处。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跨校交流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学校整体团队的力量。”
陈宁校长的这句话说出不少跨校交流校长和教师的心声,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除了副校长陈宁直接跨校交流外,171中学和177中学正在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177中学学生可以跨校听课、教师参与171中学的集体备课、建立师徒结对等。而新开路小学既可安排教师跨校去黑芝麻小学听课和听专家讲座,还能共同使用考试试卷,参与试卷评析。
史家小学市骨干英语教师褚风华今年要在交流校东四七条小学带两个班的英语课。她经常带着东四七条小学的教师“徒弟”,去史家小学听课并参加英语教研活动。
“跨校交流遇制度瓶颈”
“目前从派出校、派入校和交流干部教师的反映来看,跨校交流制度的效果是不错的。”东城教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评价道,今后是否进一步扩大规模,还得看这几年试验的情况。
“跨校交流现在还面临一些制度上的瓶颈。”部分参与跨校交流的干部和教师反映,名校和大校的待遇比普通校好不少,发展机会就是要多。待遇差距将是下一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家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一问题得以缓解。
一年的交流时间能带给普通校师生多大变化?部分干部教师建议,今后应考虑出台一个周期更长的交流办法,将不同学校之间的人才共享日常化,真正制度化。部分交流教师表示,一年内的确很难解决一所学校的根本问题,交流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带动一批教师改变并相应提高,从而对学生产生长期影响。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