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5 09:42:51 下载试卷 标签:师范 大学 一年级 家长 小升初政策
近年来,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于“择校”现象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批评“择校”以“钱”或“权”获得选择教育的机会,有悖于机会平等的教育理念;批评学校收取“择校”费用,这些预算外的资金在体制外流动,给学校腐败带来了可乘之机。于是,要求坚决杜绝“择校”行为,坚持“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配置原则,就成为越来越明确的政策诉求。
然而,仅仅期待一个美好前景是不够的。在任何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都是短缺的,义务教育机会的配置,不仅要有“就近入学”的整体政策,还要根据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特殊性,提供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优质教育入学规则”;治理目前择校现象的政策,也不仅要有最终的目标阐述,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程性的目标及过程性政策。这都有赖于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和现实中“择校”现象的清晰认识。
为了给制定“实”的政策提供 “真”的信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2009年初对全国5个省10个大中城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择校行为调查”,调查这些家庭就近入学和择校的比例分别有多大?社会公众对于“择校”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家长在为子女择校的过程中,择校的动机、代价、收益是什么?当满足什么条件后,家长就不再加入择校的行列?本文将深度揭开这些谜题。(作者曾晓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07级硕士研究生)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曾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