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8 08:49:03 下载试卷 标签:365夜童话故事
近日,一篇由小学经典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改写的《小蛆虫找妈妈》在网上疯传,许多年轻网友高呼应把它收进语文教材,引起了诸多议论。
当童年的“小蝌蚪”变成“小蛆虫”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并不陌生。《小蝌蚪找妈妈》于1959年首次出版后,经改编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故事原著经修改,还写进了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一直沿用至今。
最近,关于《小蝌蚪找妈妈》原著的改编又有了新动作———有网友把《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角小蝌蚪改成了小蛆虫,故事里原来的配角鲤鱼、乌龟、白鹅则变成了蛲虫、线虫和屎壳郎。有一位80后的小青年还给改编的文字配上自己创作的情景漫画图,再加进文字与拼音标注,《小蝌蚪找妈妈》就这样变成了《小蛆虫找妈妈》。
全然一副“重口味”姿态的《小蛆虫找妈妈》,经网络等平台传播后被疯狂转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从“小蛆虫”的“诞生”生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联想,连改编者本人都直呼“反正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呢,我的博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点击率啊!”
图文再加工:80后的另类童话
现在,只需在各大搜索网站上输入“《小蛆虫找妈妈》”,就可以看到一个名为“土根”的80后创作的近20幅情景漫画图。画作中,一只涂着大口红的苍蝇,从粪坑中旋转飞出……漫画正下方是附带拼音的充满童稚感的文字介绍:“暖和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苍蝇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嗡嗡的飞到厕所里,在大便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从第二幅画作起,连续十幅情景漫画图都出现了蠕动的小蛆虫,它们通过接触、认识蛲虫、线虫、蚊子和屎壳郎,一次次不气馁地寻找自己的妈妈……
该漫画的创作者“土根”。“土根”表示,自己是一名刚入社会工作的八零后,并非艺术生,但从小热衷美术,喜欢看动画片,闲时会画画、创作。“去年,我从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篇叫做《小蛆虫找妈妈》的文字,当时就想到了《小蝌蚪找妈妈》,很想把它画成另类儿童画。于是,我在一种‘没怎么想好就下笔’的状态下,构思草稿,并在一个多月后出成稿,首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老师猛批:这是对孩子精神的污染
自《小蛆虫找妈妈》的图文在“土根”个人博客上发布,这份“杰作”就开始被网友们疯狂转载,而社会各界的“鲜花”与“鸡蛋”也随之而来。
在该网站浏览过《小蛆虫找妈妈》图文的网友中,有740位填写过个人读后感,其中有42%感到“愤怒”,33%感到“无聊”,17%觉得“搞笑”,剩余的情绪有“高兴”、“感动”、“同情”、“难过”、“新奇”等。此外,有41%的网友认为《小蛆虫找妈妈》是“无聊网民的发泄而已”,有34%的网友建议他人“吃饭时别看”。
多位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普遍认为,《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健康,既有童话性质,又能普及科学知识,符合儿童的口味:小朋友读起来,有趣味性、能长知识,还有美的享受。但《小蛆虫找妈妈》纯粹是恶搞,从对孩子精神污染的角度来说,它与限制级的日系漫画并没太大区别。
不少学龄儿童通过网络也能看到《小蛆虫找妈妈》的图文。“有看过,很搞笑,”小学六年级学生小齐想想又补充道,“但看多了会犯恶心,现在的课文大多要背诵,要是让我也来背这样的文章,我宁可多背几首唐宋古诗词好了……”作为一名6岁孩童的家长,邓女士认为,虽然自己长期接触网络语言,对于《小蛆虫找妈妈》这样的文字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母亲,建议必须将这样的读物从孩子可接触的事物中过滤掉。
下面是《小蛆虫找妈妈》原文,请大家阅读前做好思想准备:
暖和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苍蝇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嗡嗡的飞到厕所里,在大便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厕所里的粪水越来越暖和了。苍蝇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又白又胖的蛆,它们在粪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蛲虫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化粪池中来游水。小蛆们看见小蛲虫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它们一起游到蛲虫妈妈身边,喊: “妈妈!妈妈!”
蛲虫妈妈说道:“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蛲虫的妈妈。”
小蛆们问蛲虫妈妈:“蛲虫妈妈,蛲虫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蛲虫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和你们长得不一样,你们自己去找吧。”
说着,急急忙忙地和它的孩子们游走了。
“谢谢您,蛲虫妈妈!”小蛆们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这时,一条蛔虫游过来了。小蛆们看见蛔虫和它们长得不像,它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蛔虫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蛔虫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六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蛔虫妈妈!”小蛆们再向前游去。
一只蚊子飞过来了。小蛆们看见蚊子有六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蚊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蚊子的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的胖胖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蚊子妈妈!”小蛆们再向前游去。
蹲坑边一只屎壳郎“哼哼”地叫着,推着粪走了过来。小蛆们看见屎壳郎长的胖胖的也长着六只脚,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屎壳郎笑着说:“小朋友,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屎壳郎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穿着黑衣服在空中飞,唱起歌来‘嗡嗡嗡’的,你们到前面去找找吧!”
“谢谢您啦!屎壳郎妈妈!”小蛆们再向前游去。
小蛆们游呀、游呀,游到一泡稀屎边,看见一只苍蝇坐在黄黄的大便上“嗡嗡嗡”地唱歌,它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胖胖的,和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有六条腿,穿着黑衣服,唱起歌来‘嗡嗡嗡’的………”
苍蝇听了“嗡嗡嗡”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
小蛆们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苍蝇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变成蛹;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六条腿来,等腿长齐了,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飞到任何大便上细细地品尝了。”
小蛆们听了,高兴地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苍蝇妈妈在小蛆们的旁边飞来飞去,和她的蛆孩子们一块儿游玩去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