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5 10:57:09 下载试卷 标签:遗传 环境 启蒙教育
超常儿童发展的动因--教育
古今中外有不少卓有贡献的成才者,都是接受旱期教育的。德国法学博士卡尔·威特3岁时开始识字;6岁时能用德语、法语自由阅读;8、9岁时已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并通晓动植物学、物理、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人莱比锡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才。这主要是他父亲老卡尔·威特对他进行早期教育的结果。他父亲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重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生下来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老威特的教育是符合儿童可能能力的“递减法则”的,即教育孩子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
超常儿童发展的动因--遗传
高尔顿“家谱分析”的遗传决定论研究认为是“遗传的天才”。高尔顿的家谱分析研究是1869年,高尔顿选取了英国历史上977个名人及等量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父亲、儿女、兄弟,考察统计名人与普通人家属中的名人数量。结果表明,名人亲属中,有名的父亲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而普通人亲属中名人仅1人。数量统计证实天才是遗传的。
歌德断言,天才就是“1%的才能加上99%的汗水”。他这是谦虚。现代研究表明,天才最多有20-30%来自教育和个人的努力。80%是天生的。换句话说,生天才困难,培养天才不可能。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伟人的父辈呢?
智力测验相关系数
超常儿童发展的动因--个体
工作环境、遗传谁主谁次?
超常儿童发展的动因--环境
迈克尔·J·A·豪探讨了——天才是不是天生的?他通过对达尔文、乔治·艾略特、乔治·史蒂芬森、爱因斯坦、勃朗特姐妹等知名人物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人们所谓的超凡潜能只不过是特定环境和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迈克尔·J·A·豪对许多名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名人虽然各有千秋,但大部分天才都具备几个相同的特征。第一:这些人对工作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第二:他们都具备多种不同的素质,这也许是一种更令人称奇的特征。因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天才绝非神秘的天赋,而是环境、人格和努力工作相结合的产物。必须凭借超强的动力、决心和全心全意的投入,而这些条件并非人人都具备。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