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5 15:35:23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心理 师范 大学 启蒙教育
智力超常儿童虽然只是小学儿童中极少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有与其他儿童不同的特点,教师应了解其特点,然后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恰当的教育,以便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中的智力超常儿童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们在将来能否继续“超常”,成为一流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社科院心理研究所正联手宋庆龄基金会筹建一所专门培养超常儿童的学校。有关人士表示,今年秋季该学校将首次招生。
“二○○九上海教育论坛”昨日隆重举行。上海教育部门官员及相关人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专家、相关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共同思考、谋划今后几年上海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以提升特殊教育国际化水平。资优教育成为此间各国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社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施建农称,一九七八年中国科技大学招收首届“少年班”,开启中国培养资优生的先河。至今,成熟的学业资优儿童教育体系在中国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逐步建立和完善。中科院心理所持续三十年对“少年班”近一千两百位学员进行跟踪,掌握了大量研究数据。他说,期间,一些鉴定“超常儿童”的原则、程序、步骤以及对其进行教育的标准和范式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
据知,施建农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二〇〇七年被聘为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合作指导导师。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人类创造力发展与促进、创造力与儿童发展跨文化研究、超常儿童发展与教育等。
施建农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大陆超常儿童的比例约为百分之二点二。但是还没有一所专门的教育机构可对这些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他希望通过成立专门学校,对超常儿童进行集中教育,从而使其有更好的发展。
论坛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普拉克就阐释了资优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跨文化研究。他说,资优生的界定没有任何国际公认评价标准,因此对资优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仍处于理论阶段。但是,他认为,不能因评价标准缺失而放弃对于资优生的培养。中国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郭静姿亦表示,资优教育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正确的资优教育理念。她认为,在资优教育发展中,师资培养应走在前列。
教育公平的真正含义是根据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去促进他们的最佳发展,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教育应该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这与我们素质教育和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相一致。而最大限度的开发超常儿童的潜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不仅关系到超常儿童个人。而且与国家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如何促使超常儿童健康全面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智力资源又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应该成为全社会重视的问题。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