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超常儿童 > 超常儿童教育 > 正文

别让年幼孩子学习超载

2010-03-03 14:30:53 下载试卷 标签:心理 环境 小游戏 家长 启蒙教育

  也许很多心急的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时常看别人家的孩子学这学那,于是回家以后也很认真地在自家孩子身上“操练”起来,但孩子的进步总与父母的期望有所差距,这段差距有时甚至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IQ、EQ产生质疑……

  虽然诸多教育专家均提出早期教育关键期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能力评量,但笔者还是要提醒各位“照书养”的父母们,在吸收科学、客观的教育养分之余,更要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所以当孩子身上发生问题时,父母都应先检讨自身原因和环境条件的不足,与孩子一起获得成长和提升的机会。

  其次,请你将目光放得远一些,让孩子快乐成长,按需要学习,而不要在年幼孩子的发展关键期,犯了超龄教育的谬误,否则,孩子的成长磅秤很可能就会“超重” “超压”了。

  超载:运动、健康先过磅 当孩子0—1岁时,父母往往比较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以及肢体运动智能的发展。以下是父母可能会犯的过度表现。

  表现一:一味地要求孩子长胖。生个“胖小子”是很多父母的愿望,尤其老人家更喜欢看到白白胖胖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营养不良,认为健康的小婴儿就必须拥有像藕段一样的小手臂,但是这样的传统观念,也会导致“填鸭式”的错误喂养。

  正确观念是:只要坚持适当喂养,并且孩子的成长速度正常,“身材”苗条些反而会使孩子的动作发展迅速,过胖儿则往往行动迟缓。

  表现二:对孩子的生理反应过于紧张。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不会说话,因此只要稍有“反常”,父母就会大惊小怪。一位儿科医师举例说,曾有家长打电话向她紧急求援,说家里六个月大的孩子一天大便6次;后来经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原来家长见孩子爱吃桃子,便在一天中喂孩子吃了4颗桃子,可见,这样的排便异常完全是由于家长的错误喂养所引起。

  正确观念是:虽然小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身体的不适,但他的排便、脸色和哭声等表现,都可以帮助家长观察掌握身体状况,因此,新手妈妈们可以多多吸收现代的养育知识,以避免紧张与忙乱。 网上有许多非常好的线上交流平台,妈妈们可以在网上向专家们咨询各类教养问题。

  表现三:过早关注孩子的动作发展。孩子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但也有个别差异,有的孩子起步早,有的孩子走路晚,这其中的早晚差异也受限于孩子的生理发展。如果家长过分要求孩子像动作发展较快的孩子那样“七坐八爬”,便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骨骼发育不良。

  正确观念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趴和爬,因为出生的季节不同,在学习爬行时会由于衣服穿得过多而受到阻碍。孩子并非父母满足虚荣心的一个工具,而无意义的比较只会让父母失去正确的教养方向。

  超载:对语言智能要求过高 当孩子一岁半时,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便成为父母所关注的焦点,爸爸妈妈们经常将孩子的听、说能力,当作孩子“聪明”与否的依据;也因此,担心自己的孩子 “不会说话”,便成为年幼孩子父母的典型过度表现。 在笔者所接触的孩子当中,一岁半孩子的家长最常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怎么还不开口,是不是语言发展迟缓?”

  事实上,语言发展迟缓必须有一定的评量标准,而且孩子不肯开口,可能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例如遗传因素、语言环境创设条件等等,不见得是语言发展迟缓。 正确观念是:孩子可以接受第二种语言,但必须是在孩子已能听懂母语的前提下;否则,过于嘈杂的语言环境会使孩子的语言逻辑混乱,令他失去模仿的兴趣。孩子的语言智能提升,受制于成人的语言能力水准,倘若成人说话时语速较慢、发音清晰、咬字标准,孩子的语言发展就会较为顺利。 超载:认知、人际压力超载 当孩子2—3岁时,父母的要求会相对提高,其关注点则往往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与人际交往方面。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能会有的过度表现。

  表现一:急切地将孩子送入幼稚园。2—3岁的孩子正处于“分离焦虑期”,所以适时地为孩子做入园的充分准备,有其必要性;即使在将孩子送进幼稚园后,仍要随时观察,以便随机进行教育。在笔者小女身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因为几位好友的孩子们,都在2岁时就被送入了托儿所,所以笔者也赶着让2岁的孩子入园,可是入园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她每天上幼稚园前仍要哭闹一阵,而且每隔一周就要发一次支气管炎回家休养;最后迫不得已,干脆就退了学,结果孩子在家健康、快乐地成长了一年,没有上过一次医院。一年后,她看到社区里的小朋友个个都去了幼稚园,就主动要求上幼稚园,入园后状况一直良好。可见,拔苗助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弊无益。

  正确观念是:在入园准备中,孩子的心理建设同样重要;但心理建设并不是人云亦云的教育,而是个性化教育,爸爸妈妈们应在家庭教育中注入此项要素。3岁的孩子已具有社会需求,人际智能的提升速度也相当快速,因此,一些托幼机构只招收3—6岁的孩子是有其道理的。

  表现二:为孩子增加各类学习负担。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孩子的学习与智力提升,往往单指认字、计算、画画等方面,但这其实是对孩子兴趣培养和掌握学习方法的一大杀手,也不符合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家长只有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基础上,用游戏的手段提升孩子的多元智能,才是最好的教育。

  正确观念是:如果你一直认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便应先从学习时间的长短开始调整,4岁左右的孩子最适宜10分钟一堂课的学习。学龄前孩子的唯一学习手段,就是游戏。 学前教育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累积,它并非单指对孩子某方面技能的训练或单纯的认知辅导,所以父母自身的优良品格,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换言之,聪明爸妈们虽不用着急,却也不能倦怠,必须把握好手里的那杆称,在真挚、温馨的亲子时间里,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潜能。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 作者:——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