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超常儿童 > 超常教育模式 > 正文

走近超常教育

2010-03-04 18:51:02 下载试卷 标签:心理 大学 实验班 启蒙教育

  1978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至今,超常教育已有24年的历史,坎坎坷坷,几起几落。由于宣传得不充分、恰当,人们对超常教育感到陌生或有许多误解和不解。许多人认为超常教育就是特长教育、提前上大学等,有的甚至把超常与特异功能、迷信联系在一起。

  事例:他13岁上少年班

  26岁的詹正茂,曾任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詹正茂5岁入小学,连跳三级,8岁读初中,1990年13岁从湖北黄陂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当时少年班与全省高考前几名或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佼佼者在一起编成混合班,学习竞争激烈,他经常要学习到夜里两三点钟。詹正茂认为,科大少年班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在大家的心目中,学习好的人就是精英。这种氛围使大家朝着精英的方向努力。在校学好知识、将来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而产发。只是当时对将来事业的方向还不甚明了。

  在中科大获管理学学士、硕士学位之后,詹正茂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01年24岁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读博士的同时,他于1999年加入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作为三人核心团队成员之一,两年间他与同事一道,将一个只有五六个人的公司发展成一百多人的国内最具规模的管理咨询公司。

  在少年班学习了两年基础课程,詹正茂对超常教育有自己的切身感受。他认为科大少年班就是在传统僵硬的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中,为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潜质的人才提供宽松的氛围,如自由选课、选系,与科学大师近距离接触等。他认为,应大力发展超常教育,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超常人才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对于国家特别需求的人才提供政策,鼓励有相关特质的人才突出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航天技术上要与先进国家抗衡,就要培养有这方面特长的顶尖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另外,教育与卫生、医疗等一样是公共事业,有提供公共产品、普遍服务社会的义务。教育部门开办盲聋哑学校,体现了对每个公民个体的尊重,公民也有权利享受这种服务。当然,在某方面有超常素质的人,同样有权利享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服务。这也是一种教育公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有需求有供给,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提供这类公共产品可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并且于国于民皆为有利。

  詹正茂在学校的时候就想到将来对社会、人类有所贡献,至于通过什么途径还很模糊。现在,他将管理作为毕生的事业。目前政府、企业渴求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他以管理为依托,将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技能等运用于实践,希望自己能成为管理专家。

  什么是超常教育?

  超常教育(即超常人才教育)是在我国大陆的提法,台湾、香港称资优教育,欧美称天才教育,日本称英才教育,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悄然兴起的对天资优异的学生所进行的教育。

  对于什么是超常教育,国内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世界天才研究协会亚太地区联合会主席、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施建农认为,“超常教育”既不是超乎寻常的教育,也不是使常态儿童成为超常儿童的教育,而是针对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的旨在使他们得到良好发展的教育。超常教育的目标就是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超常儿童”指在心理特征的某一方面表现特别出众的儿童,他们的表现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培养互相作用的结果。超常教育尽管看起来只针对比例相对少的儿童,但由于他们的发展潜力比较大,有希望使他们成为杰出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应是超常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超常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贺淑曼教授认为,过去总是把超常教育定位于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际上超常人才教育不仅要面对智力超常儿童这一潜人才“富矿”,还要从特殊人才的成才规律去面对更大的人才宝藏。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适合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大多能成为优秀人才。超常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不论躯体健全与否,只要智力在中等偏上的早慧生(天资早显学生)与潜慧生(天资迟显学生)均可接受这种特殊教育。超常人才教育除了培养全面发展的英才、杰出人才外,还要培养有特殊才能和有道德感的奇才、怪才、鬼才等特殊人才。这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全人教育(或一专多能),也是以德为本、拓宽思维的教育,它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

  前世界资优儿童协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吴武典教授指出,资优教育不仅是为少数超常人设计的,同时也是为所有学生的潜能开发设计的。这一点已开始在安徽合肥实验学校得到验证。当年合肥市教育局长何秉章提出,大学少年班在面上有局限性,应该注重大多数智力中等及中等偏上学生的发展。合肥实验学校娄彦联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创办于1987年,目的是使常态儿童得到超常教育,经过训练,挖掘智力、能力,用9至10年时间,在不增加学生课时、负担的情况下,完成12年的课程。实验已进行了15年,证明常态儿童超常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什么要开展超常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说,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有2亿8千976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我国超常儿童有290万。有国外学者把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特殊才能考虑进去,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到15%。我们的教学班是为大多数孩子设的,超常孩子会不适应。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没事干就要惹事生非。有人称其为“超常病”。超常儿童的独特性要求有适应他们的教育。这些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该享有基本的受教育的权益。我们也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贺淑曼教授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残障人就有盲、聋、哑学校、弱智学校等,而中国有近千万超常儿童,就应该有超常教育班级。超常教育是培养能在国内外各个领域中竞争的卓越人才或英才,即具有高创造力的各种高级管理人才及各学科带头人等,而不是一般人才,所以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素质教育。这是超常教育的意义和培养目标之所在。

  东北育才学校原校长葛朝鼎(现任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校长)说,对90%的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对10%的学生是无效的。很多人谈教育平等但没有真正理解教育平等。在结果的平等、过程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中,结果的平等是不可能的,过程的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宪法规定的教育平等是机会的平等,我们应该创造不同规格、类型、层次的教育让人选择。现代教育观应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允许选择、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才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吴武典先生说,开展资优教育可以帮助有潜力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普通教育强调齐头并进,使用相同教材,是“大锅饭”,无法启发有潜力的孩子。资优教育强调发展,立足点在各自发展,多样性的课程、个别化教学、丰富的环境,让有潜力的幼苗发挥潜能。课程和教学方法使教育历程充实、活泼,这些也都是教育改革中所追寻的。资优教育的原理、原则和策略的运用,可使普通教育变得更活化、素质化,更能帮助所有学生发展起来。所以资优教育的发展对普通教育改革也有一种刺激甚至是引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十多年前有人曾对公元600年至1960年的1243位科学家和发明家做出的1910次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绘制了科技人才成功曲线,发现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即开始做出重大发明创造。人才学研究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峰值年龄是37岁。

  外国学者罗斯门对701名发明家进行统计发现,科学家做出第一项发明,有61%是在25岁以前完成的,平均年龄是21.3岁。

  国外心理学家把智力分为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比较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将这几种能力与人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发现,49岁以前智力占优势,18-29岁占明显优势。

  如果我们按现在的教育制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学生到硕士毕业已有二十五六岁,博士毕业已经三十岁左右,再经过几年工作实践积累,就错过了发明创造的最好时机。超常教育本着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则,使年轻人在25岁左右就达到博士毕业,正好进入创新的最佳年龄。

  现仅以中科大为例,自中科大创办少年班20多年来,85%以上的学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他们当中已有不少人在不同领域中崭露头角,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31岁的张亚勤博士,78级少年班学生,是美国IEEE学会成立110年来最年轻的院士,世界级科学家;现代神经生物学家、中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位获得者32岁的周逸峰,是78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华尔街五大证券公司之一——培基公司26岁的高级副总裁黄沁是84级少年班学生,等等。超常教育已开始显现它的优势。

  为什么要加强超常教育?

  1998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是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21世纪进入经济全球化、社会国际化、高科技化,在国际竞争中,许多国家把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作为主攻方向,谁拥有高科技人才谁就占有优势。

  2002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中国中学超常教育协作组第十届年会”上说,“当前超常教育要确立其体系和地位,要有紧迫感。中国教育既面临普及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新世纪、新科技的挑战,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国家水平的优秀人才才是我们的目标。”

  1962年,日本科学史学者研究发现,世界科学文化中心转移的根本原因是杰出人才的总数和成果。17世纪文艺复兴推出科学史上第一个中心——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杰出科学家的人数占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55%,重大科技成果占全世界总数的53%。1840年—1910年,德国成了第四个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当时德国的杰出人才占世界杰出人才的38%,重大科技成果占全世界的41%。1920年至今,美国成了世界科学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仅以50年代为例,美国杰出科学家占全世界的42%,重大科研成果占全世界的57%。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以美国人为最多。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广收人才、掠夺人才。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三顾德国,拜见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请求他移居美国,此后,美国成了当今世界物理学中心。美国用高薪、绿卡等手段网罗到全球24万高级人才移居美国,使美国成为世界脑库。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一些先进国家就把培养高级科学家列为国家优先考虑的计划。5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开始注重“英才教育”,专门开设“英才实验学校”。美国于1972年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各州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和机构,并拨专款用于这项开支。美国现有137所大学对天才学生进行专门培养。英国于1974年成立了“天才儿童国家协会”,并在全国设立34个分会。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乃至印度、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都在发展超常教育,并设有相应的组织和学校。许多国家和地区还立法保护这一事业。

  台湾的资优儿童教育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特殊教育法。各个师范大学都设立了特教系,培养特殊教育的师资。每个教师都必须持有接受特殊教育理论学习的20个学分。台湾的资优儿童教育发展较快,全省有303所特教学校,约1002个班共27000多学生,其中小学约占43%,初中约占40%,高中约占17%。在特教学校中医体类约占64%,资优儿童教育约占36%。

  1998年,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贺淑曼教授采用前世界资优儿童协会主席吴武典教授设计的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苏州、临川等地共调查了800余人。结果显示,93.6%的人坚决支持和温和支持这一事业,83%的人认为国家应对超常教育制订政策立法保护,74.2%的人认为应加强发展这一事业。

  超常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从20多年的实践中感到,单靠部分中小学、高校单干,由于人力、财力有限,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操作模式,导致这项事业发展缓慢。超常教育工作者渴望超常教育成为“国家行为”,由政府教育部门制订有关法规,保障、支持和加强超常教育,以赶上世界超常教育的步伐,及时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培养杰出人才。

  链接:超常教育几种模式

  由于人们对超常教育了解有限,提起超常教育联想到的往往只是大学少年班。实际上超常教育并不仅仅是大学的事。贺淑曼教授指出,超常教育的概念已从原来的理科少年班拓宽到了文科、艺术、体育等多种超常教育的种类。在大学中除了少年班,还有“00班”(没有系的数码代号)、混合班(即少年生和优秀本科生混合编班)、基础强化班(即强化专业基础的班)、连读班(如初中直升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而且,超常教育不是单一的少年班,也不是单纯的特长班教育,更多的是在通才教育(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再办文、理、体、艺等诸学科的大、中、小、幼的各种实验班、短训班和个别教育。

  在中学,从1985年北京八中创办超常教育实验班开始,已先后有70多所中小学开办超常教育实验班,如北京的人大附中、天津耀华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苏州中学、东北育才学校等。这些学校的领导认识到超常教育的紧迫性和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创办各种形式的超常实验班,探索超常教育的方法、途径,向大学输送高素质超常少年。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已寻找到不同的超常教育模式:

  以科研为先导的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1985年北京八中在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市教科所的支持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由平均年龄10岁、文化程度达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成的超常儿童实验班。八中的超常教育一开始就是以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的形式提出的,在超常儿童鉴别、非智力个性品质的培养、超常班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成为国内超常教育的借鉴。

  多模式并存的东北育才学校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中学四年制超常教育实验班。以年龄在11周岁以下,智力超常、非智力因素好、身体健康,数学、语文基本达到小学五年级知识水平的在校学生为对象,在4年内完成中学6年的学习任务,达到重点中学优秀毕业生水平,在15岁前升入大学;第二种是中学数学、外语、计算机强化实验班。实验班并不是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使不适合在超常班学习的优质素质的学生,在某一工具学科方面形成一种优势,把在单科独进中获得的思想、能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以全面发展;第三种是常态——超常特别实验班。从小学中等和中等偏上程度的学生中招生,经过特殊教育,培养成为优秀的和特别优秀的人才以至优异人才。大部分学生是常态的,通过超常教育使他们得到超常发展,成为优秀人才。其理论依据是:人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潜能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后天如何开发塑造。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集中办班,分流培养”。通过对学生文化知识、能力、智力与非智力情况的考察测试,根据学生情况择优录取编班,按国家规定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组课程。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动态比较与观察。按照他们思维发展与学习进展的不同水平适时分流,形成了适应超常学生的五年一贯制学制。天一中学多年来进行了学制探索、小班化探索、课程设置探索、办学形式探索等。

  链接:超常教育把握与误区

  吴武典先生说,先进国家重视资优教育,贫穷落后的国家把注意力放在一般学生获得教育机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重视资优教育,对国家发展产生良性循环。如新加坡、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很有竞争力。原因是他们对资优教育投资不吝啬,而且强调对资优人才的培养。新加坡教育部设有资优教育署,使得这么小的国家有高度潜力和竞争力。

  大国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对资优教育建立了制度,通过立法、师资培训、方案设计等,资优教育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学习别人经验可以缩短很多走向成功的路。发展资优教育各国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有些要因地制宜,考虑社会文化特质,可以发展自己的模式及特色。

  资优教育中强调人格培养,使潜能与人格发展并进,在走向聪明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责任感。

  人们对资优教育的一个迷失是:认为举办资优教育会造成不平等,超常的孩子本来就有比普通孩子高的天赋,再另外拿出人力、物力培养他们是对普通孩子的不公。那么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能做到因材施教吗?在普通教育中,特殊学生的学习口味、能力在普通班得不到满足,无法发挥潜力特长。到了资优超常班或资优教室获得个别学习的机会,也不会造成普通班的教育压力,并能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个迷失是:认为特殊教育就是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照顾,如残障学生。对那些天之骄子何必再锦上添花。其实,资优孩子也需要栽培浇灌。他们虽然有好的禀赋,但并不意味好的种子自然就可以开花结果,它仍然需要水、阳光、园丁,不是不学而能。

  此外,不要把残疾与资优划一个鸿沟,不少人具备资优和残疾两种特质。如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有演说、创造能力,难道不是资优就不必接受资优教育吗?天才也很有可能受情绪困扰,这些缺陷能不管它吗?资优与残疾不是相反的特质。重视残疾教育的同时也不要排斥资优教育。

  曾经担任中科大少年班教师的贺淑曼教授认为,现在超常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惑。

  一是概念和定义的困扰。有人把超常教育定位于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有人说“高智商(智商一般为130以上)的儿童被看成超常儿童”,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超常者。这样的教育则会把爱因斯坦、爱迪生式的潜慧生排除在外。这种定义给超常人才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阳春白雪”的面纱。精英教育是超常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二是教师与教材的困扰。教师除了本身的素质之外,还必须对超常生的身心发展及超常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等有所了解,教师要经过培训;教材的深度、难度和系统性也至关重要。

  三是超常人才教育的评估困惑。社会上有人习惯于质问:“你们培养出多少世界级人才?”其实,超常人才教育是一项大中小幼的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有失误都会给人才成长造成损失。所以,每个教育阶段都应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再者,有的人大器早成,有的人属于大器晚成。还要看社会为人才持续发展创造了多少条件等。

  四是教育体制的困惑。国外培养人才的最好模式是通才教育,即入学后先不分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发展选专业。但目前在国内能广开此路的大学并不多。

  五是超常人才的持续发展困惑。在校学生都是潜人才,潜人才在走入社会后转变为显人才。他们变成真正的人才既有自身的适应能力问题,也有社会的认识观念和体制等问题。人才的持续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天一中学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