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0 16:25:56 下载试卷 标签:人大附中 超常儿童
1987年,人大附中在高中组建了第一个超常儿童实验班,刘彭芝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这个班学制只有两年,但绝大多数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各自领域的拔尖人才。
其中,颜华菲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成为美国A&M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的组合数学家;阎延文当年是我国最年轻的文学博士,现为知名作家和学者。
1989年,刘彭芝送走实验班学生,从普通教师一跃升为人大附中副校长,一手操办了超常儿童教育基地仁华学校。
1997年,刘彭芝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的道路上奔跑。跟跑的还有众家长
超常儿童教育在刘校长的人生大事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她的超常儿童教育理念也是“超常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她主编的《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她当仁不让,为之作序;后意犹未尽,又为之作跋。
书中讲述了八位超常儿童梦幻般的成长经历,梦里江河相信他们也会有梦幻般的未来。套个流行词,他们就是人大附中的“梦八”。
中国车手程丛夫
程丛夫,小名毛蛋,中国的“F1之星”。
6岁的时候,当小小的程丛夫破例与大人一起坐过山车时,他沉稳的表现和对挑战极限运动的痴迷第一次引起了父母的关注。而当程丛夫迷上卡丁车的时候,父母便将程丛夫的未来锁定在了赛车运动上,开始了一家人的风雨征程。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赛车还是一个几乎不被人知的行业,而将自己的孩子带上一条没有先例的道路,则被认为是一种疯狂的赌博。
十多年的风雨征程,今天的程丛夫被誉为“中国的舒马赫”,是最接近F1这个世界顶赛事的中国车手。读程丛夫的成长故事,就像读一部奇妙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程丛夫展现了他对自身理想坚定和执著的追求;程丛夫的父母展现出他们独特的家教哲学;而这背后的另一个主角人大附中,则是程丛夫展翅高飞的舞台,这所以尊重个性为教育理念的中学,给程丛夫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成为程丛夫成长道路上强大的“心灵后盾”。
学苑怪才潘思塑
潘思塑,2002年毕业于人大附中,考入北京大学,并于一年后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生物学系留学深造。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潘思塑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从小酷爱读书,文史地理几乎无所不包;他把探古寻幽当成最大的乐趣;他也因为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而倍受奚落,失落与自卑曾一度纠缠他……但是,人大附中融洽的校园环境、尊重个性发展的方式最终将他培养成一位同学眼中的“潘博”。
往昔的20多年的人生路途,潘思塑走过了别样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本书通过对潘思塑成长轨迹的真实描写,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潘思塑身上呈现的不同效应,清晰地向读者展现了超常教育的独特魅力,表明了促进孩子精神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所在:爱、宽容、尊重个性……
发明之星吴天际
吴天际,2006年毕业于人大附中,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
吴天际是一位突出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凭借优异的发明创造能力和创造成果,曾获得“第25届全国青少年奖”,赢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因其出色的表现,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
吴天际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大附中的通用技术课。这门课程开设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多年的发展已经使它形成了集通用技术教育、创造教育、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正是在这门课堂上,吴天际深入研究“圆弧半径测量尺”,由此赢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等一系列荣誉,开启了他的创造发明之路。
本书通过对吴于际成长经历的描述,深度剖析了家庭对孩子好奇心的培育与引导、学校创造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在主人公身上起到的神奇作用。特别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少年杨迪
杨迪,2006年毕业于人大附中,现为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学生,该学院是美国电影电视类专业排名第一的艺术学院。
杨迪是一位热爱艺术的少年。在家长的影响和熏陶下,他从小便展现出优异的音乐、书法艺术才能。进入人大附中之后,他在校园英语剧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艺术天赋;和同学一起改编、主演和拍摄的英语剧《无间道》,成为人大附中众多英语剧里面一个突出的符号。在不断的自我挑战过程中,杨迪最终将艺术确定为自己未来的选择。
如果说杨迪早期的艺术爱好表现为一种兴趣的话,那么在进入人大附中后,艺术对他则是一种追求,这种转变正是教育引导的力量。正如专家对杨迪成长经历的点评所言:“学生们潜能无穷,创造力无穷,教育的责任就是给他们搭建起一个挖掘潜能,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剑桥学子肖盾
肖盾,1997年进入人大附中,2001年赴英国留学,两年后被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工程系录取。
按照肖盾自己的话说,进入人大附中后他的“学习成绩沦为较好”。但是,人大附中对肖盾而言是一段特别的经历:老师和同学们在足球场上为了一场失利的比赛相互鼓劲、一堂数学课最终成为唇枪舌战的关于“911事件”的辩论赛,参加OM国际大赛等等。竞争、友谊、智慧、见识、视野……这些成长的关键词在人大附中的岁月里悄悄地融入了的心智,成为他不断成长的滋养。
如果说基础教育是为了开发心智、为学生成长打下根基的话,那么肖盾的经历则是生动的诠释:他是获得国际管乐大赛银奖的小号手,被海外名校誉为优秀的音乐家:他曾获得全英国密码破译大赛一等奖:2003年,他从20多万留英学生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留学生金奖……由于他在英伦三岛取得了多项耀眼的成就,尽展中国少年的风采,有人形容他“墙内开花墙外香”。
世纪少女杨夏男
很难用一明确的词形容杨夏男:聪颖、勤奋、执着、吃苦耐劳、活泼、善良、美丽,这些特点她都具备。她还是一位及其热爱舞蹈艺术、并既有较强舞蹈天赋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位学生,人大附中选择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尽最大的可能支持她,尽最大努力帮助她,为她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于是,人大附中为她组建了学校第一支舞蹈队,为她筹划个专人专场演出,为她在海内外寻找舞蹈演出和交流的机会,为她补习演出期间落下的功课……这背后,她父母也以无私的爱默默奉献,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每一场演出的观众席上。
在不断的被激励和自我激励中,杨夏男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少女。她在新世纪第一个元旦从数万参选的中学生中高票单选为“世纪少女”,代表中国新一代的形象参加“中华世纪坛”的中华圣火点燃仪式;离开人大附中后,她放弃了北大和哈佛,进入宋氏三姐妹曾经就读的布瑞尔学院深造,那里的教授和同学亲切地称她为 “一个有思想的舞者”。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看着她优美的舞姿和可爱的笑脸,我会忘掉所有的烦恼和疲倦,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教育的背后是深沉的爱和欣赏!
校园“黑客”候晓迪
侯晓迪,2003年毕业于人大附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侯晓迪是一个在网络安全方面卓有成效的少年。他是从军队大院里走出的“数学顽童”,进入人大附中使他从此步入超常教育的春天:设计校徽、组建网络安全社、参加人类基因组课题研究、出版科普书籍《e矛e盾》、参加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计划……人大附中给了他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本书通过对侯晓迪成才之路的描写,展示了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尊重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具备创新、探索精神的学生的重要作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超常教育的独特魅力。
绘画才子王羽熙
3岁开始写生,8岁绝版个人画展,10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10岁创办出版漫画丛书《新游记》,18岁以高考数学33分的成绩从人大附中走进了国内最高的电影学府北京电影学院……
在王羽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让人头疼的特征,比如聪明但并不好学,对游玩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举步维艰;有梦想,有追求,但也呈现出少有的偏执等等。不同的是,王羽熙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品味王羽熙的成长历程,你会感受到一个天赋个性的孩子应试教育下的艰难,同时也体会到一所好学校和正确的育人思路对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巨大帮助,他的成长历程印证了一个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引起高度重视的话题:尊重孩子的个性,尽可能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芸影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