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北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0-10-21 10:52:05 下载试卷 标签:北大附中 重点中学 小升初
前几天,当我看到关于北大附中50周年校庆的标题时,鼠标不需要大脑指挥似的直接点了进去。北大附中,这个我曾渡过5年美好青春时光的地方,每每想到她、看到她,都会让我停下手上的事,回想那么片刻……
我是1985年9月进的北大附中初二,当时是父亲把我由上海爷爷奶奶家接到北京和父母还有弟弟同住,由此开始了我在北大附中的5年中学生活。
一、我的班主任老师
记得我到北大附中碰到的第一位班主任是个中年妇女,有着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名字 – 熊菊香。熊老师在我这个插班新生没进班多久就找我妈说话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主要是说“叫你家孩子别老换衣服,影响不好”。
1985年的上海,我这个进入了青春期、开始注重自己外形的小姑娘的着装是绝不会被认为有什么不妥的,而在1985年的北京我就显得和周围的孩子们不太一样了,这一点14岁的我也有所察觉。同学们大多数整日穿着校服,而且大半同学的形象气质比较土;而周围大人们的着装也是一样(这一点即使在我进入高中,也就是大约在1988年左右,在同学的外婆 – 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太太那儿仍得到认同)。
很快地,熊老师的指示在我妈的监督下得到全面执行,我的长发被剪成没有任何个性的短发,而我也淹没在了北大附中初中校服的绿色海洋中。回想起当时北大附中的校服,一身绿色运动服(一年四季就这一身),两边是两道白色的贴边,胸前是北大附中四个不大的白色的字。现在想想很有点山寨版的阿迪达斯的味道。
二、我的语文老师
初中时有一位语文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她姓什么了(对不起)。她大约五十上下,虽然人胖胖的,但气质优雅,面貌也长得很好,皮肤白而嫩,看得出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她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是她的声音。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好听,和电台里读长篇小说的女播音员一样,甚至是更好听。好像她提起过她是北广(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也许是她自己也很喜欢自己的声音吧,她常常读课文给我们听,不管她读什么我都觉得很好听。她的课也上得很好。记得有一次,是个冬天的早晨,北京下起了类似冻雨的东西,上学路上就能看见好多人摔跤,无论是走路的还是骑车的。第一节语文课的铃声响了,而讲台上迟迟不见老师的影子,直到大约过了五分钟才见老师气喘吁吁地走进来。“真是对不起大家,我迟到了。我在上班路上摔了交,爬也爬不起来……
这是我工作这几十年来第一次迟到。真是很抱歉”我当时就对她肃然起敬,一个几十年工作不迟到的老师,她的工作态度可见一斑。还有一件事,现在想来很惭愧,其实不是到现在才觉得惭愧,是早就惭愧了的:有一次语文课写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写“我的老师”。我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男老师、女老师……”
后来评语下来了,也可想而知,老师当然是说我这句话是多余的。可是在14/15岁最具逆反精神的年龄,我在作业上回了老师说“我觉得这样写没什么不好”。老师想必一定是生气的(不气才怪呢),又回复了我,大约是说“我这样指出来是为你好”。故事至此就结束了,再叛逆,我也没那胆量再回老师什么了。只是长大一些后,我每次想起这件事就后悔,觉得应该向那位胖胖的老师道歉的,自己当时这么做真是没道理。特别是在我自己也做了母亲,时时要教育孩子们的时候,我想象当时那位老师也许是叹着气摇着头,甚至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地回复我的作业的。老师,我在这里向您道歉了,其实我是很喜欢你的。
三、我的物理老师
能在今天的北大附中网站上看到照片的特级教师列表里,物理老师陈育林老师是教过我们班的。陈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头发花白了,看得出他很有经验。听同学说他原来应该可以在北大任教的,但不知怎么到了附中来教我们。陈老师操一口上海式的普通话,所以我猜测他应该是上海人,不过这一点我没向他证实过。陈老师教得好不好呢?应该一定是很好的。但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说来惭愧,本人在高中时虽自认学习态度端正,努力有加,但物理方面的脑子一直不开窍,所以物理课上常常听得云里雾里,考试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后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上面要用这种奇怪的口气来说说陈老师的物理课。
但不久前,我遇到高中同班同学曲磊,他当年可是班上的尖子生,考大学时是被保送进清华的。我们一起说起高中的老师们,当说到陈老师,曲磊说:“陈老师在物理上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所以说呢,每个老师的特点都不一样。有的老师擅长的是补差生,有的老师擅长的是推进那些尖子生。
四、我的历史老师
北大附中确实是有一批好老师的。好老师不需要教你很久,即使只是上了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次课也能让你印象深刻。比如附中的关秀岚老师,她的照片在现在的附中网站上也有,上面注明的是特级历史老师。其实关老师是历史老师这点我早就忘了,当年她也没给我们班上几次课,我也并不记得她在课上讲了什么令我难忘的话。我记得她是因为她慈祥的笑容,她在为数不多的课上如长辈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的老师)的亲切的说话方式。虽然当年并没有和关老师有什么多的接触,但每次见到她我心里总是以百分百对长辈的尊敬来对待她,甚至即使只是遇到关老师时给她的一个微笑。
五、我的另一位语文老师
另外,我还记得一位当年还很年轻的语文女老师,胡老师(抱歉,我也记不起她的名字来了)。她偏高的个子,有点微胖但身材匀称,大眼睛,长得让人觉得舒服。胡老师上我们班的语文课时间不长,可能是临时代了一段课吧。但我记得她上的语文课大家是那么爱听,好像当时把我们班对语文的兴趣都提了起来。记得有一次,可能是我们就要毕业了,抑或是有同学要离开班上,反正是关于离别的话题,胡老师说“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不祝你一帆风顺,但我祝你在跌倒的时侯能勇敢地爬起来’”(或者是类似的话,记不那么确切了)那位胡老师也许早就忘了她在几十年前对一帮孩子们曾经这样说过。但是,她说的这句话,以及她说这句话时充满鼓励的眼神、表情,几十年来在那堆孩子中的一个的心里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没有被淡忘。
现在想来,好老师的概念除了能够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成绩提高起来外,更重要的是要以和孩子们平等的心态以及从内心发出的对孩子们的爱、一种强大的亲和力去赢得孩子们的心。
北大附中的老师们还有好多值得一一细数,也许有一天中学同学聚会时每个人都能说上些心里印象最深刻的人或时刻。那时大家可以一起用记忆拼凑一张比较完整的属于1985-1990年的北大附中老师群像吧。
相关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博客网友 作者:雨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