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岁末年初降惊喜,小升初意外被点招

2011-02-11 10:15:58 下载试卷 标签:点招 小升初择校 小升初 经验交流

  孩子2011年小升初,一路走来,付出的艰辛只有孩子和父母知道。我感觉最终能否进入心仪的学校,一靠实力二靠运气。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可能是经验也可能是教训,一家之言,希望对来年小升初的孩子有所帮助。

  1、尽早动手抓学习。孩子在南城一所重点小学上学,在父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信条和棍棒下,较早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在年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开始接触奥数是从四年级开始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她的奥数学习,我们抓得不紧,仅充当了“车夫”的角色,督促检查作用发挥不明显。孩子只是在课堂上听、回来做作业而已,对于思维训练导引之类的习题没有认真做过,没有花力气钻研。

  2、全面发展不偏科。数学、语文、英语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3、合理分析定目标。我们对孩子的定位不准确,最开始目标校是十四、十五中,区奥校一上两年,后放弃,早应该主动退出。目标校变为北师大附中,后来是八中。现在看来目标确定不准,低估了孩子学习能力,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五年级末经过多方了解,感觉****比较适合孩子,孩子参观了校园,十分喜欢,这也是他后来努力学习的一个动力,也可以说可能这所学校更适合他,在这里考试发挥好一些。因此正确认识孩子、选择好学校很重要。

  4、多占坑班求稳定。由于过于保守,六年级我们占了太多的坑班。除了原来的区奥校(4年级开始)和八中(5年级开始)坑班,又增加了北师大附中、****和老教协的坑班。五个坑班确实太多,有利有弊。利是广种博收,多少会学些东西,忙于上课,辛苦已成为常态,这种高运转、高强度、高压力也使孩子有了较大进步,也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有付出才有收获,而这进步当时我们并没有察觉到,只是到后来传说中MD响起才感觉到。弊是忙于应付,顾此失彼,做不到重点突击。到2010年国庆节前后,我们才放弃区奥校和老教协(孩子数学不突出),确定了三个档次的目标校:

  (1)北师大附中,考试发挥正常肯定能考上;

  (2)八中,考试发挥正常基本能考上;

  (3)****,考试发挥正常有希望考上。

  5、良好心态放轻松。随着孩子的一些课外班的同学先后被人素、101、清华附、北大附点招,能看出孩子心里有些急躁。做父母的认真分析形势,晓之以理,稳定心态,带孩子玩一玩,看场电影……一张一弛,压力中有快乐。

  6、全力以赴拼成绩。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提高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紧迫的。周末孩子基本都在上课,父母好辛苦呀,睡懒觉已成为奢望,孩子更辛苦,往往为了赶场,午饭是在车里吃的,还可以小睡一会。我们曾笑侃:这台车为孩子小升初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末晚上回到家都10点钟了,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快乐三人行,一路欢歌笑语。

  7、频繁考试练身手。几年来孩子参加了多次考试,我们把考试作为练手,查漏补缺,孩子已不畏惧考试,说考试拎起书包就去,题型也见多了。最大的收获是考试认真仔细了、速度提高了、会的题基本不再丢分了。

  8、培训机构争机会。上培训机构学习,参加其组织的杯赛,毕竟可以依据成绩和志愿得到一些推荐机会。在此诸多老师在孩子小升初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

  9、早做简历求精美。简历从六年级初就开始制作,把奖状证书分类,选择了比较重要的,扫描,PHOTOSHOP设计,这样一页可以包含4张、6张奖状,增加了信息量。印刷用了铜版纸,装订起来很精美。以至于在后来面试时简历受到了老师的夸奖。因为孩子字写得还可以,有一篇“自我介绍”由他自己用钢笔写好,放在了照片下面,这篇“自我介绍”后来在面试时被老师要求翻译成英语说出来。

  10、岁末年初降惊喜。我说一靠实力二靠运气,珍惜每一次机会,在付出努力之后,或许幸运之神就会降临。12月上旬被目标校****MD后,2011年1月初幸福再一次来敲门,这所学校是原来我们所没有考虑的,仅经过了一次考试。孩子说:这个学校是我付出最少的。我说:这是建立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请珍惜每一次机会,或许孩子这次“荡秋千”会荡到最高点。
 

相关阅读:

史上最牛的小升初原创文章(凡客体)

非牛孩家长爆小升初顺利过江经验

晒晒非牛孩2011年小升初如何被点招?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e度社区 作者:麦田守望者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