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人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1-05-06 06:13:33 下载试卷 标签:人大附中
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时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60诞辰,受RDF的邀请,我参加了在人民大学世纪馆举办的一场题为“向祖国汇报”的RDF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庆典活动。
是日,人大世纪馆前,车马骈阗、人流如织;馆内,高朋满座、冠盖云集,各方佳宾应邀而来。其中既有中共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国务委员、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高官;又有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著名作家阎延文,以及国安队球员张辛昕、王晓龙、张思鹏等RDF著名校友;还有包括英国名校惠灵顿中学校长在内的等来自全国、全球的名校校长前来捧场,更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等10名中国航天员“全明星”豪华阵容前来祝贺……
但这一切都不能使我意外和动容,因为它们都只不过对RDF中特别身份一种注释。作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名校的RDF中,绝对消受得起这种近乎奢华的场面和捧场阵容。而杨利伟等名人的到场和他们作为RDF子女家长的特殊身份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RDF作为许多人心目中“贵族学校”的一种地位。这一切与我都没什么关系,一如我的身份——我既不是RDF的家长、也不是RDF毕业的校友,我也是不可以为RDF庆典添色的高官、名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校外人,有史以来的经历像平行线一样,还未曾与RDF发生过交集,除了这一点——我是RDF的尖锐的批评者。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批评名校现象的存在破坏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其中作为例证我曾指名批评了RDF,并在我给教育部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小组的上书中力陈我的主张,即:取消所有的重点小学、中学,将所有的教育资源至少在区域内平均分配。
没想到我一个小小律师的批评竟然引起了RDF校长刘彭芝的注意和重视,于是由我人大研究生时的老师,现人大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的介绍,在我的同学兼同事刘晓飞律师的陪同下,我应邀第一次跨入我一直持负面意见的RDF的大门,与刘校长,以及RDF及其分校的所有校长、副校长、书记,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
可是,那天的交流中,我们仍局限于陈述彼此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的观点和不同看法。我坚持认为,公平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必须是对每一个孩子从起点开始的公平;而刘校长则认为,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主张,现实中由于每个孩子的差异性,硬要求基础、天赋、智力不同的孩子在一个环境中按同样的进度学习,实际上对有天赋的孩子和基础差的孩子都不公平——对前者束缚了他的发展,对后者则容易增添挫折和自卑感,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至于RDF,刘校长说,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我们的社会责任,RDF一直在追寻的梦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寻找和培训栋梁之才;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建立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即让每个有相同天赋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腾飞。
那次交流,作为传奇人物刘彭芝校长以其端庄的外表和清晰流畅的谈吐、以及新颖的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当天我们并没有形成共识,但我们之间却形成了对彼此的尊重。
此后我一直在想,为何作为国家参事、成功人士和社会名流的刘彭芝校长会对我一个体制外律师的意见和批评如此重视?并屈尊与我这个一个小人物对话?而不是利用可资利用的权势打压不同意见或者干脆置之不理?此后,RDF谢鸣钟老师对我说:其实,我们刘校长是很单纯的,除了办教育、培养人才,她对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以为,这句话或许可以为我与刘校长从此开始的忘年交做注解。我想,不势利、讲道理、重视和尊重批评者,这或许就是她值得我敬重的地方!而深究之,我们之间对彼此尊重的基础乃是对民族未来共同的责任感。
此后,我与刘校长仅有过一两次电话联系,其中有一次是她临行去西安开会时给我打来的,电话中相约找机会再度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但是,一直忙碌的她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息过,随后又迎来了RDF的六十大庆,我们就更没有机会见面了。可是我却一直没有放弃对RDF社会责任的质疑。
随后,我就坐到了RDF六十庆典的观礼台上。再随后,我发现我作为普遍律师的名字也与众官员一样赫然出现在大屏嘉宾名单上,这虽然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但是,仍然不能够改变我质疑的态度和一个旁观者的中立立场。
接下来,我在这场成果展上看到了为哈佛录取的俊朗聪慧的男生女生们,看到了创作小说喜爱戏剧的理科高材生,看到了无数高考状员的名录和北大清华等名校为其敞开的大门,看到了用生物方法攻克癌症的青年发明家,看到了RDF像模像样的学生电影节,看到了RDF的围棋、国际象棋队、三高足球队取得的一个个全国、亚洲乃至世界冠军,看到了RDF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各类竞争和航模、机器人乃至各种发明竞争中的骄人的战绩,也欣赏到了RDF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队、艺术体操队、武术队的精彩表演——我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达到了相当的专业级表演水准,让所有人领略到了无比愉悦的精神享受!这些都充分说明RDF确实早于其他名校完成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但是,我仍然在寻找;因为,这些在我看来还不算什么!因为RDF毕竟是RDF,作为一个全国名校中的名校,什么样的人才RDF不能网络,什么样的条件她不能具备?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RDF这里,基本做到了人尽其才、因材施教,包括老师,包括学生……。但我仍在寻找,寻找RDF对社会的责任,这是刘校长对我一个晚生曾经的承诺。
接下来发生的就不是我一个观察者的理性可以控制的了,它们直接作用于我的情感中枢,使我忘记了观察者和质疑者的身份,不能自已地流敞出了泪水。那么,我看到了什么?让我如此动容?
从录相资料中,我看到了RDF老师爬行在贵州六盘山崎岖山路上去探访穷困农民家庭和他们聪慧的孩子,我看到朴实的农民接待这些来自北京尊贵客人的最高礼节不过是一盘鸡蛋,我听到他们最高的愿望不过是让孩子走出大山,“学习比好的孩子还好”;我听到那个被RDF老师带去北京“留学”一年的幸运男孩临行时对母亲的承诺:“妈:我会养您的!”我承认,当看到他母亲转身以袖拭目时,我的眼睛模糊了……
接时,我看到了RDF从贵州六盘山中学、河南新密中学、延庆永宁中学等对口支援不发达地区的中学吸收的“留学生”孩子齐刷刷地站在我们的面前,向全体嘉宾亲口汇报他们的骄人的成绩。当我亲眼看到那个承诺赡养母亲的男孩子站在我们面前,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名大二学生的他,以出山前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向RDF老师表达他发自内心的感谢,当他与所有孩子与援教老师共演唱《让世界充满爱》时,我承认,我的眼睛模糊了……
当“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一行醒目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我承认,我在RDF找到了刘校长所承诺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可以用另一组数据来诠释:多年来,RDF接纳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来本校学习的学生达近千名;RDF以合作办学的模式使北航附中、蓝靛厂中学等基础薄弱中学起死回生;RDF牵头举办了全国校长培训传播RDF的管理经验和办学理念;RDF对口支援的延庆永宁中学今年高考考入本科的学生为78人,而在此之前,相应的数据为零!
对此,刘彭芝有她的感悟:“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的生命蕴含在自己身体中;大的生命蕴含在人群和社会中;学校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的生命蕴含在自己校园中;大的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这些,都是我的新发现;但是,除此之外,此行我对RDF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发现:
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现身说法的范本,而且仿佛RDF本身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魔术师。
在这里,我甚至看到了普通体力劳动者是如何在RDF找到他们的人生价值的;在RDF,我看到了他们从实验员到化学名师,从修理技工到专家,从食堂农民工到摄影师的魔术般的华丽变身;而那个名叫高山的RDF食堂的师傅不仅将他的蔬果雕花技艺变化为一幅幅美丽的摄影作品,还为我们呈上了一个由其创作的舞蹈《从头再来》。这个全部由在RDF食堂工作的三十多个农民工表演的舞蹈最奇绝的创意是那根作为劳动工具象征的竹杆,它一会儿成为农民工攀援而上的人生独木桥,一会儿成为他们放飞人生理想的工具。那些年轻的舞者是那么健康而美丽,你简直无法相信他们就是早上还装着工装在食堂忙碌的厨师、配菜小工、保洁工、服务员……。我承认,当我看到那几位美丽的女孩子被她们的工友轮流用竹杆高举在空中、闭目忘形地“踏云飞行”时,我的眼睛模糊了……
对人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人格和发展需求的尊重,构成了RDF以人文关怀为特质的特殊校园文化的核心,这就是RDF校友在这个庆典中喜欢使用的“气场”这个词所表达的意境。这是我对RDF之所以成为名校中的名校的新的解读,而这一切,是我过去所不了解的。
在RDF60年成果展示的节目单上,印着刘彭芝一段话: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每当看到这段文字,我便想起那天当刘彭芝校长走上舞台时,当屏幕出现每一个老师的介绍和身影时,现场RDF的孩子所发出的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我认为,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戴是我们这个社会现今稀缺而宝贵的!一如我的眼泪。
而那一组组人大师生为灾区同胞捐赠、对孤儿院老人探访进行临终关怀的照片,以及一个个RDF学生和成功校友的人生样本,仿佛也在诠释着刘彭芝的这一段归纳的权威性。
于是,当我擦试着感动的泪水起座离去时,我体会到了那些让我感动的东西,那就是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爱和尊重!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