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给新初一的同学们的四点建议(更新中)

2012-06-14 10:20:46 下载试卷 标签:小升初衔接 经验分享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升到了初中,经历了学习生涯中第一此真正意义上的升学。这次的变化是巨大的,无论从自身还是环境:我们从今开始不再喜欢被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一样来看待了,而我们本身的个子也变高了,说话的声音也开始变得成熟;陪伴我们六年的小学校园、同学、老师,我们要对他们say: good bye!迎接我们的是一座只是曾经有所耳闻的校园,一身印着“XX中学”“XX附中”的校服,一副副暂时陌生、未来逐渐熟悉的面孔,一本本看起来没什么头绪的教科书……

  在中学,我们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小学里面的数学、语文、外语……而是数学、语文、外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还有似乎边缘一些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课业的压力一下子走入了巨牛的“牛市”,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里,作为带过多年初一,本身也早已经历过中考的老师,给大家四点建议:

  一、改变生活规律

  1、固定作息时间(6:30——22:00)

  或许这个建议是老生常谈,同学们在学校里或者从其他长辈、朋友那里都听到过,但这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一来,同学们处于长身体 的重要时期,八小时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会保证我们健康成长;二来,有规律的休息会让我们保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了学习的质量与心情的好坏。老师曾经教过这样的学生,遇到一些事情或者突然某一天心情大好,于是精神亢奋晚上想晚点睡了,凌晨两点还不愿去休息,导致第二天早晨起来精神萎靡,在学校打了小半天的瞌睡,显然当天的学习效率将非常低。而更可悲的是,白天睡了晚上他又睡不着了,于是这样恶性循环着,导致在改回到正确的作息时间之前,他浪费了五六天的时间,落下了很多课程。同学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容易,但破坏的一个好的习惯却非常容易,咱们一定要严格的遵照着正确的作息时间,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去充实的度过每一天。

  同学们可能会说:老师,我们每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都得写到十一点以后了,那怎么保证作息规律啊?……这里老师就要说下一个小建议了:

  2、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或许又是老生常谈,同学们会问,怎么充分利用时间啊?我每天都很忙啊?……老师曾经在广州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可以每晚都九点半就睡觉,而且作业回回都是优秀,还能完成大量的自己买给自己的练习册,学习成绩自然也非常好。他的同学们都很羡慕他,问他究竟怎么做到的,他的答案就是:挤出可以挤出的时间,比如,每天晚上我特别喜欢用热水泡脚,但是我的双手还是空闲的,于是我就在那段时间里拿起英语书,在泡脚的十几分钟里,我可以看完一个单元的单词了……同学们,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现象:每晚放学后,感觉累了,于是书包一甩,拿起水果就在电视机前一坐,一两个小时都不愿动地方。休息,谁都需要,但是否需要这么久呢,这些时间是否可以节省出来一些来完成我们的作业呢?那个同学就连上厕所坐在马桶上的几分钟里都可以做两道数学题,你们可以想象么,时间就是这样变得充分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

  至于说到提高效率,我们就要找到学习效率的低下的原因。我们面临着两大敌人:一个是“懒惰”,它让我们的双手不愿拿起书和笔,它让我们把时间用到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上而减少了学习与睡眠;第二个就是“焦躁”,它让我们在面对书本的时候就是看不进去,他让我们的注意力随时注意着那些周围一点点的风吹草动而恰恰不关注在学习上,于是我们看了几个小时的书才发现只看了两三页,写了半天作业才写了一道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出自这两个,如何戒掉它们,同学们,我们需要好好地反思自己。要真正的确定懒惰和焦躁是否是不正确的,自己是否真的在这方面做得不对了,如果我们真的真的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那么我们一定就会去改变自己的,因为我们有尊严,我们不会允许自己明明是错的仍然毫无忌讳的去做,我们一定会打败这两大敌人。

  另外,提高学习效率不光从改掉毛病开始,还要从积极方面去改变,去增加一些好的习惯与方法。比如,老师曾经教过的另一个学生,她喜欢每晚刚躺在床上时候,用十分钟在脑子里过电影一般回放一下自己今天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笔记。如果她能把基本所有的知识都回忆出来,那么她就认为自己今天学的很充实,于是睡得也很踏实;如果她发现有一些东西我根本毫无印象或印象不深,那么她会觉得自己学得有隐患、睡得不安,于是强迫自己爬起来看十分钟之后,再躺回床上,直到可以回忆出全部知识为止,她这样的方法就很好,我们也可以想象她的成绩,她最终考入了广州的执信中学,那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超级重点。所以,同学们,我们要从生活的各方面、其他人的身上去找去请教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在不断打败学习中的“敌人”的同时,找到学习中的“朋友”。

  写的稍微多了点,那么后面的三点建议会陆续发出,衷心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初数孟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