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人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3-07-10 10:59:09 下载试卷 标签:人大附中 新闻
北京奥数网讯:2013年高考的状元不在人大附中,人们对人大附中也有了一些质疑,以下是人大附中孩子对于高考状元不在人大附中的感想,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让小升初家长们对人大附中有更深的了解。[相关阅读:从海淀区高考成绩看小升初择校]
2013年6月23日,不少网站都打出了这样的新闻标题:2013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不在人大附中。
“不在人大附中”——这暗含着多年以来的一种习惯被打破,似乎人大附中本应是北京高考状元的培养基地,哪一年状元不在人大附中,反而成了一种“新闻”。一时之间,人大附中人也有点失落,甚至有点彷徨:我们校服背后的那四个大字,还像原来一样值得自豪吗?我们在说出母校名字的时候,还能像原来一样双目生光吗?我们自以为对这个名字葆有了多年的固有的骄傲,竟是如此的脆弱吗?
我也同样在心底里问自己,我对这座校园执着的热爱,究竟来自哪里?来自年复一年的高考状元、中考状元吗?来自逐步攀升的名校录取率吗?来自这里的学子所获得的种种荣誉吗?的确,当年正是这些激起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憧憬与向往,使我来到了这里,但是当这些骄傲的资本忽然偶尔失落的时候,我才真正地认真思考——我为什么热爱人大附中;我们,为什么热爱人大附中。
当这个问题在心头浮现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在人大附中生活的四年时光究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
我仍然清晰的记得上初一那年,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我被叫到了当时的班主任孙芳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和我还没说上话,便接到她两岁女儿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边,孩子说她生病了,想让妈妈去陪着她。我当时明明听到了这句话,可还是由于一种说不清楚的“抵触”心理——也许是因为不愿面对批评吧——和老师说话时磕磕绊绊,磨磨蹭蹭。那天回到家我就后悔不已,可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向老师道歉;三年之后,当已经升入高中与孙老师重逢,她对我说起,她认为为人师者首先要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自己一直以来兼顾事业与家庭,“会很累,但别无选择”。那一瞬间我忽然又想起当年的那一幕,顿时感到泪水上涌,半晌没能说出话来。那时我多想告诉她,我对三年前的幼稚有多么愧疚,然而我毕竟还是没能说出来。现在想来,也许老师已经忘记了吧;甚至,也许她当时就没在意。
初三时,我出任年级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由于在美术方面毫无才能,而工作经验又十分缺乏,我在任职时出现了许多纰漏,许多计划内的事情没有完成。于是,有一位干事给我写信,“历数”我的种种“罪状”。我看着那满篇认真的字迹,自知问心有愧,干事们以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我不但领导失当,甚至还会吝啬自己的那一点时间。于是我给这位干事回信,承认我的全部错误,并向她道歉。可我万没想到,她竟会又回一封信来安慰我,并表达对我的谅解和支持;我更没想到,初中毕业之后当我再次见到我的干事们,他们对我提起的不是我的种种失误,而只是我在他们做事的时候和他们在一个教室里坐了两个小时,只是我在筹备毕业典礼的那几天,给没来得及吃早饭的同学带的点心,只是我在彩排的间隙,在综四给他们弹起的钢琴。那个时候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真的,有些人只会记得你对他们好的一面。
还是在初三,最为紧张的下学期,我和三位同学一起在物理办公室铺满杂物的一张桌子上进行实验。我们一次又一次给电磁铁缠上线圈,一次又一次接上那个指针到处乱晃的电流表,一次又一次滑动已被烧得烫手的电阻器,一次又一次记录传感器的读数,如是这般,连续两个月的中午和放学之后,我们都在那里共同工作。有时候我们会为一个问题发生争吵,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由此生气而半天不理会彼此,但就在同一天的晚上,我们会在各自的家里修改论文直到半夜十二点,你不睡下,我也绝不睡下。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在之前好多届学生都曾想做过,但都由于缺乏合作而没能成功。但我们终于在这个分秒必争的学期,经过彼此之间逐渐默契的合作和不懈的支持,把它做成了。当我把论文定稿发送给三位同伴和老师,我在心里默默地想,也许这才是我初三一年最重要的成就。
高中的入学军训,十四班在歌咏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被迫更改曲目,令大家都感到措手不及。有一位同学突发奇想,利用晚上值夜站岗的机会,会唱的同学站第一岗,此后上一岗教会下一岗,以这种岗岗相传的方式让全班同学都学会。这个提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在如彼劳累的情况下,所有本来不参与那天晚上值夜的同学都申请加入,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全班同学都已是满眼血丝。当天下午,歌声响起,十四班最终摘得一等奖。回到宿舍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的热烈鼓掌,为我们的胜利,更为整个班级一夜的传递热烈喝彩。
再后来,我担任了十四班班长。由于十四班同学个性张扬,各有想法,我的工作曾经遇到很大的困难。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非常关注班里的问题,有些老师甚至在课堂上洒下泪水。我试图着手解决问题,却遭遇重重阻力。在许多次被同学误解的时候,我甚至会在深夜难眠的时候询问自己,究竟十四班还值不值得我热爱。可我是幸运的,每到这时,都会有同学看出我的苦衷,并主动来鼓励我,告诉我他们理解我的辛苦和不易,告诉我他们与我同在。这时我便会在徘徊中获得力量,顽强地坚定信念,继续前行。我走向老师的办公室,告诉他们有人会为班级承担责任,告诉他们我对十四班永不磨灭的信任;我在班里一次又一次振臂而呼,力图将班级引向我心中的目标。我一直很想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同学和老师,一年以来如若没有他们的陪伴,我不可能度过如此多的难关。
……
我想,这仅仅是我的一些经历。然而我已有些明白,我为什么会对人大附中葆有这一份不变的骄傲。那是因为在这座校园里,有一种彼此团结的精神,有一种相互支持的力量,有一种不需要理由的谅解,有一种不需要回报的热爱,在无声地流淌,在默默地传承;有一些不懈奉献的身影,有一些不知疲倦的灵魂,像花一样绽放,像火一样燃烧。这种内心深处的感悟,比一切光鲜的数据都更真实,比一切辉煌的成绩都更重要。正因如此,当附中面对失落与遗憾,甚至是诽谤与中伤,我们才会告诉自己,只有我们知道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沉淀,只有我们知道,这里是最静谧的港湾,这里是最温馨的家园。这里有我们爱着、爱着我们的人,所以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失去对它的眷恋。
今年的6月24日,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的主角是初三年级组长卢海军老师。照片上的卢老师身着鲜亮的红色上衣,一脸灿烂的笑容,和一位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击掌。我蓦地想起,一年前的6月24日,当我即将走上中考的考场,卢老师也是一样的红色上衣,一样的灿烂笑容,一样的热烈击掌。一届又一届,一年又一年,老师又送走了一届学生,这笑容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伤感呢,我到今天也只能猜测。
我又想起,去年的7月2日初中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我心中突然涌起一种空落落的怅惘,明明知道还可以回到这校园里,明明知道还可以和我思念的人们重逢,可就是无法抵抗那种莫名其妙的伤感,无法解释那天痛心疾首的哭泣。许久以后,我才明白那些伤感、那些泪水的理由——那应是一句我们早已熟知的诗:
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热泪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2013年6月30日 于北京
相关推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