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2014-07-21 13:45:39 下载试卷 标签:家庭教育 教育经验
这样的时代,我们回不去了,也不应该再回去。但是,家长需要和孩子分享这些故事。让家长和孩子们聊这些事,不是让孩子忆苦思甜,不是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教育,而是要赋予孩子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告诉孩子——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心理——我当年受过的苦,我不能再让孩子受了。而我很过分地说,越这样想的家长,子女的教育往往越容易出现问题。
很多家长都有兄弟姐妹,自己的父母当年哪有空管这么多孩子的学习,但是大家成长过程中吃过的苦,其实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当时,哪有什么“宝贝,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妈妈爸爸来干”这种搞笑的说法。大家从小开始就学烧饭,学洗衣服;若是家里的大哥大姐,还要当起半个父母的角色,接送弟弟妹妹上学、督促写作业……
而现在呢,很多家长实在是太爱自己的孩子了,爱到真把自己的孩子给害了。有的家长向研究院的老师们咨询,要不要让孩子初高中住校,有的老师也许不敢说,我就直接说,对于有的家庭的孩子,暂时离开父母,就是给自己最好的教育。认识一个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被扔到美国读高中后,饭会做了,碗会刷了,学习也好了,什么都好了。
人在照搬和套用自己的经验时,容易忽略经验里的其他影响因素,容易忽略当下的实际发展状况。再说句过分的话,家长不懂教育、不太“爱”孩子,孩子其实还容易被教好。家长不懂教育,很负责任、很“爱”孩子,这样的孩子最让老师头疼。我不是反对“爱的教育”,而是认为家长怎样“爱”孩子,这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我和有的家长直白地说,先让孩子做家务,孩子成绩自然好。这其实是一个信和不信的问题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我为什么信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我看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其中一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若生在别人家,不一定成为状元;别的孩子若生在我家,一定会是状元”。当时觉得这个状元是在装A装C,后面和家长接触多了,我越来越意识到父母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读初中时,我的父亲做了一件我觉得很神奇的事情——父亲和我的班主任,一起去我同班同学家里做家访,父亲和那些家长谈谈教育理念和方法;然后平时晚上和周末时,一些同学会来到我家,我们形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父亲有时还会带着我去这些同学家做客,虽然我当时不知道父亲这样做的原因。不管怎么样,从结果上看,我比同龄人接触到了更多的家长。
每次家访后,父亲都要和我聊一聊,分析这分析那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父亲这样的信息轰炸,我自然也开始琢磨起家庭教育的事情。和父亲接触的孩子,成绩都逐渐提高,3个孩子考上杭二中;一个高中的孩子,他的父亲之前花高价请各种心理医生和名校老师来辅导学习,没有效果,这个孩子接触父亲后,从别人眼中的“废物”考上了复旦大学。这些事让父亲很骄傲,因为我考上北大,别人会说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学习好,但是现在还能培养别的孩子,这就不同了。父亲有理念,又有成绩,慕名拜访的家长自然也越来越多。
父亲忙完自己的主业,有空时就会和家长、和孩子们多聊聊。每年寒暑假时,都会有很多孩子来我家学习和生活,从小学3年级到高三年级都有,当然这些吃住的费用得孩子父母们自己出。所以,另我哭笑不得的是,大学里要睡上下铺,我回家时有时也是要睡上下铺。
和这么多家长近距离的接触,和这么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这样特殊的经历,自然使我自认为我对学习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和别人不一样。而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后续的文章中也会和大家继续分享。
在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父亲送给我的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致父亲母亲——爱孩子是一门学问】
编辑推荐:
北京东城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及深度联盟校情况
2014北京小升初新政对学区房的影响
北京优秀高中毕业生分享中学学习经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