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专家 > 正文

2015北京小升初全方位解读:认识学籍

2015-05-08 15:33:46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小升初 学籍

  北京小升初牵扯的明规则至少有三个,除了我们经常谈到的免试就近入学的抽象规则之外,有两个相互联系十分紧密的:就是户籍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学籍的获得,变更,注销,是每一个学生迈不过去的槛。学籍制度在北京小升初整个进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于学籍的规定,你又了解了多少呢?下面是北京小升初全方位解读:认识学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籍与学生的入学、考勤、转学、借读、休学、复学、退学、开除(注:初中、小学学生不适用开除)和毕业紧密挂钩,是学生管理的最重要依据。学籍还具有三个特点。

  学籍对于每个入学的孩子都至关重要,不真正了解学籍就不可能完整、清晰地了解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全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照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学校应在开学后一个月内编制新生学籍卡片和学生名册,并将学生名册报区、县教育局备案。学籍与学生的入学、考勤、转学、借读、休学、复学、退学、开除(注:初中、小学学生不适用开除)和毕业紧密挂钩,是学生管理的最重要依据。

  学籍的三个最重要特点:

  1.学籍具有严格区域性和独立性。北京市加上燕山区共有19个区县,取得任何一个区县的学籍就执行这个区县的入学、升学、教学、考试、评比等规定与其它区县毫无关系。

  2.学籍具有无与伦比的排他性。一旦取得某个区县的学籍,就上学、升学本身而言,学籍具有超越户籍、实际居住地的第一位优先性。即:在升学的时候,特别是小升初的时候,首先看学生的学籍,排在首位,效力最高,户籍次之,实际居住地排在最后。通俗说就是,不管升学的学生是不是有某区县的户籍、实际的房产,只要他(她)有这个区县的学籍,这个学生就当然获得这个区县的一切相应的升学机会,而没有这个区县学籍仅有户籍或实际房产的学生,在升学的机会、所受的待遇等方面要排在有学籍学生的后面,具有了实际的“不平等性”。

  3.学籍具有取得的自由性和改变的艰难性。这一点在幼升小时至为关键。目前,幼升小时学生是可以在19个区县任意自由择校的,可以通过社会关系、考试、测试、交择校费、共建、划片等多种方式自由取得某区县的学籍,不受户口所在地、实际居住地的任何影响。学籍一旦取得,如果想改变学籍的归属区县要通过:社会关系+转学+双方区县教委的认证+接转学校的认可+考试+交类似于择校费的费用等才能获得,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有或多数项具有才可以使学籍得以改变,耗神耗力,具有很大艰难性。

  从学籍以上三个最重要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东城、西城、海淀在全市的教育水平领先于其他各个区县,这三个区的学籍对于期望值高的家长、想接受更好水准教育的学生而言就很受关注了。从这三个特点我们也不难发现,跨行政区县——也可以说跨学籍来小升初是极其困难的。学籍制度是为了适应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实现就近、免试入学的保障,既给了家长、学生最大的自由裁量、选择权又做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这种自由与选择对于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只能在幼升小时行使,可能也是行使最方便、最自由、最低成本的时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奥数网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